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骨盆后环通道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采用机器人辅助骨盆后环通道螺钉内固定治疗14例青少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6例;年龄(14.57±1.69)岁(范围12~17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B1型2例、B2型3例、B3型1例、C1型2例、C2型5例、C3型1例;Torode-Zieg分型,Ⅲb型2例、Ⅳ型12例;Young-Burgess分型,APCⅡ型1例、APCⅢ型1例、LCⅠ型2例、LCⅢ型2例、VS型8例。记录骶髂螺钉通道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评价骨折复位质量、骨盆不对称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ajeed评分、螺钉置入准确率及术后并发症。对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骨盆不对称性和VA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机器人辅助置入骶髂螺钉8例、辅助行三角固定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85±10.26)个月(范围12~51个月)。S1骶髂螺钉通道高度(14.85±3.59)mm(范围8~22 mm),宽度(13.78±2.64)mm(范围9~19 mm);S2骶髂螺钉通道高度(14.07±3.08)mm(范围8~21 mm),宽度(12.64±2.84)mm(范围7~19 mm)。手术时间(63.57±21.61)min(范围20~120 min),术中出血量(65.71±41.83)ml(范围20~200 ml)。根据Mears和Velyvis影像学评价标准,7例解剖复位、6例复位满意、1例复位不满意,复位满意率为93%(13/14)。骨盆不对称性,术前(18.14±6.07)mm(范围9~33 mm),术后1周(5.43±2.44)mm(范围3~13 mm),末次随访时(4.64±2.27)mm(范围3~1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1,P<0.001)。VAS评分,术前(6.93±1.21)分(范围5~9分)、术后1周(3.93±0.99)分(范围3~6分)、末次随访时(1.21±0.97)分(范围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89,P<0.001)。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为(86.14±7.35)分(范围70~95分),其中优11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3%(13/14)。机器人辅助骨盆后环通道螺钉置入均位于骨质内,螺钉置入准确率100%。术后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仅1例患者诉钉尾部不适感。结论对青少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机器人辅助骨盆后环通道螺钉内固定具有微创、固定坚强、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术后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青少年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机器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接骨板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eoynthesis,MIPO)结合股骨近端非接触桥接假体周围骨折钢板(non-contact bridging periprosthetic plate,NCB.PP)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后钉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后钉体周围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74.88±12.1)岁(范围65~83岁);左侧8例,右侧4例;骨折后均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短钉固定,术后6~36个月后因跌倒致闭合性钉体周围骨折;均为Vancouver B型患者;术前骨密度检查1例骨量正常,10例骨质疏松,1例骨量低下。所有患者均采用MIPO技术复位固定骨折,并以股骨近端NCB.PP固定。比较术后第1天、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后3个月、末次随时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12例患者手术时间(68.7±4.33)min(范围65~75 min);术中出血量(291.67±114.48)ml(范围150~400 ml);术后引流量(79.17±17.17)ml(范围50~100 ml)。骨折复位后,近端使用(3.25±0.96)枚(范围2~5枚)双皮质螺钉固定;其中3例附加捆绑带捆扎固定;3例术中行自体髂骨植骨。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60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时,10例患者骨折愈合,愈合时间(7.75±2.83)个月(范围4~13个月),骨折愈合率为83.3%(10/12)。另外2例患者中,1例为83岁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术后卧床,随访12个月仍未愈合;1例为68岁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出现骨折断端骨吸收,进行二次手术,给予断端取髂结合异体骨植骨,至术后13个月时骨折部分愈合。术后1周、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8.00(8.00,9.00)分、2.50(2.00,3.00)分和0.00(0.00,0.75)分,术后1周与术后3个月、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29、-3.097、-3.134,均P< 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分别为(72.50±2.91)分和(86.67±5.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57,P< 0.001)。末次随访时,除1例骨折未愈合和1例再手术患者外,其余10例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优6例、良4例,优良率为83.3%(10/12)。术后1例伤口浅表感染,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而愈合;1例出现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给予局部换药切口愈合。结论MIPO技术结合NCB.PP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术后短髓内钉周围骨折,具有手术损伤小,出血量少,骨折愈合率高等特点,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探讨环形外固定架与髓内钉治疗胫骨节段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天津医院收治的43例胫骨节段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20~62岁[(35.9±9.6)岁]。AO-OTA分型均为42 C2型。21例采用环形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环形支架组),22例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髓内钉组)。比较两组血管神经损伤情况、骨折复位方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伤口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胫骨近端内侧角及后侧角、爱荷华(IOWA)膝关节评分、踝关节IOWA评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踝关节背伸及跖屈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19.6±2.1)个月]。两组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环形支架组21例全部闭合复位骨折,髓内钉组3例行切开复位。环形支架组和髓内钉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12.9±2.8)d和(75.1±8.0)d(P<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0±1.0)个月和(8.2±1.4)个月(P<0.05)。两组均未发生深部感染。末次随访时,环形支架组和髓内钉组胫骨近端内侧角分别为(86.7±1.5)°和(93.5±1.7)°(P<0.05),胫骨近端后侧角分别为(82.1±1.8)°和(75.1±2.7)°(P<0.05)。环形支架组膝关节IOWA评分、踝关节IOWA评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及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与髓内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髓内钉组踝关节背伸活动度为(30.9±3.0)°,优于环形支架组的(21.2±2.2)°(P<0.05)。结论与髓内钉比较,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骨节段性骨折具有完全闭合复位、完全负重时间早、骨折愈合快、力线恢复好等优点。

  • 标签: 胫骨骨折 外固器 骨折固定术,髓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双侧三角固定治疗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治疗30例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患者,根据手术及固定方式分为机器人辅助微创双侧三角固定组(简称机器人三角固定组)和传统切开复位髂腰固定组(简称髂腰固定组)。其中机器人三角固定组16例,男4例,女12例;年龄(35.7±13.3)岁(范围16~58岁);骶骨骨折形状分型,"U"型10例,"H"型4例,"Y"型2例;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ROY-Camille分型,Ⅰ型4例,Ⅱ型9例,Ⅲ型3例;13例合并骶神经损伤,GibbonsⅡ级10例,Ⅲ级3例。髂腰固定组14例,男4例,女10例;年龄(37.4±15.1)岁(范围18~66岁);骶骨骨折形状分型,"U"型10例,"H"型3例,"Y"型1例;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ROY-Camille分型,Ⅰ型1例,Ⅱ型10例,Ⅲ型3例;10例合并骶神经损伤,GibbonsⅡ级7例,Ⅲ级3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Majeed评分、性别、骶骨骨折分类、ROY-Camille分型、骨折复位质量、术后伤口感染、骶神经恢复与否。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4个月,平均23.6个月。机器人三角固定组:手术时间(95.3±27.5)min(范围70~180 min),术中出血量(98.7±47.5)ml(范围50~250 ml)。根据Mears和Velyvis影像学评价标准,6例解剖复位,9例复位满意,1例复位不满意;Majeed评分(85.5±7.7)分。术前10例Gibbons Ⅱ级骶神经损伤者,术后8例恢复为Ⅰ级;术前3例Ⅲ级骶神经损伤者,术后1例恢复为Ⅰ级,1例恢复为Ⅱ级。髂腰固定组:手术时间(148.6±59.1)min(范围90~240 min),术中出血量(582.1±244.6)ml(范围300~1 200 ml)。术后7例解剖复位,6例复位满意,1例复位不满意;Majeed评分(77.6±7.7)分;术前7例Gibbons Ⅱ级骶神经损伤者,术后5例恢复为Ⅰ级;术前3例Ⅲ级骶神经损伤者,术后2例恢复为Ⅰ级。与髂腰固定组比较,机器人三角固定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Majeed评分高,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 7.76, 2.83;均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特别是骨折累及腰骶结合部,术前评估无需行骶神经减压者,机器人辅助双侧三角固定微创、固定坚强、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骶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机器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髂骨钉棒固定治疗单侧不稳定性DenisⅠ、Ⅱ区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治疗50例单侧不稳定性DenisⅠ、Ⅱ区骶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置钉及固定方式分为髂骨钉棒固定组(简称髂骨钉棒组)和机器人辅助骶髂螺钉置入组(简称骶髂螺钉组),其中髂骨钉棒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1.10±14.07)岁(范围,22~76岁);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Ⅰ型5例,Ⅱ型15例;均合并骨盆前环损伤,骨盆Tile分型,B1型2例,B2型12例,C1型6例;3例合并骶神经损伤,Gibbons分级Ⅱ级。骶髂螺钉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4.70±13.35)岁(范围,16~78岁);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Ⅰ型6例,Ⅱ型24例;均合并骨盆前环损伤,骨盆Tile分型,B1型2例,B2型20例,C1型8例;4例合并骶神经损伤,Gibbons分级,3例Ⅱ级,1例Ⅲ级。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Majeed评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骨折复位质量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骶神经损伤恢复Gibbons分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8个月(范围,12~40个月)。髂骨钉棒组手术时间(41.40±7.30)min;术中出血(105.00±61.94)ml;术中透视(19.10±7.33)次;根据Mears和Velyvis影像学评价标准,9例解剖复位,10例复位满意,1例复位不满意;Majeed评分(84.25±8.29)分;术前3例GibbonsⅡ级骶神经损伤,术后2例恢复为Ⅰ级。骶髂螺钉组手术时间(18.27±5.89)min;术中出血(33.00±17.54)ml;术中透视(14.93±4.49)次;术后15例解剖复位,13例复位满意,2例复位不满意;Majeed评分(86.43±7.43)分;术前3例GibbonsⅡ级骶神经损伤,其中2例术后恢复为Ⅰ级,术前1例Ⅲ级损伤,术后恢复为Ⅱ级。与骶髂螺钉组比较,髂骨钉棒组手术时间长(t=-12.36,P<0.001)、出血量多(t=-6.04,P<0.001)、透视次数多(t=-2.50,P=0.016),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髂骨钉棒组与骶髂螺钉组在骨折复位质量(χ2=0.23,P=0.89)、Majeed评分(t=0.97,P=0.34)、Gibbons分级(Z=-0.224,P=0.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髂骨钉棒组1例发生单侧伤口表浅感染,1例诉钉尾部不适;骶髂螺钉组1例发生S1神经损伤。结论对于单侧不稳定性DenisⅠ、Ⅱ区骶骨骨折且不适合使用骶髂螺钉固定者,采用后路髂骨钉棒固定操作简单,术后疗效满意,与使用机器人辅助骶髂螺钉固定相似。

  • 标签: 骶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1宋慈其人宋慈(公元1186—1249年),字惠父,福建建阳童游里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法医学家,世界法医学史最杰出的人物之一。南宋宁宗嘉定10年(公元1217年)进士,历任江西信丰主簿,福建长汀知县,广东、江西、湖南诸路提点刑狱,广东经略安抚使等职。...

  • 标签: 《洗冤集录》 法医学鉴定 法医检验 宋慈 法医学尸体检验 医学史
  • 简介:也许是长江的闻名,游人忽视了上游金沙江的风景;也许是在云南有众多的风光景点,吸引了太多的观光客;或者是金沙江藏于深山,一直带着朦胧的面纱。对于金沙江,我们了解的太少。不久前,我1门有机会走进了金沙江。

  • 标签: 金沙江 中国 云南 气候条件 地理环境 自然风光
  • 简介:几乎覆盖了整个原野的棕榈树林,让目光难究其尽,偶有一两条小路曲折绵延到树林的深处,给视野留下一些悬念和幻想。天很高很蓝,而云很底,伸手可摘,烈日带着潮湿的空气陈陈扑来,这里就是马来西亚现有最老的古城——马六甲

  • 标签: 马六甲 马来西亚 古城 历史发展 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