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模式用于肺结核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肺结核患者62例(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随机分为精细化护理模式的观察组(31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1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精细化护理模式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精细化护理模式 肺结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分析肺结核患者在护理中实行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其护理干预下肺结核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及院内感染的状况。方法:以抽样的方式在我院自2021年2月份至2022年2月份期间接收的48例肺结核患者为本次探讨对象。并通过单双数的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即为参照组、研讨组,参照组给予肺结核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研讨组给予肺结核患者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每组各有24例。分析组间干预效果。结果:研讨组肺结核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经过PDCA循环护理管理后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同时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在护理中使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此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护理管理 肺结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实施分阶段聚焦护理的效果,并以营养指标数据及心理状态数据作为论述数据支撑。方法:涉及样本共计80例,均来自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所有患者均了解实验目的后,由护理人员引导其自行选择对照组(常规护理n=40)、观察组(分阶段聚焦护理n=40),整理记录两组患者不同干预后相关数据指标,借助统计学工具完成分析对比,观察数值差异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相关数据皆高于另一组,心理状态涉及评分皆显低于另一组,涉及数据组间P值呈现﹤0.05数值标准,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分阶段聚焦护理后患者营养水平明显得到改善,心理状态表现良好,体现出优异临床效果,值得将此方案普及推广。

  • 标签: 分阶段聚焦护理 乙肝肝硬化 营养指标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疗联合紫杉醇对人舌鳞癌细胞系CAL-27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CCK-8法确定紫杉醇工作浓度,将体外培养CAL-27细胞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42℃热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蛋白印迹法检测AKT、p-AKT、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紫杉醇组、热疗组及联合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均可抑制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P<0.05),且联合治疗组优于热疗组、紫杉醇组(P<0.05)。蛋白印迹法实验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上调Bax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下调P-AKT、Bcl-2表达(P<0.05)。结论42℃热疗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可抑制CAL-27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活化及激活Bax/Bcl-2凋亡通路有关。

  • 标签: 热疗 紫杉醇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人舌鳞癌细胞系
  • 简介:摘要近年来肿瘤热疗主要作为肿瘤传统治疗的辅助疗法成为研究热点。热疗可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坏死或凋亡,或通过破坏肿瘤血管抑制其进展,同时热疗还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反应,从而调节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状态。多种效应相联合共同影响肿瘤的进展。深入了解肿瘤热疗的生物学机制有利于开展新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对热疗杀灭肿瘤的生物学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肿瘤/热疗 免疫机制 细胞凋亡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F-1α、CYPJ在舌鳞癌细胞(TSCC)中的作用及意义,并进一步研究热疗对HIF-1α、CYPJ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TS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80例,采用免疫组化、蛋白印迹、荧光定量PCR检测各标本中HIF-1α、CYPJ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qPCR、蛋白印迹检测Cal-27细胞在常氧及乏氧状态下以及用42℃热疗、化疗及热化疗处理时HIF-1α、CYPJ的表达情况。细胞划痕检测细胞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HIF-1α、CYPJ蛋白在TSC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且二者表达升高与TSCC患者肿瘤大小、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相关(均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均P>0.05)。Cal-27细胞中HIF-1α、CYPJ表达水平在乏氧微环境中升高(均P<0.05),且单独热疗也促进其表达(均P<0.05)。相比于单独热疗及化疗,热化疗联合使用在明显抑制二者的表达的同时抑制细胞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均P<0.05)。结论HIF-1α、CYPJ是TSCC肿瘤发生和预后的一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且热疗后肿瘤复发可能源于热疗触发了HIF-1α表达,其通过激活下游靶基因促使适应热处理的肿瘤细胞生长存活,而热疗联合化疗可能是治疗TSCC一种比较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舌鳞状细胞癌 Cal-27细胞系 乏氧诱导因子-1α 亲环素 热疗
  • 简介:摘要代谢重编程是一种恶性肿瘤标志,指癌细胞改变代谢和营养获取模式,以满足快速增殖、侵袭与转移所需的能量及获得维持细胞分裂所需的"构建块"。当实体肿瘤暴露在低pH、乏氧和营养缺乏的微环境中,使乏氧诱导因子-1被激活,其介导肿瘤细胞重塑代谢模式,即通过循环细胞内成分如清除蛋白质和脂质等底物或利用适应性的代谢重编程如糖酵解、自噬和脂代谢等获取能量。热疗作为一种基于肿瘤局部加热的治疗方法,具有多种抗癌机制与放化疗及生物免疫治疗协同使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对乏氧微环境下由乏氧诱导因子-1介导的能量代谢途径做以简单论述,同时阐述了热疗对乏氧诱导因子-1的调控机制并展望了热疗在实体肿瘤中的应用。

  • 标签: 代谢重编程 乏氧诱导因子-1 肿瘤热疗法
  • 简介:摘要随着对肿瘤热疗和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的深入研究,近年来热疗对TIME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热疗与TIME中几类主要免疫细胞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全面而透彻的了解热疗对TIME的调控作用,有助于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肿瘤/热疗法 肿瘤免疫微环境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热休克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2日至2017年10月22日期间我院冠心病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s-CRP(4.32±0.55)mg/L、TC(4.12±0.12)mmol/L、TG(1.23±0.12)mmol/L、LDL-C(2.41±0.33)mmol/L、总有效率(98.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