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煤矿巷道变形破坏原因,接着分析了煤矿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的应用要点。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煤矿巷道 变形破坏机理 返修支护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在清洗口腔器械方面的实际效果,并提出一定的建议。方法:通过对我院近两年所使用的口腔器械进行随机抽取,总计需要抽取200件口腔器械,另外再选择5名护士进行相应的清洗,将其中100件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进行清洗后的口腔器械作为研究组;将另100件由5名口腔科护士清洗的口腔器械作为其对照组。结果:研究论证发现,由消毒供应中心(CSSD)进行清洗的口腔器械的质量较好,即研究组的清洗质量明显更好,而对照组的口腔护士清洗效果相对较差,两者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 效果分析 口腔器械 清洗
  • 简介:目的:对我院急诊科护士分层核心能力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义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进行分层核心能力培训,并对核心能力培训前后护士专业知识、护理操作、急救能力、综合能力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强;此外对培训前后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核心能力培训后,护士的专业知识、急救能力、护理操作、综合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护士的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大幅提升(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效果显著,核心能力培训对急诊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分层级 核心能力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剖宫产产后恢复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共166名,将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3名,观察组83名,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的疼痛分级情况,并对产妇的排气、进食、拔管、泌乳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疼痛分级情况以及排气、进食、拔管、泌乳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产妇的疼痛感,并缩短产妇排气、进食、拔管、泌乳时间,提高乳房恢复的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宫产 产后恢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进程查询系统的应用效果及对手术患者家属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手术时间>1 h的患者家属198名,根据患者手术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9名。两组均实施术前访视、术前评估、术前宣教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未特殊告知家属术中手术进程信息,观察组家属可在手术进程查询系统查看手术进程信息。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评估两组患者家属焦虑状态,比较两组家属术前和术中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家属术后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家属在术中焦虑评分和生命体征均较术前呈现一定程度的升高,观察组患者家属术中焦虑状态评分为(49.01±7.91)分,脉搏(92.97±8.76)次/min,呼吸(20.13±1.64)次/min,收缩压(122.06±11.69)mmHg,舒张压(82.86±6.45)mmH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494、6.749、26.784、4.387、8.139;P<0.01)。观察组患者家属在患者术后总满意度为95.96%(95/99),对照组为63.64%(6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32,P<0.01)。结论手术进程查询系统的应用能有效地减轻手术患者家属的心理焦虑状态,提高患者家属对手术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信息化 手术进程查询 家属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手术室护理 安全中 采取 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 , 方法: 收集 2018.06~2020.05 间本院收诊的手术患者开展研究,共计 72 例,按护理措施不同分组,将其分为 参照组 ( n= 36 )和 观察组 ( n= 36 ), 参照组施以普通手术室干预,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总结比对两组成效 。 结果: 观察组各护理质量因子评分相比于参照组具明显提升优势 P 小于 0.05, ;与参照组比,观察组满意度更高 P < 0.05 。 结论 :手术室护理 安全中 采取 细节护理效果令人满意,可进行手术室安全护理质量的提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安全 细节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科门诊护理配合治疗口腔科疾病的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2年12月份收治的口腔科门诊病例80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0例患者在接受专业人员提供的规范的精心护理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良好的痊愈,医患双方对治疗护理过程及结果均感到满意。结论专业化、细致化、规范化、人性化的门诊护理工作,将对患者病情的较快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口腔科 门诊 护理 配合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门诊收治的60例患有肾肿瘤的患者,作为本此计划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常规组患者在治疗时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实验组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高于常规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化护理模式在口腔种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以口腔种植患者60例为对象,30例是参照组,30例是研究组,在入院后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全程化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于不良发发生率,研究组更低,与参照组比较,P0.05。结论对口腔种植患者实施全程化护理模式,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满意评价。

  • 标签: 全程化护理模式 口腔种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行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5月于我院接受 治疗的 78 例急性胃穿孔 患者作为此次探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 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n=39 ,采取开腹修补术治疗 )与观察组( n=39 ,采取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5.13% )低于对照组( 20.51% )( P<0.05) 。结论 急性胃穿孔患者采取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该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性较小,术后疼痛感轻微,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急性胃穿孔 腹腔镜 穿孔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电子内镜下改良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48例,均合并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术前给予骨科影像学检查,并行新型电子内镜下改良术式治疗。回顾性分析其围术期指标及术后末次随访时椎体情况。结果48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及术后6~18个月随访,手术时间( 118.06±17.97) min,术中出血量( 246.25±121.05) ml,切口长度(2.99±0.19)mm。术后末次随访时,48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椎间隙高度、椎体滑移度及滑脱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60、18.050、22.580,P<0.01)。结论新型电子内镜下改良PLIF术治疗腰椎滑脱效果确切,切口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 标签: 脊椎 新型电子内镜 椎管狭窄 椎体滑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部肿物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经验。方法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整形美容中心收治鼻唇部色素痣患者43例、脂溢性角化病12例、角化棘皮瘤3例,共58例,其中男24例,女34例,年龄17~55岁,平均33岁。面部肿物面积0.8 cm×0.8 cm~2.2 cm×2.0 cm。鼻唇沟区设计携带皮下组织蒂的局部皮瓣,通过皮下隧道或者游离周围组织推进方式,将皮下蒂皮瓣转移至缺损区域,切除肿物同时一期闭合皮肤缺损。术后总结并发症,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58例皮瓣转移切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均成活、皮瓣血运良好、术区瘢痕平整。随访6~48个月,1例口唇周围肿物切除术后,鼻唇沟供区瘢痕较明显。满意57例,占98.3%。结论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部肿物切除后皮肤缺损有一期防止器官牵拉变形,远位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等优点,且皮瓣厚度、颜色与缺损处相近,供区瘢痕不明显,术后外观和功能均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皮下蒂皮瓣 鼻唇沟皮瓣 肿物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轻中度眶周老化的效果。方法2018年1—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医学部整形修复科将轻中度眶周老化患者36例共72眼(女22例44眼,男14例28眼,年龄26~38岁,平均32.4岁)。将每例患者双眼分至两个组进行自身对照,左右眼随机接受传统手术或光电辅助手术。传统手术组36眼行传统下睑结膜内入路睑袋切除术,光电辅助组36眼行光电辅助的下睑结膜内入路睑袋切除术;两组术后均同期联合点阵激光治疗眶周老化。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水肿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以Barton评分评估患者效果。结果传统手术组术前评估Barton Ⅰ级11例,疗效评分0.64±0.21;Barton Ⅱ级25例,疗效评分1.34±0.34。光电辅助组Barton Ⅰ级17例,疗效评分0.92±0.18;Barton Ⅱ级19例,疗效评分1.71±0.42。两组Barton Ⅰ级疗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rton Ⅱ级疗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组操作时间(16.00±3.75) min,水肿持续时间(7.0±2.4) d;光电辅助组操作时间(12±1.82) min,水肿持续时间(4.0±1.8) d。光电辅助组操作时间和水肿持续时间均少于传统手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辅助的下睑结膜内入路睑袋切除术操作中无明显出血,术野清晰,操作时间、消肿时间、并发症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可一次性解决睑袋、下睑皮肤松弛、眼周皱纹等症状。此方法值得在轻中度眶周老化患者中应用。

  • 标签: 激光 点阵激光 光电 眶周老化 睑袋 Barton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镜下改良全椎板成形术(EMTL)的手术操作方法和经验,并探讨其治疗症状性腰椎管狭窄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接受EMTL治疗的22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矢状面前后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疗效由术前及术后1年的腰痛和下肢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进行评价。结果22例患者中男8例,女14例,年龄(59.3±9.6)岁;所有患者均患有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跛行距离(339±130)m。术前DR、CT、MRI显示有8例患者伴有椎体滑脱/不稳。术后1年腰痛和下肢痛VAS、ODI、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痛VAS、下肢痛VAS、ODI评分、JOA评分的平均差异(95%置信区间)分别为5.0(4.3,5.6),4.1(3.3,4.8),38.6(35.7,1.5),-14.2(-16.2,-12.2),均较术前有明显恢复。术中出现1例硬膜损伤,术后复查见1例回植椎板未牢固融合,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EMTL治疗症状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和满意度,且操作安全。

  • 标签: 椎板成形术 全椎板切除术 微创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在开展时应用对照分析实验,探讨针对食管静脉曲张接受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进行护理时,将激励式护理理念应用于其中对患者的不良情绪产生的影响以及防再次出血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在此期间本院接治的245例集中入院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本次研究设置时为了保证实验的可参考性和公平性,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患者的基本资料录入数据库内后,将资料分为对照组(n=123)与实验组(n=122),确保实验数据的可参考性和可对比性。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关怀理念护理,护理完成后,研究人员常规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针对患者的再出血事件发生状况进行记录,分析护理质量。结果:在对患者基本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更优(P<0.05),针对两组患者再出血状况进行记录后,发现实验组的患者的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病情较为反复,尤其是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以后可能会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所以需要在开展护理工作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配合。本次研究显示将激励式护理应用于患者的护理中产生的护理效果良好,临床可推广价值强。

  • 标签: 关怀需求评分 安全事件 食管静脉曲张患者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眶隔脂肪瓣矫正下眼睑眼袋合并泪沟及睑颊沟凹陷畸形的经验。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部整形一中心用眼袋修复术联合眶隔脂肪释放术治疗35例眼袋合并泪沟及睑颊沟凹陷畸形患者,男4例、女31例,年龄35~63岁,平均47.5岁。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下眼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膨出、中重度泪沟和睑颊沟凹陷畸形及骨性眶缘轮廓感;均用经皮肤切口眼袋修复术,将眶隔脂肪释放后向下牵拉并内固定于合适位置,填充泪沟及睑颊沟。结果35例患者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血肿、感染,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8.6个月。35例患者眼袋、泪沟及睑颊沟畸形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内,2例患者单侧仍然存在轻度脂肪膨出眼袋畸形,2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轻度下睑外翻,均未处理,3个月后恢复。结论眼袋修复术联合眶隔脂肪释放的手术方式,可有效修复下眼睑眼袋及矫正泪沟和睑颊沟凹陷畸形。

  • 标签: 眼部 衰老 眼袋 眶隔后脂肪 泪沟畸形 睑颊沟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作为人体十大恶性肿瘤之一的膀胱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年龄段,包括儿童。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好发于中老年患者。男性膀胱癌发病率较高,时为女性膀胱癌患者的2~4倍。经过对本科室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膀胱癌行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后50例患者参与试验,分组方式是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

  • 标签: 膀胱输尿管腹壁造口术 全面护理 围手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本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预扩张颈横动脉前穿支皮瓣整复大面积面颈部瘢痕并用对侧预扩张胸部随意皮瓣接力修复供区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08年5月—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10例烧伤后大面积面颈部瘢痕患者,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0~55岁。Ⅰ期手术中,根据瘢痕大小将2个相同容量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额定容量为250~600 mL)分别置入胸部左、右侧后扩张皮肤,总生理盐水注入量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2~4倍。Ⅱ期手术中,用一侧面积为12 cm×9 cm~24 cm×16 cm的预扩张颈横动脉前穿支皮瓣,修复瘢痕切除松解后形成的12 cm×8 cm~23 cm×15 cm的缺损;将对侧与前述穿支皮瓣同等面积的预扩张胸部随意皮瓣舒展,修复前述穿支皮瓣转移后形成的8 cm×6 cm~17 cm×14 cm的继发缺损。观察颈横动脉穿支探查情况、皮瓣转移与成活情况、损伤修复情况、并发症情况,随访观察供受区外观、相关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10例患者的颈横动脉穿支均稳定出现,全部皮瓣均无张力转移至受区并成活,面颈部损伤均成功修复,无常见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8年,预扩张颈横动脉前穿支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组织匹配,患者抬头、旋转颈部等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第1供区移植皮瓣颜色、质地与原皮肤相匹配,手术切口遗留线性瘢痕,9例患者对供受区外观和功能恢复表示满意。结论预扩张颈横动脉前穿支皮瓣颜色、质地与面颈部匹配良好,可修复面积大,切取该皮瓣后继发创面采用预扩张胸部随意皮瓣同期修复,胸部供区损伤减轻,该接力修复方法是大面积面颈部瘢痕整复的良好选择。

  • 标签: 瘢痕 面部 扩张术 颈横动脉前穿支皮瓣 胸部随意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