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阻肺病人落实护理干预对其依从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的 136 例 慢阻肺病人 。随机 分为各 68 例的 对照 组( 常规护理 )和观察 组(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在饮食、用药、康复、情绪控制方面的依从高于 对照 组,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结论: 在 慢肺阻病人治疗中配合综合护理对提高治疗依从具有正面影响,有利于康复。

  • 标签: 慢阻肺 护理干预 依从性
  • 简介: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 如何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最首要的任务, 而供电公司不仅要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给, 还要保证供电的可靠、安全, 同时也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健全的管理措施, 以强化供电的可靠及安全, 为生产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 对工厂企业供电的可靠、安全及管理措施进行探讨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 标签:     供电安全 工厂供电工程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要能够始终坚持生本思想,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与时俱进地开展有效教学,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工作,要能够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从研读教材内容,基于课程标准确定目标;改变单一模式,基于群文辅助深化教学;创新教学形式,基于合作探究彰显主体等方面入手探析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

  • 标签: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90个脊髓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家系进行基因诊断与产前诊断,为SMA的遗传学分析方法提供参考,并初步探讨SMA缺陷基因携带者基因筛查的必要。方法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 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对90个SMA家系进行基因诊断,联合MLPA及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 specific PCR,AS-PCR)技术对家系进行产前诊断并对产前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90个SMA家系中,84对夫妻无SMA家族史,占比93%;85对夫妻有SMA生育史,占比94%;85个家系夫妻双方及3个家系的孕妇SMN1基因杂合缺失,为SMA缺陷基因携带者;2个家系孕妇SMN1基因纯合缺失,为SMA患者;产前诊断结果显示48名胎儿为SMA缺陷基因携带者,23名胎儿为正常胎儿,19名胎儿为SMA患者,其中无家族史夫妻双方再孕SMA胎儿18例,占总SMA胎儿95%、占总胎儿20%。结论应用MLPA对夫妻双方进行SMA缺陷基因携带者筛查,并联合使用MLPA和AS-PCR对携带者夫妻进行SMA产前诊断十分必要,对预防SMA出生缺陷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脊髓性肌萎缩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基因诊断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肺结核患者空洞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安康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确诊活动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研究,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常规检查、血清蛋白电泳、细菌学及免疫学等资料。根据患者胸部CT扫描情况进行分类,选择空洞型和非空洞型进行影响空洞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最佳临界点。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OR(95%CI)=2.537(1.512~4.255)]、复治[OR(95%CI)=2.000(1.222~3.271)]、初诊时痰菌载量[OR(95%CI)=1.567(1.358~1.808)]、红细胞沉降率>52 mm/h [OR(95%CI)=1.009(1.001~1.018)]是空洞的危险因素,体重指数>19.3 kg/m2[OR(95%CI)=0.892(0.824~0.966)],合并肺外结核[OR(95%CI)=0.549(0.306~0.984)]者空洞发生较少。结论在肺结核的治疗过程中,临床应对具有空洞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评估和主动干预,以期减少患者空洞发生率。

  • 标签: 结核,肺 空洞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电力营销工作中,通过信息采集技术,建立智能化用电系统,可以保障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营,降低客户的用电成本,推动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电力营销 用电信息采集技术 经济性
  • 简介:摘要: 配电网施工技术是电网运行中的关键技术,但我国的电网在不断发展的同时,配网工程也在逐步增加。因此,配网工程施工供电技术在实际研究和应用的过程中有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以确保我国配网工程正常的供电。进一步提高了我国配网工程供电技术企业的认识和技术创新的意识,增强了企业的配网施工技术水平,稳定了配网施工供电技术实际应用的质量和可靠,才能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电力的需求。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对电力配网运行中的可靠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 标签: 电力配网 运行可靠性
  • 作者: 谢林艳 葛林阳 李涛 陈子 周林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盛泽分院)呼吸内科 215228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盛泽分院)呼吸内科 215228;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210029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是一种异质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药物治疗COPD虽然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有效逆转肺功能下降或疾病进展。肺康复是COPD患者的治疗手段之一,六字诀兼具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六字诀 肺康复
  • 简介: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磁县段泥砾土分布范围较广,作为占总干渠开挖土料中大部分的泥砾土,粗颗粒含量高达 67.5%~ 72.5%,其特点是不容易压实和渗透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渗透破坏。如何更好地利用开挖的泥砾土,尽量少取土、少占耕地,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对渠道开挖的泥砾土开展可利用研究非常必要。不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 标签: 泥砾土利用可行性研究南水北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3-2018年中国结核病以县(区)为单位的空间聚集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以2013-2018年全国各县(区)结核病登记数据和同期人口数据为基础,描述2013-2018年结核病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SaTScan 9.6软件对2013-2018年以县(区)为单位的结核病登记率进行空间扫描,通过扫描窗口下的对数似然比(LLR)和P值判断结核病聚集区的位置和范围,在此基础上分析聚集区结核病发病的RR值。结果2013-2018年,全国结核病登记率基本呈缓慢下降趋势。全国范围内存在多个空间高值聚集区,主要位于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西藏自治区(西藏)、陕西省、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中东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广东省、海南省。结核病空间聚集区覆盖的县(区)数量呈缓慢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1 112个下降到2018年的806个。新疆南疆地区、西藏西部地区的结核病聚集区相比于其他地区,结核病发病的RR值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RR>3.0)。结论2013-2018年我国结核病聚集区域覆盖的县(区)数量逐渐减少,聚集区主要分布于西部、中部的多个省份,应加强结核病聚集区的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和早期发现等防控工作,防止结核病疫情的扩散。西部地区不仅存在结核病聚集,且结核病发病RR值较高,应加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管理等工作。

  • 标签: 结核病 空间聚集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CF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SNPs)与糖尿病人群无法解释的轻度视力损伤(UMVL)的相关。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2016年4—7月在上海市新泾社区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受检者的基本信息、眼科检查和血生物化学检验结果,采集每例患者的清晨空腹外周血2 ml用于提取DNA。采用Fluidigm法对CFH基因上的5个SNPs rs800292、rs1061170、rs529825、rs1410996和rs203674进行基因型检测,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和Haploview 4.0软件计算Hardy-Weinberg平衡、碱基型和基因型频率,进行关联分析和单倍体分型并评估各SNPs与UMVL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35例无法解释的视力轻度损伤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133例视力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rs2003674位点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未纳入分析。在纳入分析的CFH基因的其他4个位点rs529825、rs800292、rs1410996、rs1061170中,2组之间SNPs及基因型均无明显差异,其等位基因频率P值分别为0.79、0.25、0.69和0.77;其基因型频率P值分别为0.61、0.69、0.87和0.43。结论CFH基因多态导致的个体补体系统差异与糖尿病患者UMVL无相关

  • 标签: 糖尿病 补体因子H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无法解释的轻度视力损伤 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优势比
  • 简介:摘要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实现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的策略,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个性特征采取有效教学措施。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策略。

  • 标签: 低年级语文 语文课堂 有效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三种手术方式治疗cT1N0期甲状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方法回顾队列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73例cT1N0期甲状腺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3组。25例患者纳入开放组,将实施全乳晕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的24例患者纳入全乳晕组,将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的24例患者纳入经口腔组。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围术期相关指标、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AS)、Vancouver疤痕评定量表(VSS)评分以(±s)表示,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疗效、并发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口腔组、全乳晕组治疗总有效率(91.7%、87.5%)均比开放组(64.0%)高(P<0.05);经口腔组、全乳晕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比开放组低(P<0.05);经口腔组术后3 d、1个月的VAS评分、VSS评分<全乳晕组<开放组(P<0.05);经口腔组、全乳晕组并发症发生率(8.3%、8.3%)比开放组低(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开放手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cT1N0期甲状腺癌的疗效更佳、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腹腔镜 手术后并发症 外科手术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显露、松解结合骨盆随意外架牵引复位治疗陈旧Tile C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显露、松解结合骨盆随意外架牵引复位治疗7例陈旧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22~53岁,平均40岁;车祸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1例;再次就诊原因:患处疼痛7例、不能行走及坐立3例、双下肢不等长行走跛行3例。陈旧骨盆骨折Tile分型:C1型4例,C2型2例,C3型1例。术前3D打印出1∶1等大完整骨盆模型,设计截骨或松解部位,手术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显露、松解,结合骨盆随意外架牵引复位钢板螺钉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疼痛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评价临床疗效,Mears和Velyvis影像学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结果7例患者手术时间140~280 min,平均190 min;术中出血700~2 800 ml,平均1 250 ml。其中6例为一次完成最终固定手术,1例Tile C3型陈旧骨盆骨折分两期完成手术。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术后6个月时,7例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6.4分改善到平均0.7分;末次随访时,Majeed临床疗效评分由术前的平均60分改善到85分,Mears和Velyvis影像学标准评价满意率达85.7%(6/7)。术后1例出现闭孔神经症状,于3个月内恢复;1例患肢仍残留1 cm短缩畸形;无一例发生骨折再移位、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前方显露能充分截断畸形愈合的骨盆,并能有效松解周围软组织,手术创伤小、神经血管损伤风险小;结合骨盆随意外架多方向牵引,能有效复位骨折脱位,从而矫正骨盆畸形,达到预期效果。

  • 标签: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阿比多尔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6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13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134例患者均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其中52例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34例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48例患者不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34例患者中,男69例(51.5%),女65例(48.5%),年龄范围为35~62岁,平均年龄为48岁。阿比多尔组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中位时间均为6 d,对照组为4 d,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7,P=0.31)。3组患者呼吸道标本病毒核酸转阴中位时间均为治疗后7 d,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第7天病毒核酸转阴率为71.8%(28/39),阿比多尔组为82.6%(19/23),对照组为77.1%(27/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 P=0.79)。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42.3%(22/52)]、阿比多尔组[35.3%(12/34)]和对照组[52.1%(25/48)]患者治疗后第7天影像学仍为进展表现(χ2=2.38, P=0.30)。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不良反应生率为17.3%(9/52),阿比多尔组为8.8%(3/34),对照组为8.3%(4/48),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3, P=0.33)。结论未发现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阿比多尔具有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症状或缩短呼吸道标本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作用,其有效仍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确认。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有效性研究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阿比多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腹腔镜外科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50例男性腹股沟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组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组,每组75例。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疼痛、精液质量、复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费用、疼痛数字评分(NRS)、腹股沟疼痛调查问卷评分(IPQ)、精液质量均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复发及并发症发生均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TE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费用均与TAP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TEP组患者的α-葡萄糖苷酶(α-Glu)、果糖(Fru)及酸性磷酸酶(ACP)水平均高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NRS评分、IPQ评分、并发症发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相同的安全,尽管两种术式对男性精液中α-Glu、Fru及ACP水平影响存在差异,但对男性患者生殖功能并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疝,腹股沟 腹腔镜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精液质量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相障碍躁狂模型Clockdelta19变异小鼠额叶和海马神经递质改变与行为学异常的相关。方法对双相障碍躁狂模型Clockdelta19变异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进行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分离小鼠额叶和海马,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组织提取物中的神经递质;数据采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统计软件为SPSS22.0。结果(1)双相障碍躁狂模型Clockdelta19变异小鼠表现出活动明显增加。(2)多巴在左侧额叶升高,在右侧海马下降;谷氨酰胺在双侧额叶下降,酪氨酸在左侧海马升高;组胺在右侧海马下降,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在双侧海马均下降。(3)左侧额叶谷氨酰胺和右侧海马GABA下降都和活动增加存在相关。结论双相障碍躁狂模型Clockdelta19变异小鼠表现出活动量增加,且左侧额叶谷氨酰胺和右侧海马GABA下降与活动增加存在相关

  • 标签: Clockdelta19变异小鼠 双相障碍 躁狂模型 神经递质 动物行为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烷X受体(PXR)活化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内程序细胞死亡因子(PDCDs)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PXR激动剂利福平(10 μmol/L)处理MCF-7细胞24 h后作为利福平组,并以DMSO处理的MCF-7细胞作为其对照组(DMSO对照组),同时,为了排除PXR激动剂的非特异性,采用持续激活型PXR的腺病毒感染MCF-7细胞36 h后作为VP-PXR组,并以Mock处理的MCF-7细胞作为其对照组(Mock对照组)。对以上各组样品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qRT-PCR)检测PDCD2、PDCD4、PDCD5、PDCD6以及PXR经典靶基因CYP3A4和MDR1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DCD4的蛋白表达,并采用qRT-PCR检测PDCD4上游负调控因子微RNA(miRNA)21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miRNA21下游靶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正态分布的数据用±s表示,偏态分布的数据用M(P25~P75)表示。2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1)qRT-PCR结果显示:利福平组与DMSO对照组相比,PDCD4和PDCD6的mRNA表达更低(0.896±0.069比1.262±0.103,t=-2.961,P=0.012;0.708±0.085比0.963±0.029,t=-2.829,P=0.029),而PDCD2和PDCD5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34±0.148比1.040±0.086,t=-1.210,P=0.254;0.896±0.142比0.946±0.110,t=-0.281,P=0.786),同时,PXR经典靶基因CYP3A4和MDR1的mRNA表达均更高(2.192±0.418比1.000±0.071,t=2.809,P=0.045;2.112±0.397比1.000±0.071,t=2.758,P=0.048);VP-PXR组与Mock对照组相比,PDCD2和PDCD4的mRNA表达均更低(0.721±0.085比0.975±0.035,t=-2.767,P=0.033;0.766±0.131比1.635±0.284,t=-2.775,P=0.017),PDCD6和CYP3A4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3(0.932~2.653)比1.000(0.796~2.091),Z=0.314,P=0.753;1.844±0.397比1.000±0.071,t=2.097,P=0.100],而MDR1的mRNA表达则更高(3.323±0.600比1.000±0.071,t=3.846,P=0.017)。(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利福平组与DMSO对照组相比,PDCD4的蛋白表达更低(0.865±0.062比1.080±0.060,t=-2.490,P=0.026);VP-PXR组与Mock对照组相比,PDCD4的蛋白表达也更低(0.901±0.065比1.130±0.045,t=-2.921,P=0.019)。(3)机制研究发现:利福平组与DMSO对照组相比,PDCD4上游负调控因子miRNA21的表达更高(1.641±0.227比1.029±0.070,t=2.576,P=0.032),VP-PXR组miRNA21的表达也显著高于Mock对照组(1.920±0.251比1.188±0.113,t=2.657,P=0.028);而且miRNA21下游靶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在利福平组和VP-PXR组均明显低于各自的对照组(0.694±0.057比0.875±0.038,t=-2.630,P=0.030;0.713±0.035比0.859±0.020,t=-3.661,P=0.006)。结论PXR可能通过miRNA21抑制MCF-7细胞PDCD4的表达,从而影响乳腺癌细胞的耐药性。

  • 标签: 乳腺肿瘤 抗药性,肿瘤 细胞死亡 微RNAs 孕烷X受体
  • 作者: 吕雪 李昊 刘红彦 侴海燕 李涛 周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郑州 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郑州 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郑州 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华中阜外医院、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医学检验科,郑州 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郑州 450003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表皮松解症家系进行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方法利用PCR-Sanger测序技术检测患者COL7A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潜在变异,之后进行家系验证及产前基因诊断。结果Sanger测序显示患者COL7A1基因存在c.7289delC(p.Pro2430Glnfs*36)及c.7474C>T(p.Arg2492*)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其母亲和父亲,在100名健康对照中未检测到上述变异。产前诊断胎儿COL7A1基因c.7289位置未见变异,c. 7474位置存在C>T杂合变异,判断为携带者。结论明确了1例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表皮松解症家系COL7A1基因的致病变异,并成功进行了产前诊断。

  • 标签: 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COL7A1基因 产前诊断 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