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糖尿眼底病变临床症状及发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2糖尿伴有眼底病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2糖尿无眼底病变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史上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肌酐、尿蛋白及尿素高于对照组,肾小球的滤过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脂蛋白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糖尿眼底病变的产生与糖尿发病龄、糖尿病程、血糖的控制程度、蛋白质上升等有关,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掌握2糖尿眼底病变产生的因素,为其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2型糖尿病 眼底病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延续护理对2糖尿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80例2糖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延续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出院指导,延续组实施延续护理措施,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健康行为量表(HPLP)在出院前以及出院后6个月评价护理效果,并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出院后6个月,延续组患者ESCA以及HPLP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和延续组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显著提高2糖尿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2型糖尿病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饮食护理在糖尿患者疾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内二科收治的737例糖尿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将内二科二病区收治的369例做为观察组,内二科一病区收治的368例做为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较好,患者餐后血糖和体重的控制情况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对糖尿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控制餐后血糖上升,使患者体重基本维持稳定,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血糖 糖尿病 体重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出院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出院指导,研究组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出院后6个月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饮食控制、合理运动、遵医用药以及血糖监测等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的提高糖尿出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护理干预 糖尿病 出院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现时机、发病机制、治疗方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例。总结我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其治疗方法、发病机制等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我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例的治疗满意度,医师对疗效评分均达到优秀水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例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合并心率失常、心绞痛等疾病,较为常见。但是此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较为罕见。本院通过总结分析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例的临床表现,对其治疗方法、发病机制进行总结,进一步推动了此的诊治发展。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心肌梗死 发病机制 疗效观察
  • 简介:“治未”思想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自发端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奠定了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中医“治未”的技术方法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在“治未”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些有利于慢性肺病康复的方法,对预防和治疗慢性肺病,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均有明显作用。

  • 标签: 慢性肺病 治未病 肺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开展研究,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作为观察组(n=30),患者使用磁共振成像诊断作为对照组(n=30)。并比较两组的诊断正确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检测正确率96.6%,高于对照组83.2%,两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先天性心脏进行临床诊断,可以提升患儿检测结果的正确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