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夏历甲申新春又近。三百六十年前的甲申(1644)年春三月,李白成率农民起义队伍杀人北京,结束了另一位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创立的大明王朝,自己坐了龙庭,改国号“大顺”。农民起义的“学生”夺了“老师”的帝祚,算是封建社会的一条“历史周期律”。

  • 标签: 封建社会 政治体制 农民起义 辛亥革命 民主政治
  • 简介:改革及改革家的困境是什么?改革的成败在历史时空中有无周期性的轨迹?这是两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中外历史上,也确有不少著名的先例可供参考。

  • 标签: 改革困境 中外历史 周期 改革家
  • 简介:他半生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本可以创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也可以成为政治领袖,但最终两者都没有结果。他参与筹建了中国共产党,中途退出后仍与之合作;但当中国共产党即将在内战中获胜时,他又呼吁和平。为此,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坐了20年冷板凳,晚年才成为“出土文物”——他就是先父章乃器的老友张申府先生。

  • 标签: 张申府 中国共产党 哲人 历史 政治领袖 新中国成立
  • 简介:无论生前身后,李鸿章都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上中学的年代,历史老师口中的“大汉奸、卖国贼李鸿章”,至今言犹在耳。20多年前读到梁启超撰写的《李鸿章传》,正值国家改革开放之初,顿觉眼目一新,感到此传对洋务运动及李鸿章其人,有着不同以往的全新视角。

  • 标签: 李鸿章 梁启超 改革开放 洋务运动 汉奸 卖国
  • 简介:无论生前身后,李鸿章都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上中学的年代,历史老师口中的“大汉奸、卖国贼李鸿章”,至今言犹在耳。二十多年前读到梁启超撰写的《李鸿章传》,正值国家改革开放之初,顿觉耳目一新,感到此传对洋务运动及李鸿章其人,有着不同以往的全新视角。细品之,则非梁任公之视角“不同以往”,乃敝人受哺狼奶多年,有幸恢复了人类的独立思考而已。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重读此传,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标签: 李鸿章 梁启超 重读 改革开放 洋务运动 汉奸
  • 简介:今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时曾称为“新政协”,以区别于1946年召开的旧政协)召开及《共同纲领》制定六十周年。有必要让人们知道,当初开国先贤们想建立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新国家?还原这段历史并汲取经验教训,将有助于推动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

  • 标签: 民主协商 历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 政治体制改革 政协
  • 简介:温家宝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了王安石的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媒体上一片叫好声,我却感受到一种隐隐的不安与悲凉。从商鞅到光绪,中国历代变法领导者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天变(自然灾害)、祖宗(僵化的意识形态)和人言(对改革的抨击分别来自左、右阵营),恰恰反映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闲境。

  • 标签: 政治体制改革 记者招待会 自然灾害 意识形态 王安石 温家宝
  • 简介:2003年冬日的一个下午,我作为某女性沙龙特许的两位男性客人之一,前往观看一部特别的中国纪录片《寻找林昭》。

  • 标签: 林昭 北大 国有 中国纪录片
  • 简介:举国一片涨价热中,抱怨必以猪肉为话题;但还有另一种东西,价格已连年上涨在先——这就是国学。猪肉是民生问题,国学是民智问题,物质与精神的产品都涨价,也要看货色如何。

  • 标签: 涨价 国学 思维 民生问题 猪肉 上涨
  • 简介:网络时代一切方便,敲几下键盘,你要的东西很快到手。回想早年泡图书馆抄卡片式的治学,师长要求“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相形之下,如今混个学者头衔就太容易了:论文可以买,可以付费下载,甚至免费下载.剪贴拼凑一下,改头换面就算学术成果了。

  • 标签: 《八股文与思想格式化》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
  • 简介:怪哉!这两件事风马牛不相及,你扯在一起要胡说些什么?在下自有道理,请容细细道来。话说某年某日,我到一位画家府上作客。其父乃白石老人弟子,开一代先河的山水画大家。品茗闲聊间,我谈及建国后有两事不可理喻,进得城来一灭犬类,二拆城墙他拍案叫绝,说先父也是这个观点,此皆农民思想、流寇作风,是没有文化的表现。回想多年前搞阶级斗争教育,忆苦思甜时必定要讲,穷人外出讨饭,经常被地主的狗咬伤,故随身备有打狗棍。这是那个年代政治宣讲的基本套路,但'狗不嫌家贫',地主养狗,穷人难道就不养狗?地主的狗咬人,穷人的狗就不咬人?

  • 标签: 拆墙 建国后 山水画 农民思想 阶级斗争 城墙
  • 简介:  今年适逢文革爆发40周年,希望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能够拿起笔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以避免民族的"集体失忆",共同以史为鉴,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公民社会.笔者是历经沧海的过来人,特提取出其中的一些记忆,愿我们的民族永远记住这段滴血的历史.……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