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逐渐成为一种热潮。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体的兴起与发展正悄然改变着以往的文学传播途径。如何在荧幕上展现原著的魅力,如何在体现原著精神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再现文学作品的内容,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大师和玛格丽特》 布尔加科夫 时间叙事 空间叙事
  • 简介: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港口贸易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交流也更加频繁,在这一过程中港口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本文对港口的航道设计规划进行了分析探究,以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基于文化自信与优质国货彩妆品牌的不断涌现,国货彩妆市场不断扩大。为了帮助国货彩妆企业明确品牌定位、提效营销策略,本研究基于社交媒体平台中对于国货彩妆的舆论聚焦分析,通过关键词分析、语义网络构建和情感分析,明确了消费人群对于品牌及产品的舆论点国货彩妆代表性企业的营销特点;参照消费行为研究领域中的TPB模型,设计国货彩妆消费行为影响因素问卷,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构建回归方程。

  • 标签: 国货彩妆,消费者,4P,TPB
  • 简介:本届修志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新编志书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山西历史上是空前的,形成了以三级志书为核心,专业志、部门志、区域志、年鉴等地情书籍为系列产品的方志宝库。本届所纂三级志书及各种地情书籍的总数达1000余种,超过我省历代编纂志书的总和。新编《山西通志》规划50卷、66册,现已全部出齐;地(市)县级志书规划127部,现已正式出版108部,完成85%。

  • 标签: 志书 部门志 修志工作 方志 编纂 年鉴
  • 简介:摘要:由于电力输送环节对碳排放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当前对该环节考虑较少,但随电力跨区域输送不断增加,输送环节也应当引起注意。本文主要分析火力发电厂碳排放测算方法减排措施研究

  • 标签: 碳排放 火力发电 碳排放测算 碳减排分析
  • 简介:摘要:电力企业想要确保电网安全以及质量,一个关键手段就是将电气设备的安装以及调试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因为材料以及技术等相关方面的问题,电气设备在这几项工作方面还有待提升,所以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将目光放在电气安装与调试技术的研究中,旨在做到未雨绸缪,更好的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加快电力行业发展的脚步。

  • 标签: 电力系统 电气设备 安装与调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丙泊酚组(B组)瑞马唑仑组(R组),每组50例。B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R组采用瑞马唑仑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睫毛反射消失后(T2)、手术开始后1 min(T3)、手术结束时(T4)、清醒时(T5)的MAP、心率、SpO2,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相关并发症(术中体动、循环抑制、呼吸抑制、注射痛、呃逆、呕吐等)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1时比较,B组T2时的MAP、心率SpO2均下降(P<0.05),而R组T2时仅MAP下降(P<0.05)。与B组比较:R组T2时MAP、SpO2升高(P<0.05),T3时心率、SpO2升高(P<0.05),T4、T5时心率升高(P<0.05);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均增加(P<0.05);呼吸抑制、循环抑制及注射痛发生率均降低(P<0.05),但呃逆、呕吐发生率增加(P<0.05)。两组患者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瑞马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给予丙泊酚的患者呼吸抑制、循环抑制明显,注射痛发生率高;给予瑞马唑仑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但呃逆、呕吐发生率高。

  • 标签: 瑞马唑仑 丙泊酚 无痛人工流产术
  • 作者: 王文彦 孟祥志 李霓 曾红梅 刘佳祥 冯柯昕 王丕琳 王昕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27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乳腺科,北京 100070,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登记办公室,北京 10002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1期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风险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利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结果(SEER)数据库搜索并筛选出2010至2015年T1期乳腺癌女性患者73 4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观察总生存(OS)乳腺癌特异性生存(BCSS);单因素log-rank检验Cox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73 421例女性患者中N0期61 955例(84.4%),N1期9 995例(13.6%),N2期1 087例(1.5%),N3期384例(0.5%)。浸润性癌、组织学分级3级、T1c期、孕激素受体(PR)阳性、分子分型为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55个月,T1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93.8%,5年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为98.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分期(HR=1.517, 95%CI:1.382~1.666,P<0.01)、N分期(HR=5.173, 95%CI:4.424~6.049,P<0.01)、雌激素受体(ER)(HR=0.774, 95%CI:0.607~0.987,P=0.039)、PR(HR=0.745, 95%CI:0.689~0.806,P<0.01)、分子分型(HR=1.439, 95%CI:1.078~1.478,P=0.011)是影响OS的预后风险因素,组织学分级(HR=2.100, 95%CI:1.766~2.483,P<0.01)、T分期(HR=1.310, 95%CI:1.193~1.439,P<0.01)、N分期(HR=21.230, 95%CI:17.980~25.060,P<0.01)、PR(HR=0.855, 95%CI:0.791~0.925,P<0.01)是影响BCSS的独立预后风险因素。结论T1期乳腺癌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较好。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分子分型等指标有助于预测T1期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

  • 标签: 乳腺肿瘤 T1期 预后 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