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终末期肝病的主要并发症,可造成认知障碍、注意力减退和运动功能障碍,重者昏迷、死亡。HE发病机制复杂,高氨血症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毒性作用如神经递质的改变、氧化应激、星形胶质细胞肿胀,被认为是HE发病的核心因素。此外,大量证据表明神经也参与了HE的发生发展,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文章总结了HE中神经的形成、表现及可能参与的诱发因素,并阐述了其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膜表达和脑代谢影响运动功能和认知,且这些改变是可逆转的。

  • 标签: 肝性脑病 神经炎症 神经递质传递 脑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神经内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康复效果总有效率92.79%较对照组80.49%明显更高(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护理中采用神经内科护理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升日常升高能力,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 标签: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预见性护理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神经内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康复效果总有效率92.79%较对照组80.49%明显更高(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护理中采用神经内科护理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升日常升高能力,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 标签: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预见性护理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护理教学具有较强实践性和专业性,对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护理质量要求较高。然而,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往往存在实践环节不足、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神经内科护理教学的需求。因此,探讨一种有效的新型护理教学模式成为当前神经内科护理教育的迫切需求。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教学路径在神经内科护生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神经内科护理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临床教学 神经内科护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神经介入 动脉导管溶栓 急性脑梗死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控效果的影响。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收治的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院内感染易感部位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院内感染例数及易感部位,及患者出院时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5.4%,感染例次率为8.6%,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9.4%和29.0%,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的感染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91.4%(85/93),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55.9%(52/93),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神经外科监护室的院内感染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监护室重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治疗的重症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神经外科监护室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监护室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本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4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20名医护人员为对照组,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的20名医护人员为实验组。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率。和管理模式的认知能力。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和参与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能力和语言功能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明显。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生活能力和语言功能,为患者更好的康复奠定基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神经病学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三叉神经痛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21.4-2022.4期间收治的8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3例)以及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增加心理护理,观察指标:不良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评分,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三叉神经痛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射频温控热凝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匹多莫德、地塞米松联合阿奇霉素在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儿血清炎症因子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展开分析。方法 将我院于2019年9月到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98例支原体肺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用地塞米松联合阿奇霉素对患者展开治疗,观察组用匹多莫德、四塞米松联合阿奇霉素对患者展开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4+以及CD3+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匹多莫德、地塞米松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展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炎症反应,提高患儿免疫功能,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免疫功能 临床疗效 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深部脑出血患者采用传统开颅与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医院接收的高血压深部脑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研究组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用时均较少,而血肿清除率较高(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率较高(P<0.05)。结论高血压深部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利于血肿彻底清除,总体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深部脑出血 传统开颅 神经内镜下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期间,采用依帕司他的临床使用优势。方法:研究项目设立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2021年10月,研究资料均选择此时间来院建档登记的54例糖尿病至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照药物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常规、研究两组,每组27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常规组70.39%;研究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选择依帕司他作为治疗药物,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控制血糖变化,对提高治疗方案可行性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依帕司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效果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8岁段早产儿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的屈光状态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探讨早产及ROP对屈光状态和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行眼底筛查的早产儿,孕周(33.6±4.1)周,出生体质量(2 099±779)g,按有无ROP分为ROP组和早产无ROP组(简称早产组),并将同龄足月儿作为对照,共纳入112例(222眼),其中ROP组24例(47眼)、早产组55例(110眼)、足月组33例(65眼)。纳入研究第8年行RNFL厚度、眼轴长度及睫状肌麻痹视网膜检影检查,比较屈光不正发生率及RNFL厚度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ROP组及早产组的近视发生率较足月组高(χ2=8.062,P=0.018;χ2=3.671,P=0.036);ROP组、早产组及足月组的远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10,P=0.250);ROP组及早产组的散光发生率较足月组高(χ2=7.758,P=0.023;χ2=3.710,P=0.034)。ROP组及早产组眼轴均较足月组短(均P<0.001)。早产组视盘周围平均RNFL厚度较足月组薄(P=0.030),早产组颞侧RNFL厚度较足月组(P<0.001)、ROP组(P<0.001)薄。结论:8岁段早产儿及ROP患儿眼轴较足月儿短,更易发生近视和散光,ROP和早产共同影响其屈光状态,其中早产起主要作用。早产与ROP对RNFL厚度影响不同,尤其是颞侧象限,在随访中需与其他疾病所致的RNFL厚度异常鉴别。

  • 标签: 早产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屈光状态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