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调研,通过我组成员讨论,结合口腔专业知识,展开针对乡村口腔疾病预防基本知识普及程度及口腔安全现状的调查,掌握最真实的资料,了解三家馆乡人们 口腔卫生知识、患龋齿状况,为该县今后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群抽样法对三家馆乡村民 进行问卷调查, 并对他们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结果: 该 村居民健康现状较好但是口腔疾病预防基本知识普及程度较低,居民缺乏口腔健康保护意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肢体挤压伤的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为以后此类患者的救治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4年 9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严重肢体挤压伤患者 31例的临床资料 ,总结其临床特点、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情况。 结果 31例严重肢体挤压伤患者治愈 21例,好转 7例,治愈好转率 90.3%;未愈 3例,包括死亡 1例,死因为高血钾致心肺复苏失败。本组发生挤压综合征 14例 (45.2% ),其中发生高血钾 7例 (22.6% )、肌红蛋白尿 14例 (45.2% )、急性肾功能衰竭 5例 (16.1% )。并发软组织感染 3例,骨感染 1例,均治愈。截肢 1例 (3.2% )。 结论 对于严重肢体挤压伤患者,解除压迫前伤肢近端结扎止血带、早期足量液体补充、及时筋膜室切开清创后负压封闭引流应用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严重肢体挤压伤的截肢率。

  • 标签: 肢体挤压伤 挤压综合征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 人文关怀护理在严重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选取在我院( 2017.8-2018.8 )接受治疗的 66 例严重骨创伤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临床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临床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运用 人文关怀护理 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率。 结果: 两组不同护理方式患者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效果显著( P<0.05 )。 结论: 在 严重骨创伤患者 中运用 人文关怀护理 进行护理,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严重骨创伤 舒适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对 脑 出血 疾 病患者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方法,随后进行临床效果的探究。方法: 2017 年 5 月到 2018 年 3 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查找来治疗脑出血疾病的患者,从这些患者中选取 105 名脑出血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实验,将这 105 名脑出血患者没有规律性的分成两组。 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给对照组的脑出血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采用 钻孔引流术 的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随后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在实现组中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 通过进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整体功能评分无较大差异,实验组整体评分相比对照组来说更为优良,具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通过给与脑出血疾病患者进行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方法,能够减少患者不良情况的出现,并且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临床 钻孔引流 脑出血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临床诊治 效果 。 方法:于 201 7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 ,选取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 患者 50 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综合诊治。观察分析患者总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 Glasgow 昏迷评分、 NIHSS 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等。 结果:本组 50 例患者临床治愈率为 86.0% ( 43/50 )。患者治疗前后 Glasgow 昏迷评分、 NIHSS 评分、各项生存质量评分等对比发现差异显著( P<0.05 ),有统计学价值。 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 患者采取临床综合诊治措施治疗效果显著,即可提升治愈率,且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昏迷症状以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疾病 意识障碍 临床诊治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72 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36 )和对照组( 36 例),分别给予两组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更低,抢救成功率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 P < 0.05 ,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给予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急诊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预防性护理 并发症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与康复疗效。 方法 抽取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我院 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随机分组,行呼吸功能锻炼的 37例为锻炼组,行常规锻炼的 37例为常规组,分析两组肺功能及呼吸困难情况。 结果 锻炼组 FEV1( 1.58±0.36) L、 FVC( 2.61±0.33) L、 FEV1/FVC( 65.89±3.47) %优于常规组, P<0.05。锻炼组呼吸困难 0级率( 16.22%)、 1级率( 40.54%)高于常规组, 3级率( 13.51%)、 4级率( 0.00%)低于常规组, P<0.05。 结论 慢阻肺患者行呼吸功能锻炼后,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症状有所改善,疗效显著。

  • 标签: 康复疗效 呼吸功能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骨科疾病术后专病护理模式在疗养院的应用。方法自2019年8月-2020年12月本院收取的5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前面的对照组应用常规模式,后者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专病护理模式。比较患者之间的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是低于观察组的,然而两组的具体数据分析为(84%)与(96%),此外,能够明白的是,专病护理模式更加获得患者的认可以及欢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的数据分析有统计价值。结论 面对临床患骨科患者应用专病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也会起到提高的作用。此外,值得大力推广采纳。

  • 标签: 骨科 术后 专病护理模式 疗养院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眼底疾病患者以激光光凝手术展开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 依据治疗方式,分 84 例眼底疾病患者为 2 组, 38 例以药物展开治疗为药物组, 46 例以激光光凝手术展开治疗为手术组,对比 2 组疗效。 结果: 手术组总有效率是 97.83% ,对照于药物组的 76.32% 显著较高, P < 0.05 ; 2 组不良反应对比则显著差异未出现, P > 0.05 。 结论: 对于眼底疾病的治疗,激光光凝手术是一种效果优越且安全的方式,可积极进行选择应用。 【关键词】 眼底疾病 ; 治疗 ; 激光光凝手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妇科护士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管理对策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本研究于 2016年 8月选取本院的 60名妇产科护士,针对其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依据调研结果进行管理对策分析。结果: 2016年至 2017年共分娩 5020次,研究中 60例妇科护士,在采取上述管理对策后,都能够明确有关职业暴露防范标准的概念以及操作规程,认知度上升明显。同时职业暴露的情况显著性减少,所有护士能够在发生职业暴露风险后及时、正确地采取处理措施,并且没有出现一例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感染现象。结论:应当加强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提升其职业暴露认知度,同时督促防护用具的配备和使用,避免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感染的现象发生。

  • 标签: 妇科 血液传播疾病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对脊柱疾病患者进行病情干预,提升术后康复疗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年 1月 -2019年 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脊柱疾病,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 64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精细化护理,分析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ADL生活质量评分为( 66.2±3.3)分,对照组为( 58.9±3.4))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期间并发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 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5.6%,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有效。结论: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有利于脊柱疾病患者的术后康复,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并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整体康复效果良好,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脊柱疾病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慢阻肺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方法: 通过阅读有关慢阻肺书籍及跟随导师在病房门诊学习,摘录有关慢阻肺稳定期总结中医药疗法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结论: 慢阻肺是呼吸系统里面比较难治愈的反复发作性肺部慢性病。慢阻肺 的治疗长期以来国内外多运用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等综合性疗法,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带来很多不良反应,而祖国医学不仅在此病的西医治疗 方面有较好的成效,在中医药治疗 方面也有相当多的研究及应用。中医药疗法具有安全可靠,治病之根本的优点,这是西医所不具备的。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中医药 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肠道微生物是一种混合的微生物,它在肠道内与宿主共生,因为不同的身体部位,不同的环境因素以及时间转变等原因,它会存在差别。当然,由于肠道微生物与消化系统息息相关,一旦肠道细菌失调或受损会导致一些消化系统疾病的产生,如炎症性肠炎,肠道肿瘤,肥胖等。因此,通过观察肠道微生物与消化系统之间相关性研究,两者存在关联性,肠道细菌失调会发生消化系统疾病,从而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肠道微生物 消化系统疾病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 PFD )的治疗中应用盆底康复治疗结合中医共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两组 PFD 患者各 63 例,均在 2019 年 2 月指 2020 年 2 月入本院妇产科诊治,一般资料的组建差异不明显( p<0.05 ),仅开展盆底康复(电刺激 + 生物反馈)治疗的一组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共振治疗的一组为研究组,以盆底肌电位、盆底肌力两项指标评价盆底功能,观察疗效。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在盆底肌电位方面,治疗后的二组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比参照组指标更理想( p<0.05 )。将盆底肌力分为 I、 II类,每类分为 0-5 级,经治疗后研究组的盆底肌力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 p<0.05 )。结论 中医共振治疗有利于患者进一步改善盆底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为无创治疗,痛苦小,可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 中医共振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潍坊地区献血人群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和分布特征。 方法 对潍坊地区 2011-2015年共 453412位献血员进行 HBV、 HCV、 HIV、抗 -TP 等感染标志物的检测,统计检测结果,分析其感染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2011-2015年潍坊地区献血人群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 0.36%、 0.31%、 0.19%、 0.55%,乙肝阳性率近几年呈逐渐下降趋势,梅毒、艾滋有增长趋势, 4种传染病各年阳性率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各传染病阳性人群中性别、年龄的分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应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做好献血前筛查,提高检测结果准确率。 了解本市献血人群的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的年龄、性别分布,可对献血人群高危献血者献血初筛时起到一定鉴别作用。

  • 标签: 献血人群 流行病学 潍坊市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疾病超声检查与电子胃镜检查阳性率比较 ,证明胃十二指肠疾病超声检查方法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检出准确性较高且不良反应少,尤其适合高龄伴发多种疾病的患者。方法 我院 2012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 35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患者同时进行胃肠超声检查和电子胃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胃十二指肠疾病阳性检出率、统一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通过对 35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和电子胃镜两种方法检查,显示两种方法对胃十二指肠疾病检出阳性率无明显差异 ((P> 0.05),且超声检查方法的不良反应少而轻,两种方法有明显差异 (P< 0.01)。结论 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方法与电子胃镜检查方法具有相同的疾病检出率,因超声检查方法具有无痛苦、不良反应轻特别适合高龄伴多种疾病的患者。

  • 标签: 胃十二指肠疾病 超声检查方法 电子胃镜检查方法 疾病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 134 例,均采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磁共血管成像栓查,统计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磁共摄血管成像单一及联合检查诊断脑血管缺血的结果。结果: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63 例,共血管成像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56 例,联合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72 例;磁共振血管成像、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联合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准确性 97 . 76% 、特异性 96.72% 、灵敏性 98.63% ,较单一检查高,联合检查误诊率 3.28% 、漏诊率 1 . 37% ,较単一检查低( P<0.05 )。结论;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与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性,减少误诊及漏诊,有利于疾病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

  • 标签: 缺血性血管疾病 三维动脉自标记技术 磁共振血管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