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淋巴瘤以联合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及新型靶向治疗为主,但其治疗相关耐药性、复发、结外及中枢浸润以及白血病转化仍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淋巴瘤患者中细胞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与淋巴瘤的进展、不良预后、化疗反应、耐药等显著相关。目前已证实,白细胞介素6(IL-6)、IL-10在所有类型的淋巴瘤中高表达、IL-10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脑脊液中高表达,且均提示不良预后。文章就细胞因子在淋巴瘤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淋巴瘤 细胞因子类 预后 表达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分层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初诊AML患者83例,根据成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将AML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45例)、预后中等组(19例)、预后良好组(19例),其中预后中等+预后不良为预后非良好。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预后组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选取不同预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细胞因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细胞因子预测不同预后分层AML患者的cut-off值;以cut-off值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cut-off值组和<cut-off值组,分析两组与指南预后分层间的关系。结果预后中等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β的中位表达量[3.80 pg/ml(2.75 pg/ml,15.32 pg/ml)]高于预后不良组患者[2.78 pg/ml(1.28 pg/ml,3.36 pg/ml)]和预后良好组患者[1.61 pg/ml(0.83 pg/ml,3.04 pg/ml)](U=216,P=0.02;U=312,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低于预后不良组(U=562,P=0.048)。其他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在不同预后分层的AML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测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中等组的TNF-β cut-off值为3.23 pg/ml,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95% CI 0.753~0.978,P<0.05);TNF-β≥3.23 pg/ml的26例患者中,25例(96.2%)为预后非良好。预测预后中等组和预后不良组的TNF-β cut-off值为3.62 pg/ml,ROC曲线下面积为0.747(95% CI 0.610~0.884,P=0.02);TNF-β≥3.62 pg/ml的18例(100%)患者均为预后非良好。预测预后良好组和预后非良好组的TNF-β cut-off值为2.19 pg/ml,ROC曲线下面积为0.719(95% CI 0.595~0.842,P=0.04);TNF-β≥2.19 pg/ml的53例患者中,46例(86.8%)为预后非良好。结论TNF-β的高表达可能提示AML患者预后非良好,当TNF-β≥3.62 pg/ml时可能有助于对AML患者预后分层。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Th1细胞 Th2细胞 细胞因子类 肿瘤坏死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类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