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儿童与成年不同骨面型正畸患者的扁桃体肥大率,探讨扁桃体肥大是否与特定骨面型的发生相关,以期为扁桃体肥大伴错畸形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至8月就诊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一科的正畸患者初诊头颅侧位X线片,根据患者年龄分为儿童组(年龄≥6岁且≤12岁)和成人组(年龄≥18岁),再根据ANB角(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与下牙槽座点构成的角)分为3类:Ⅰ类骨面型(ANB角≥0°且≤4°)、Ⅱ类骨面型(ANB角>4°)及Ⅲ类骨面型(ANB角<0°)。由2名经过专门培训的口腔正畸专业主治医师,根据Baroni法在头颅侧位X线片上测量扁桃体阻塞口咽气道的情况,以此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扁桃体肥大。采用Bonferroni校正χ²检验比较不同骨面型扁桃体肥大率的差异(α=0.017)。结果最终纳入1 776例正畸患者的头颅侧位X线片,其中儿童组593例,成人组1 183例;Ⅰ类骨面型占37.8%(672/1 776),Ⅱ类骨面型占47.8%(849/1 776),Ⅲ类骨面型占14.4%(255/1 776)。儿童组扁桃体肥大率为66.3%(393/593),其中Ⅲ类骨面型扁桃体肥大率[87.0%(60/69)]显著大于Ⅰ类和Ⅱ类骨面型[分别为65.6%(145/221)和62.0%(188/303)](χ²=11.56和15.69,P<0.017)。成人组扁桃体肥大率为23.2%(275/1 183),其中Ⅲ类骨面型扁桃体肥大率[42.5%(79/186)]显著大于Ⅰ类和Ⅱ类骨面型[分别为19.1%(86/451)和20.2%(110/546)](χ²=36.50和35.00,P<0.017)。儿童组或成人组的Ⅰ类与Ⅱ类骨面型扁桃体肥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0.70和0.18,P>0.017)。结论儿童与成年Ⅲ类骨面型正畸患者的扁桃体肥大率均显著大于对应人群Ⅰ类及Ⅱ类骨面型,扁桃体肥大可能是Ⅲ类骨面型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腭扁桃体 错,安氏Ⅲ类 正畸学 横断面研究 扁桃体肥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舱内同步脑仿生电刺激治疗突发性耳聋(SD)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高压氧科收治的SD门诊和住院患者12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2组,采用高压氧舱内同步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70例(研究组),采用常规高压氧治疗58例(对照组)。评价2组治疗效果;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舱内同步脑仿生电刺激治疗可改善SD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血液高凝状态,提高SD患者的听力水平和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压氧 同步脑仿生电刺激 突发性耳聋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颅脑损伤术后阵发性交感神经亢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高压氧科暨康复医学科二病区住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术后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7)和rTMS组(n=27)。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rTMS组在患侧初级运动皮质区域再予以1 Hz rTMS治疗,对照组在同一区域予以相同参数的假刺激治疗。治疗后评价阵发性高血压缓解时间、阵发性肌强直缓解时间、24 h内阵发性肌强直缓解率、阵发性肌强直持续天数、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平均呼吸频率恢复到25次/min以下的时间及损伤后随访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的分级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rTMS组患者阵发性高血压缓解时间、阵发性肌强直缓解时间、阵发性肌强直持续天数、体温下降到正常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和呼吸频率恢复到25次/min以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而阵发性肌强直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随访,rTMS组患者GOS分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治疗可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术后阵发性交感神经的亢进症状,且远期预后良好。

  • 标签: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阵发性交感神经亢进 颅脑损伤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