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痤疮患者行健脾消痤汤联合中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4例痤疮患者,“随机取号法”分对比组(中药)、治疗组(中药+健脾消痤汤)各52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无差异,P>0.05;治疗后较对比组,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更低;IL-4、IL-17、TNF-α、IFN-γ值更低;治疗组有效率(96.15%)高于对比组(84.62%),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健脾消痤汤+中药治疗痤疮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抗炎效果并提高疗效,值得推崇。

  • 标签: 健脾消痤汤 中药面膜 痤疮 中医证候积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药品检验已经由以普泛的、散态的经验、技能型领域状态,向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各个知识单元和理论模块组成的知识系统化领域状态过渡。明确药品检验的内容和要求将促进一线工作者系统、完整地从事知识创造、知识传递和管理活动。而按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所组织的知识劳动,能使整个劳动过程前后衔接、井然有序、系统完整”。

  • 标签: 药品 检验 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颈部鳞癌(HNSCC)的噬基因调控及生物标志物FK506结合蛋白1A(FKBP1A)在HNSCC中的表达及影响。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分析HNSCC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利用DAVID生物信息学资源库进行HNSCC中差异明显的噬相关基因功能注释与富集的研究,利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寻找对于TCGA中HNSCC患者预后有意义的基因;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验证目的基因与HNSCC患者的预后,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噬相关基因与HNSCC患者预后相关性;利用免疫组化实验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比临床HNSCC组织样本与癌旁样本中FKBP1A的表达量。结果相比于正常组织,HNSCC组织共有38个噬相关基因(其中28个上调,10个下调)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参与人体中生物过程(BP),细胞成分(CC)和分子功能(MF)部分中的噬相关通路。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有18个噬相关基因在TCGA数据库中与HNSCC患者的预后相关。将其中的高风险基因在GEO数据库中进行验证,发现FKBP1A与HNSCC患者预后紧密相关,免疫组化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FKBP1A在HNSCC患者中的表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且与HNSCC的分期紧密相关。结论本研究综合多种生物信息学手段,揭示了参与HNSCC发生发展的噬相关基因的作用,筛选出与HNSCC患者预后紧密相关的生物分子标志物FKBP1A,为HNSCC的发病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发现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癌,鳞状细胞 自噬相关基因 FKBP1A
  • 简介:摘要为取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战"疫"的全面胜利,特别是防止复工复产阶段的疫情反弹,社会各界对人员流动的管控仍无丝毫放松,肺癌患者的正常诊治在COVID-19疫情的影响下受到了巨大考验。在疫情期间,免疫力水平低下的恶性肿瘤患者面临着疾病与疫情的双重考验,相比普通人群,其更容易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在被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中,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在疫情期间,需根据患者所在地的疫情现状,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合适的个体化治疗建议,通过积极预防感染、及时转换治疗策略、线上线下联合管控、积极的心理疏导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帮助肺癌患者顺利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肿瘤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008年10月~2009年10月34例挫伤性前房积血临床治疗资料分析,探讨治疗的理想方法,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34例患者采用一般处理,中西药联合治疗,瞳孔处理,手术治疗等,比较治疗前后的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至少6个月,其中1例角膜血染,1例外伤性瞳孔散大,1例因继发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其余所有患者前房积血全部吸收,眼压均恢复正常,无角膜血染发生,患者视力明显提高。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治疗早期止血同时应用皮质类固醇、甘露醇,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致康胶囊,适时采用前房尿激酶冲洗,可明显促进前房积血吸收和减少继发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中西药 眼挫伤 前房积血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Meta分析血液灌流治疗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疗效。方法文献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CBM数据库,检索时限截至2020年2月1日。纳入行血液灌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相关原始研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3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包含803例患儿,其中试验组(血液灌流治疗组)397例,对照组406例。经分析,试验组的血尿/蛋白尿缓解时间(MD=-2.77,95%CI -3.18~-2.36,P<0.001)、腹痛缓解时间(MD=-1.70,95%CI -2.17~-1.23,P<0.001)、便血缓解时间(MD=-1.54,95%CI -1.68~-1.40,P<0.001)、住院时间(MD=-3.23,95%CI -3.60~-2.87,P<0.001)均小于对照组。结论血液灌流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可以缩短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尿/蛋白尿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便血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

  • 标签: 血液灌流 过敏性紫癜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庚酸炔诺酮注射液治疗月经过多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因月经过多为主要症状育龄期女性100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给予相同健康管理,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分别采用复方庚酸炔诺酮注射液及屈螺酮炔雌醇片(ii)治疗,均随访半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能减少月经量、缩短经期,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继续治疗的愿望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因此复方庚酸炔诺酮也是一种效果显著、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的一种新型治疗特发性月经过多的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复方庚酸炔诺酮注射液 避孕 月经量过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对降低颈髓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该院62例颈髓损伤手术后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32例,采用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呼吸道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舒适度、PaO2、PaCO2、SaO2、排痰效果、肺部感染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PaO2、PaCO2、SaO2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有6例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有13例发生肺部感染,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髓损伤患者康复期采用综合胸部物理治疗能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痰液的排出,更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

  • 标签: 综合胸部物理治疗 颈髓损伤 肺部感染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急慢性咽喉炎不仅会引起患者的严重不适,还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常规治疗方法,如口服药物和喷雾,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存在药物利用率低、副作用较多等问题。雾化吸入治疗能够直接将药物送达患处,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副作用。但雾化吸入治疗需要配合全面优质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成效和患者舒适度。本文将对雾化吸入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护理的研究新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雾化吸入 急慢性咽喉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确诊并且收治入院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后续依照研究目标,将以上研究观察对象区分为两组,分组依据为患者的入院时间,入院时间的前者60例患者为本文对照组,后者则为本文的观察组。对照组组中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组中患者则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实施临床治疗的同时,针对两组患者的实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组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之下,取得了更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升,优于本文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文研究工作中能够发现,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 康复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双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6例临床观察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诊疗的11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取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焦虑及抑郁评分等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较好,焦虑及抑郁评分显著降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治疗了患者的躯体疾病,还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情绪显著缓解,总的来说,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治疗中作为首选方案。

  • 标签: 双心疗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多巴胺与硝普钠联合应用于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本文选择回顾分析法,回顾分析对象来自于我院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确诊并且收治的92例心力衰竭患者,将其视为本文的研究观察对象,后续依照研究目标将其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自46例研究观察对象。对照组患者采取洋地黄、利尿剂、 ACEI 等药物进行常规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本文重点探究的多巴胺与硝普钠联合治疗,实施临床治疗的同时,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本文观察组中患者应用多巴胺与硝普钠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本文对照组的洋地黄、利尿剂、 ACEI 等药物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本文研究中,多巴胺与硝普钠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显著,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进一步加强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多巴胺 硝普纳 心力衰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探索宫颈糜烂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以及其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试验选取了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50例宫颈糜烂合并HPV病毒感染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根据随机的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试验组采用抗人乳头瘤病毒(HPV)凝胶敷料(湘械注准20222181066),对照组采用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湘械注准20212180785)。对比两组的HPV病毒转阴率。结果:从结果上看,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结果上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转阴率为76.00%、试验组为80.00%,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宫颈糜烂患者合并HPV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发现抗人乳头瘤病毒(HPV)凝胶敷料可降低HPV病毒载量。

  • 标签: 宫颈糜烂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糜烂 HPV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研究组,各15例。参照组患者应用顺铂、醛氢叶酸钙、5-氟尿嘧啶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多西紫杉醇、替吉奥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26.7%,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为60.0%,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40.0%,相较于参照组患者的53.3%、60.0%,组间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耐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普及。

  • 标签: 晚期胃癌 多西紫杉醇 替吉奥胶囊 临床疗效 毒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 1 例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患者护理问题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护理过程中注重对患者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和用药观察。结论 合理的护理计划是治疗成功的根本保证。

  • 标签: 肝硬化 临床案例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β-受体阻滞剂联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抽取的80例虚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置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增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面对临床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采取β-受体阻滞剂联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采纳。

  •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 抗心衰药物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免疫抑制剂联合激素治疗紫癜性肾炎(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限截至2021年1月。纳入行免疫抑制剂联合激素治疗HSPN的相关原始研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0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包含443例患者,其中试验组245例,对照组198例。经分析,试验组的完全缓解率(OR=1.95,95%CI 1.19~3.22,P=0.009)、整体缓解率(OR=2.92,95%CI 1.74~4.88,P<0.001)、治疗前后尿蛋白下降水平(SMD=0.35,95%CI 0.09~0.61,P=0.008)、血白蛋白上升水平(SMD=1.27,95%CI 0.43~2.11,P=0.003)及肾小球滤过率上升水平(SMD=0.48,95%CI 0.21~0.76,P=0.001)均优于对照组,复发率(OR=0.19,95%CI 0.05~0.72,P=0.015)和病死率(OR=0.19,95%CI 0.04~0.78,P=0.021)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免疫抑制剂联合激素治疗可以提高HSPN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整体缓解率、治疗前后尿蛋白下降水平、血白蛋白上升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上升水平,减少HSPN的复发率及病死率。

  • 标签: 免疫抑制剂 紫癜性肾炎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免疫抑制剂联合激素治疗紫癜性肾炎(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限截至2021年1月。纳入行免疫抑制剂联合激素治疗HSPN的相关原始研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0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包含443例患者,其中试验组245例,对照组198例。经分析,试验组的完全缓解率(OR=1.95,95%CI 1.19~3.22,P=0.009)、整体缓解率(OR=2.92,95%CI 1.74~4.88,P<0.001)、治疗前后尿蛋白下降水平(SMD=0.35,95%CI 0.09~0.61,P=0.008)、血白蛋白上升水平(SMD=1.27,95%CI 0.43~2.11,P=0.003)及肾小球滤过率上升水平(SMD=0.48,95%CI 0.21~0.76,P=0.001)均优于对照组,复发率(OR=0.19,95%CI 0.05~0.72,P=0.015)和病死率(OR=0.19,95%CI 0.04~0.78,P=0.021)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免疫抑制剂联合激素治疗可以提高HSPN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整体缓解率、治疗前后尿蛋白下降水平、血白蛋白上升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上升水平,减少HSPN的复发率及病死率。

  • 标签: 免疫抑制剂 紫癜性肾炎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