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山奈酚逆转耐多柔比星(ADM)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ADM细胞耐药性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ADM作用24 h对K562和K562/ADM细胞的毒性,计算24 h ADM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耐药倍数。MTT法检测山奈酚作用24 h对K562/ADM细胞的毒性,计算24 h山奈酚5%抑制浓度(IC5)、10%抑制浓度(IC10),以二者确定后续实验山奈酚两组浓度,未经山奈酚处理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空白对照组及山奈酚干预组ADM作用24 h的细胞抑制情况,计算各组24 h的细胞抑制情况,计算各组24 h ADM IC50,空白对照组与山奈酚组IC50的比值为山奈酚逆转耐药倍数。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山奈酚作用后K562/ADM细胞内ADM荧光强度。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分别经山奈酚、p38-MAP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山奈酚和SB202190联用后的K562/ADM细胞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磷酸化p38(p-p38)、总p38(t-p38)]表达情况。结果ADM处理24 h后,K562、K562/ADM细胞IC50值分别为(0.9±0.6)、(28.1±3.5)μg/ml;相对于K562细胞,K562/ADM细胞对ADM作用24 h的耐药倍数为31.16倍。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山奈酚呈剂量依赖性抑制K562/ADM细胞增殖,依据IC5和IC10,确定以0.5、1.0 μmol/L山奈酚进行后续实验。山奈酚和ADM共同作用24 h后,空白对照组、0.5 μmol/L山奈酚组、1.0 μmol/L山奈酚组K562/ADM细胞24 h ADM IC50分别为(33.7±5.7)、(21.4±0.6)、(15.9±1.8)μg/ml(F=30.85,P<0.05;组内两两比较,均P<0.05),0.5 μmol/L山奈酚组、1.0 μmol/L山奈酚组K562/ADM细胞24 h逆转耐药倍数分别为1.58、2.12倍。流式细胞术检测示,空白对照组、0.5 μmol/L山奈酚组、1.0 μmol/L山奈酚组K562/ADM细胞内ADM平均荧光强度(MFI)分别为138.4±8.9、154.3±2.2、165.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1.48,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5、1.0 μmol/L山奈酚处理24 h后,K562/ADM细胞的P-gp、MRP1、p-p38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均P<0.05),而t-p38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202190可降低P-gp、MRP1、p-p3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P<0.05);SB202190联合不同浓度山奈酚作用后,K562/ADM细胞P-gp、MRP1、p-p3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未下降(P>0.05)。结论山奈酚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通路降低K562/ADM细胞P-gp、MRP1的相对表达量,实现增加细胞内ADM的蓄积,从而逆转K562/ADM细胞的耐药性。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慢性 抗药性,肿瘤 山奈酚 多柔比星 P糖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p38 MAP激酶 K562/ADM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