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选取60位在我院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位,两组使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比较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癌症晚期患者的疼痛护理中进行循证疼痛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效果,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病人恢复身体机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循证疼痛护理 晚期肿瘤 疼痛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在西药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2月,我院药房收集的1600张西药处方及94例患者,实施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对比干预前及干预后的患者临床用药情况。结果:干预后,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与干预前相比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西药药房管理中,应用临床合理用药干预的效果良好,利于改善临床不合理用药行为,提升药房管理的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合理用药干预 西药药房 药房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21.04至2022.02这段时间,选择住院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88例用于本项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用药干预,另外4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合理用药干预,对2组老年人用药干预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之下显著更低,(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干预,可有效减少其药物不良反应,实现其安全、有效用药,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以及临床合理用药干预方法。方法 选择从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抗菌治疗的患者100例,依据给药方法的不同均分为两组,①组采用合理给药时间以及临床合理用药干预方法,②组采用常规药时间以及临床常规用药干预方法,比较抗菌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两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①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表2数据可以看出,两组病患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①组患者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效更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表3数据可以看出,两组病患用药满意度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①组患者用药满意度更理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以及临床合理用药干预方法更理想,值得广泛利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给药时间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用疼痛护理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1年4月~2021年11月时段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接受住院治疗的60例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成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结合中医情志护理。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6天和出院当天,两组NRS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多(P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疼痛护理 中医情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要点,旨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经过对我院2013年1~12月份收治的5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患者住院过程中给予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运动疗法等护理措施。结果经过上述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糖尿病 老年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生活压力也逐渐加大,使得心血管疾病成了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且在医院的心血管科室中所收治的患者多为高危病人,在进行日常的护理时,具有较大的护理难度和繁重的护理任务。相关的医护人员应对日常的护理工作进行持续的探索和改进,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心血管 护理质量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病患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ADR)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1~2021.12收治的6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甲、乙组,每组均30例,均进行常规管理,乙组进行药学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情况。结果:乙组用药依从性、ADR发生率分别是96.67%、10.00%,甲组为73.33%、33.33%,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2DM患者进行药学干预,有益于提升用药依从性,减少药物副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用药依从性 不良反应 药学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自1991年以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银发浪潮”不约而至,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强,老年病患者日趋增加。而我国当前老年人医疗服务水平相对偏低,老年病医疗条件不足的现状致使患病老人及家属的生活压力巨大,养老问题面临着新的考验1。鉴于此,我国各地开始了新型养老护理模式的探索,医养结合型护理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养老护理模式。本文从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产生的背景、医养结合型护理模式的概念和类型以及这一新型模式的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以北京、青岛、河南等省市的探索为例,总结得出,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在满足老年人多样需求方面比较理想,应是未来养老模式的重点发展方向。

  • 标签: 医养结合 新型护理模式 现状分析 问题和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养老院里的养老对象的级别照护与照护服务需求的一致性,探讨准确客观的老年人照护的护理等级评定方法。方法对160例等级照护的照护对象按医嘱照护分级、标准照护分级及Barthel指数分级法,分为自理(一般照护)、介助(半照护)、介护(全照护)三个级别,对不同分级法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医嘱照护分级与标准照护分级、Barthel指数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标准照护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比较,有差异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医嘱分级法与中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有比较大的差距,在改进措施(增加医护人员、改善客观条件)的同时,将Barthel指数分级法作为标准分级的补充替代医嘱分级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中老年人的养护需求。

  • 标签: 养老院 养老对象 分级护理 差异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大数据对慢性疼痛患者延续居家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实现院前院后健康管理。方法 建立精细化的慢性疼痛随访表,将慢性疼痛患者按疾病分类进行个性化规范化管理,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慢性疼痛患者100 例主动加入健康管理系统,采用随机法将100名患者分为常规组、实验组各50 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健康管理系统进行延续性护理,两组进行效果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评分、综合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后,与常规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性增加,综合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应用多方位现代信息化大数据管理来推进慢性疼痛患者规范化管理,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通过延续护理使病人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建立良好的疾病管理习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推进延续护理服务在疾病健康管理中的开展。

  • 标签: 大数据 慢性疼痛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 应用型本科院校 护理学专业学生就业意向,剖析本科 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从而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使学生能正确的分析自己, 适应职场就业的竞争。方法: 采用自设调查问卷, 于 2019年 10 月至 11 月对本校 300名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 进行调查。结果: 来自 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最理想的就业地区差异不显著, 男女生就业意愿也不同, 大学生创业意愿受各种因素影响。结论: 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护理学学生就业偏向于直接进入医院工作 。但毕业生进修、从底层做起 及创业意识薄弱,因此建议相关单位 就业服务应对此 提出针对性解决 办法,大学生也应该努力完善自我 。

  • 标签: 应用型本科院校 护理学 就业 就业 意向
  • 简介:摘要总结72例用输尿管镜治疗肝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采取术前饮食、心理护理、术后常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发热、消化道反应、窦道穿孔、胆道出血、黄疸或急性胰腺炎等,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治疗效果。72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24例,72例均恢复良好出院。

  • 标签: 输尿管镜弹道碎石 肝外胆管残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文化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收的手术室患者30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管理形式的差异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即A组和B组,A组通过常规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B组通过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安全文化的方法。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评价。结果B组人员的满意程度明显的较A组优,且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也较低。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文化能够提高其患者的满意度,有效的防止了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安全文化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 要 目的:将短时程脊髓电刺激疗法应用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治疗中,配合有效护理措施,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配合度。方法:以随机抽取法选择在2020.2月-12月期间,本科收治的30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再以自由抽签的形式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对两组采取不同治疗并予以配合护理措施,将其治疗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以调查的数据为标准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感、睡眠质量)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优(P<0.05),足以说明短时程脊髓电刺激疗法配合有效护理服务得到了患者的肯定。结论:将短时程脊髓电刺激疗法应用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治疗中,在配合有效护理措施,其临床效果显优且安全性高,在减轻患者疼痛感的同时,有效改善了睡眠质量,进而提升了治疗有效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广泛推广。

  • 标签: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治疗效果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脊髓电刺激系统植入术治疗白血病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例脊髓电刺激术治疗血病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症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总结分析其临床效果和经验。结果 脊髓电刺激系统植入术后NRS评分由6分下降到3分,疼痛减轻50%。脊髓电刺激器手术顺利,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止痛药物逐渐减量,随时间的延长,患者满意度呈上升趋势。结论 通过术前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心理护理及术后针对性护理,不仅能缓解患者的顽固性疼痛,还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

  • 标签:   脊髓电刺激系统植入术 白血病移植术 带状疱疹后遗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