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前学前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幼儿教师应该对学前教育教学进行积极探索,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来弥补家庭教育中的不足。但从目前学前教育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幼儿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依然比较陈旧,并没有积极响应并落实新课改理念对教学进行创新,这显然对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基于此,文章通过对学前教育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可实施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对提高学前教育教学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新课改 幼儿教学 学前教育 教学探究
  • 简介:摘要近些年,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促进了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健康绿色生活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快速发展。文章研究了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困境与优化原则,结论显示绿色设计喧宾夺主、忽略内涵、铺张浪费是当前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困境;鉴于此,文章提出绿色室内设计应该以人为本、顺天致性、物尽其用,具有要求室内绿色设计必须以满足人类舒适居住的基本需要,必须实现建筑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必须坚持用料环保与资源节约的导向,真正实现室内设计绿色环保、天人合一的舒适居住需求。

  • 标签: 绿色设计理念 室内设计 应用困境 优化原则
  • 简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已经进入全面完善、整体提高阶段。然而,我国尚未构建统一的符合高职教育发展需求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来规范、引导、动态监控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因此,构建科学高效的高职公共英语质量评价体系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 标签: 体系构建 公共英语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新课程标准对课程评价作了全面而简明的论述,并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现实中,学生评价存在很多问题:过分强调“甄选和选择”功能,忽视对学生的提升和激励作用;过分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过分强调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能力,综合发展和个体差异。从而评价原则、内容、形式、主体单一。本文将从问题分析入手,在分析现有学生评价存在的局限和不足的基础上,探索对学科改革的探索,新课标背景下的学生多元化评价,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标签: 新课程标准 全面发展 多样性 学生评价 核心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腹部三维超声成像定量评价正常胎儿颅后窝结构的一致性和重复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建档的正常单胎胎儿127例(22~34周),采用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获得胎儿的颅脑正中矢状切面,由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三维超声定量指标,其中1名观察者测量上述指标2次,测量过程对数据实行双盲,评价上述指标的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并分析其与孕周的相关性。结果三维超声定量小脑蚓部大小的指标,包括蚓部面积、周长、上下径和前后径与孕周呈正相关(r=0.934、0.936、0.920、0.879,均P<0.001),组内与组间一致性很好,组内相关系数均>0.80(均P<0.001);脑干-蚓部夹角(BV角)与脑干-小脑幕夹角(BT角)分别与孕周呈负相关和正相关(r=-0.317、0.366,均P<0.001),二者组内与组间重复性中等或差。结论三维超声定量小脑蚓部大小的指标测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重复性,具有临床实用性及推广性。而BV角和BT角一致性和重复性欠佳,不适用于初级医师应用。

  • 标签: 超声检查,三维 定量 正常胎儿 颅后窝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磁共振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 T2WI)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观察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脑组织梗死灶、水肿的形成和白质纤维的损伤,评价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每组5只,另取5只大鼠为假手术组。造模后24 h,补阳还五汤组大鼠灌胃补阳还五汤水煎液16.1 g/kg,连续灌胃30 d,1次/d。分别在术后3、7、14、30 d进行磁共振T2WI和DTI扫描。结果T2WI扫描结果显示,术后第3、7、14、30天,模型组大鼠大脑右侧缺血区呈异常高信号,梗死体积率随缺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术后第3、7、14、30天,补阳还五汤组大鼠梗死体积率[3 d:(13.9±13.7)%比(40.1±10.7)%;7 d:(13.9±11.9)%比(28.2±7.7)%;14 d:(10.2±7.9)%比(24.5±3.5)%;30 d:(6.8±6.5)%比(24.7±8.7) %]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术后第3天,模型组大鼠水肿百分率达到峰值,第30天大鼠脑组织出现萎缩,水肿百分率呈负增长趋势;与模型组比较,术后第3、7天补阳还五汤组大鼠水肿百分率[3 d:(11.4%±6.9%)比(21.5%±3.1%);7 d:(5.5%±3.1%)比(8.7%±1.2%)]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DTI扫描结果显示,术后第3、7、14、30天,模型组梗死灶区均呈异常低信号,缺血侧皮层、纹状体rFA值均较假手术组降低(P <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术后第14天,补阳还五汤组大鼠皮层、纹状体rFA值增加(P <0.05或P<0.01)。结论T2WI结合DTI成像可清楚提供显影病灶位置及形态,MCAO大鼠缺血区脑组织出现缺血梗死灶、水肿及白质纤维损伤,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其病理损伤程度呈降低趋势。补阳还五汤可降低MCAO大鼠梗死体积率,减轻水肿,促进神经纤维损伤后的修复,具有一定的抗脑缺血损伤作用。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基于护理信息化培训平台的视频教学结合线下培训方式在提升新护士院外心肺复苏质量培训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采用整群抽样选取上海长征医院新入职护士共125名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8月新入职护士设为对照组(65人),2018年8月新入职护士设为观察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线下培训模式培训院外心肺复苏,观察组采用信息化平台视频教学结合线下理论培训的方式进行院外心肺复苏培训教学。在系统化培训后,比较2组护士培训后心肺复苏的考核成绩以及对于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前2组护士心肺复苏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12、1.23,均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士心肺复苏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5.41 ± 3.20)、(92.40 ± 2.50)分,对照组分别为(82.52 ± 4.50)、(85.0 ± 3.60)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4、4.24,均P<0.05);观察组护士对教学方式满意度评价中的鼓励和提高新护士的学习兴趣、培养互相监督互相指导、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融会贯通、自我积极性的提高和调整、对教学方式总体评价及总分6个方面的得分分别为(3.61 ± 0.34)、(3.54 ± 0.20)、(3.61 ± 0.28)、(3.87 ± 0.20)、(3.32 ± 0.21)、(17.95 ± 0.26)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2.60 ± 0.41)、(2.41 ± 0.16)、(2.55 ± 0.35)、(2.41 ± 0.46)、(2.58 ± 0.20)、(12.55 ± 0.3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87~2.452,均P<0.05)。结论视频教学结合线下培训方式在新入职护士高质量心肺复苏培训中能够提高护士的培训成绩,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提升心肺复苏培训效果。

  • 标签: 院外心肺复苏 视频教学 新护士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