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食盐加碘浓度防治碘缺乏病效果探讨。方法:研究时间起始于2020年1月,终止于2023年1月,针对该阶段我院某院门诊及住院碘缺乏病液透析治疗68例,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范围在7至56岁,平均年龄(21.2±5.8)岁。门诊标本收集自检验科科、碘缺乏病似性病患者以及住院标本收集自输血检验后患者。依据随机分组进行区分,施治期间接受常规干预的3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加碘的34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分析探讨两种治疗模式下的食盐加碘浓度防治碘缺乏病临床效果。碘缺乏病患者治疗时间、治疗费用等指标比较和愿意接受食盐加碘人数。这些将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费用都少于常规组,(P<0.05),组间呈显著差异趋势;愿意食用加碘盐,明显高于比常规组,可见存在差异,(P<0.05)。结论:接受了加碘食盐治疗碘缺乏病患者,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智力发育,防止发生生殖系统问题以及一系列其他的健康问题。总的来说,食盐加碘是我们防治碘缺乏病的重要手段。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应尽可能地购买加碘食盐,并将其添加到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获得足够的碘,从而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盐加碘 微量元素 防治 碘缺乏症 健康
  • 简介:摘要:动物布和人间布是一组由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食用受感染动物患者来源的食物而传播给人类。本文将重点探讨预防动物布和人间布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 标签: 动物布病 人间布病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2004-2018年人间布鲁氏菌(布)流行特点和菌株的起源与进化特征,为制定布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通辽市布报告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构成比和率描述流行学特征。用常规鉴定方法鉴定菌株的种型,用AMOS-PCR对菌株的种型进行复核,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对布鲁氏菌进行聚类分析,探讨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2004-2018年通辽市共报告布16 704例,年均发病率为35.41/10万。扎鲁特旗和库伦旗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10.51/10万和67.84/10万。40~54岁年龄组病例最多,占48.75% (8 143/16 704);农民14 873例,占89.04%。男女性别比为2.40∶1。3-5月为发病高峰期,占56.30% (9 405/16 704),发病高峰在4月。常规鉴定表明临床分离菌株全部为羊种布鲁氏菌,羊1型3株,羊3型3株。AMOS-PCR鉴定显示全部为羊种布鲁氏菌。6株布鲁氏菌分为2个MLVA-11基因型(111和116),属于东地中海血统。MLVA-16聚类分析表明通辽地区的菌株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菌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2004-2018年通辽市布病疫情极为严重,有向周边地区蔓延的风险。应加强检测防控,防止疫情扩散。

  • 标签: 人间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 羊种布鲁氏菌 通辽市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估中药口服和塌渍联合西药治疗布鲁氏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选取了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名布鲁氏菌病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中药口服和塌渍疗法。研究评估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治疗布鲁氏菌的有效应为90%,对照组为7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布鲁氏菌的安全性为96%,高于对照组84%,P<0.05。结论:中药口服和塌渍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缓解布鲁氏菌病患者的关节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并降低复发风险。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中药口服 塌渍 西药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