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腹腔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AT)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T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组与腹腔组,每组32例。腹腔组行腹腔手术腹腔组行腹腔手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应激反应(皮质醇、白细胞计数)及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心率)。结果腹腔手术时间短于腹腔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腹腔组(P<0.05);腹腔组排气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腹腔组(P均<0.05)。术后1 d,两组皮质醇、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腹腔组升高幅度低于腹腔组(P<0.05)。气腹30 min,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气腹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手术相比,腹腔手术治疗AT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并可减轻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程。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腹腔镜手术 后腹腔镜手术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75岁及以上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雄激素剥夺治疗(ADT)的长期认知障碍风险,并分析ADT应用和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1996—2003年在美国国立癌症数据库(SEER)中75岁及以上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是否行ADT分为ADT组(82514例)和对照组(121 856例)。比较两组的基线临床资料,随访观察认知、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认知障碍(痴呆症和阿尔兹海默病)发生率。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评估ADT治疗和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04370例患者,平均(79.2±4.6)岁。与对照组比较,ADT组的年龄更大,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更高,肿瘤分化不良比例更高,并发症更多,放疗比例更高(均为P<0.05)。平均随访(12.1±3.3)年,随访中共诊断41 661例痴呆症,其中ADT组13 634例,对照组28 027例;诊断28 945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其中ADT组9 372例,对照组19 573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ADT组的痴呆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8.10,P=0.004),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χ2=5.06,P=0.024)。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无ADT治疗相比,ADT治疗显著增加痴呆症(HR=1.71,95%CI:1.14~2.57,P=0.01)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风险(HR=1.63,95%CI:1.08~2.46,P=0.02)。结论75岁及以上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去势治疗,增加出现痴呆症和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雄激素剥夺治疗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显微下腹壁下动脉-阴茎背深静脉吻合术治疗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7年9月,分别分离腹壁下动脉和阴茎背深静脉并在显微下进行吻合治疗血管性ED患者9例,并进行随访,分析患者在术前、术后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晨勃频率(次/5天)、阴茎硬度、性生活质量等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IIEF-5评分[(24.12±1.56)分]明显高于术前[(3.78±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勃起硬度和性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术后随访0.5~6.0(3.5±0.3)年,手术后晨勃频率[(3.67±0.62)次/5天]较术前[(0.61±0.28)次/5天]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出现包皮水肿,局部应用高渗盐水热敷水肿消退;2例出现勃起疼痛,对症治疗均好转。结论显微下行腹壁下动脉-阴茎背深静脉吻合治疗血管性ED,能明显改善患者勃起功能。

  • 标签: 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 腹壁下动脉-阴茎背深静脉吻合术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绿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PVRP)和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2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2例实施PVRP治疗(纳入PVRP组),105例实施PVP治疗(纳入PVP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量(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变化以及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PVRP组手术时间为(49.35±16.07)min,少于PVP组的(75.58±18.21)min(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PVR、IPSS评分、QOL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Qmax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但两组术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PVRP组患者尿路刺激症发生率为5.74%(7/122),低于PVP组的14.29%(15/105),P<0.05;PVRP组急性尿潴留、膀胱颈口挛缩、尿道狭窄、压力性尿失禁、继发出血的发生率低于PVP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RP、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均有理想效果,PVRP安全性相对更高,且手术更为快捷。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绿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 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