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夜班对产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选取10名产科护士进行研究,按护士班次分组,即夜班和白班,各5例,对两组睡眠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夜班对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夜班护士的睡眠质量明显低于白班护士,P

  • 标签: 产科护士 夜班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冲动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MO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MO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优质的心理护理方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抑制患者的冲动行为,优化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地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功能 冲动行为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抽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80例,时间2018年4月-2019年4月,依据随机颜色球分组法分为2组,各40例。参照组(基础护理),实验组(康复护理模式),观察80例患者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在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比较上存有差异,实验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此类患者护理中,行康复护理模式,可加强患者血压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模式 老年 高血压 血压控制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心房颤动(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后电复律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的症状性房颤患者935例,需电复律治疗的房颤患者为217例,其中4例患者因除颤电极贴与皮肤粘合不紧密导致电复律失败排除入选,根据电复律结果分为电复律成功组192例和电复律失败组21例,对其相关临床因素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房颤类型、房颤病程、合并基础疾病、左心房直径、左心室直径、射血分数、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以及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入组患者首次电复律成功率为90.1%,最终电复律成功率为96.2%。与电复律成功组的患者相比,电复律失败组的患者阵发性房颤、合并糖尿病、未服胺碘酮药物的比例更大,并且体重、BMI、C反应蛋白较前者明显升高(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阵发性房颤(OR=11.419,95% CI 2.497~52.217,P=0.002)、BMI过高(OR=1.106,95% CI 0.718~1.174,P=0.022)、合并糖尿病(OR=4.331,95% CI 1.174~15.977,P=0.028)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OR=1.256,95% CI 1.030~ 1.924,P =0.009),与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后电复律的成功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对于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后仍为房颤的患者,直流电复律是一种有效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并且阵发性房颤、BMI过高、合并糖尿病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是影响此类房颤电复律成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心房颤动 直流电复律 冷冻球囊消融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定额付费制(DRG-PPS)模式下病例年龄因素对平均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出院日期在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52 987例病例,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入三个年龄组,即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首先三组数据按照DRG分组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来判断同一DRG病组,不同年龄组之间的费用差异,其次三组数据进行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和线性回归,来判断年龄因素对不同DRG组费用的影响。结果对相同DRG组的三个年龄组病例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除CB39-晶体手术DRG病组外,其余各个DRG病组均P<0.05;对不同DRG组的三个年龄组病例数据进行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均P<0.05;对三个年龄组病例数据使用线性回归分析,P<0.05,标化后的影响系数为0.173,年龄与住院费用呈正相关。结论年龄影响平均住院费用,DRG-PPS模式实施后,应根据年龄因素对DRG病组付费标准进行适当标化。

  • 标签: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住院费用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诊胸痛患者为对象。按照入组单双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常规急救流程。比较两组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相关检查时间、急诊转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诊胸痛 抢救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医院药学干预管理对规范门诊处方与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10月未实施医院药学干预管理的门诊处方1 000张作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10月实施医院药学干预管理的门诊处方1 000张为试验组。比较2组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结果:试验组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药品适应证不适宜、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药品剂型及给药途径不适宜、无适应证用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不适宜及重复给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药学干预管理可有效降低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 标签: 医院药学干预管理 处方管理 门诊处方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助产护理技术对分娩后产妇会阴裂伤的减轻效果分析,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足月正常分娩产妇200例,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干预产后治疗,而观察组应用无创助产护理技术。在治疗过程中与完成后,记录并分析相应临床护理效果与指标。结果应用无创助产护理的观察组相比较于传统护理的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发生率,会阴肿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平均住院时间和VA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助产护理技术对于足月正常分娩中的产妇,对会阴的损伤较小,疼痛程度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无创助产技术 传统助产技术 会阴裂伤 足月分娩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敲除转化生长因子β调节因子4(TBRG4)对肺癌H129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肺癌H1299细胞、TBRG4敲除阴性对照及TBRG4敲除H1299细胞,分别命名为对照组、阴性对照组、TBRG4敲除组。采用细胞计数(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GSH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细胞TBRG4、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4(SIRT4)、c-Myc和谷氨酰胺酶1(GLS1)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TBRG4、SIRT4、c-Myc和GLS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和GSH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阴性对照组、TBRG4敲除组H1299细胞的吸光度值分别为1.025±0.021、1.032±0.019、0.726±0.018,GSH的含量分别为(20.836±0.367)、(21.167±0.460)、(15.091±0.241)μmol/L,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TBRG4敲除组的吸光度值、GSH含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TBRG4敲除组TBRG4、c-Myc、GLS1基因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减少,SIRT4基因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敲除TBRG4可抑制肺癌H1299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SIRT4的表达、抑制c-Myc和GLS1的表达、阻断谷氨酰胺代谢有关。

  • 标签: 肺肿瘤 H1299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调节因子4 细胞增殖 谷氨酰胺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躁狂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各50例。比较两组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体满意度为98.00%,参照组为80.00%,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更高,可改善躁狂症患者负面情绪,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躁狂症 不良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采用集束化护理进行干预对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事件以及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采用集束化护理进行干预对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 护理 冠心病 介入 心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共40例,将所有患者平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0例。实验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但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行常规改良根治术。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出现感觉障碍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和患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显著减少术后感觉障碍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肋间臂神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在慢性胃肠道疾病中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且都施以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加用专业心理干预法。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78%比对照组84.44%高,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比对照组15.56%低,P<0.05。结论社会心理因素能影响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需引起重视。

  • 标签: 慢性胃肠道疾病 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 康复治疗
  • 作者: 李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九江332000
  • 简介:目的:探析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量化运动锻炼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1月间由本院收治采取维持性血透治疗患者66例为分析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格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33例。维持性血透期间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引导,观察组联合量化运动锻炼干预。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生存状态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量表评价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量表评价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疲乏状态、日常生活活动功能(ADL)、睡眠质量(SPIEGEL量表)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情况评价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治疗期间给予量化运动锻炼对于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生存状态有积极影响

  • 标签: 量化运动锻炼;维持性血透;负性情绪;生存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药学服务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了在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期间80名开滦总医院收治的腹腔感染患者,分成药学服务组和常规指导组,分别接受药学服务和常规用药指导,然后比较了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不合理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干预前后的血清炎性指标、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药学服务组的用药依从率为95.00%,高于常规指导组的80.00%;不合理用药率为7.50%,低于常规指导组的25.00%;不良反应率为2.50%,低于常规指导组的20.00%;干预后,两组的降钙素原水平都升高,但药学服务组的升高程度较小;两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而药学服务组的下降更明显;药学服务组的发热、疼痛、寒战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都短于常规指导组。结论 临床药学服务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有积极影响,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相关指标和症状。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护理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8月~2023年11月为研究起止时间,调查目标取自我院骨科就诊的股骨骨折患者,选出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6例,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的五项Harris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股骨骨折术后提供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能预防和规避术后并发症的出现,还能协助患者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 股骨骨折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全科治疗方案对其血压水平的实际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为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全科治疗方案。结果:施治前SBP、DBP水平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SBP、DBP水平均为观察组较低P<0.05;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7.37%、对照组86.84%,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运用全科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并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全科治疗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外翻的矫正程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收治的91例因单侧膝外翻行TKA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术后2周测量的髋-膝-踝角(HKA),分为中立位组(-3°≤HKA≤3°)和残留外翻组(HKA>3°)。中立位组7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47例,年龄[M(QR)]71.5(10.5)岁(范围:57~91岁);残留外翻组2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70.0(10.0)岁(范围:60~85岁)。收集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临床指标,包括关节活动度(ROM)、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和关节遗忘评分-12(FJS-12);影像学指标包括股骨角、胫骨角、股骨假体屈曲角、胫骨假体后倾角、髌骨倾斜角和适合角。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²检验。结果中立位组和残留外翻组患者术后ROM[(122.5±8.5)°比(119.4±7.1)°,t=1.534,P=0.128]、KSS[(159.8±8.9)分比(150.0±8.9)分,t=-0.103,P=0.918]、WOMAC骨关节炎指数[10.0(3.0)比9.0(5.0),Z=-0.733,P=0.464]和FJS-12[52.1(8.4)分比50.1(7.5)分,Z=-0.594,P=0.55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股骨角[94.0(4.0)°比94.0°(5.0°),Z=-0.209,P=0.835]、胫骨角[90.0°(3.0°)比91.0°(2.5°),Z=-1.226,P=0.220]、股骨假体屈曲角[3.0(1.0)°比3.0(1.0)°,Z=-0.652,P=0.514]、胫骨假体后倾角[4.0°(2.0°)比4.0°(2.0°),Z=-0.763,P=0.445]、髌骨倾斜角[9.0°(3.0°)比9.0°(3.5°),Z=-1.429,P=0.153]和适合角[14.0°(4.0°)比15.0°(4.0°),Z=-1.690,P=0.091]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残留外翻组髌骨倾斜角和适合角的异常比例高于中立位组(33.3%比11.4%,χ²=5.630,P=0.018;38.1%比17.1%,χ²=4.136,P=0.042)。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1±5.2)个月(范围:24~40个月)。术后6周,残留外翻组出现1例关节僵直,经手法松解和康复锻炼后改善;末次随访时,残留外翻组出现2例髌骨不稳,予髌骨支具固定和加强股内侧肌肌力锻炼;两组均未出现髌骨脱位、关节不稳和假体无菌性松动等需再手术病例。结论膝外翻患者行TKA术后残留外翻对近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但术后髌骨倾斜角和适合角的异常比例高,存在术后髌骨不稳风险,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估。

  • 标签: 膝外翻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力线 髌骨轨迹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afosseⅠ型肩胛下肌损伤修复与否对前上方肩袖损伤修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29例手术治疗冈上肌损伤合并LafosseⅠ型肩胛下肌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中肩胛下肌是否修复分为两组。不修复组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48~75岁,平均59.3岁;术中只修复冈上肌,不修复肩胛下肌。修复组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45~72岁,平均57.2岁;术中修复冈上肌的同时修复肩胛下肌。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肩肘外科(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和患者满意度。末次随访时复查MRI,应用Sugaya分级标准评价肩袖肌腱再撕裂情况。结果2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不修复组随访时间为(15.9±3.9)个月(10~22个月),修复组为(16.9±3.4)个月(10~21个月)。末次随访时不修复组VAS评分为(1.1±1.1)分、ASES评分为(88.4±4.0)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86.0±3.2)分;修复组VAS评分为(0.9±1.1)分、ASES评分为(89.6±2.9)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87.5±2.6)分,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不修复组患者肩关节前屈上举活动度为150.3°±17.3°,体侧外旋活动度为41.6°±16.0°,内旋活动度达L2;修复组患者肩关节前屈上举活动度为148.1°±16.3°,体侧外旋活动度为43.9°±9.2°,内旋活动度达L1。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各观察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01),但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复查MRI示再撕裂3例,再撕裂发生率为10.34%(3/29),不修复组2例、修复组1例。术后再撕裂的3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肩关节ASES评分为(85.3±3.1)分,较术前(41.0±5.2)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4,P< 0.001);前屈上举活动度为131.67°±5.8°,较术前81.7°±11.5°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8,P=0.003)。再撕裂患者中1例(不修复组)接受再次手术治疗后症状消失,功能改善。不修复组与修复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分别为93.7%和92.3%。结论对于合并冈上肌肌腱损伤的LafosseⅠ型肩胛下肌损伤术中修复肩胛下肌与否短期内疗效相当,不影响前上方肩袖损伤的修复疗效。

  • 标签: 肩关节 关节镜检查 软组织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方案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疾病进展时间(TTP)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NSCLC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方案:中药静脉制剂、汤剂及穴位敷贴三种方式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药化疗。结果:观察组中位TTP(87.00±12.49)d、平均TTP(111.48±14.19)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情绪功能(83.24±5.37)分、躯体功能(81.36±5.08)分、角色功能(75.32±4.96)分、认知功能(87.18±6.42)分、社会功能(80.04±6.15)分、总生活质量(78.32±4.35)分,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晚期NSCLC采用中医综合方案维持治疗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综合方案维持 疾病进展时间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