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作者: 戴霞红 邓斌 徐威 蒋琦 魏健健 盛国平 李用国 连建奇 兰英华 李俊晓 黄春美 汤灵玲 李兰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附属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 310004;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3,山东省邹城市人民医院感染科,邹城 273500,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附属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 310004,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杭州 310058,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150001,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感染科,西安 710038,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感染科 315202,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附属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 310004;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杭州 310003
  • 简介:摘要感染疾病门诊作为传染病的前沿阵地,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支点。感染疾病门诊的规范建设是保证医疗安全、避免医院感染和控制传染病疫情的重要支撑。感染疾病门诊的亚专科门诊包括发热、肠道、结核、艾滋病及肝病门诊等,本文根据各亚专科门诊的特点,结合工作实际,从规划设计、建筑布局、设备设施配置、人员配备和管理、日常管理要求和示例角度对常见的特定感染疾病亚专科门诊的规范设置进行阐述。

  • 标签: 传染病 感染性疾病 门诊医疗 发热 肠道 结核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血液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其耐药性监测,准确掌握我国细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成员单位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所有按操作规程分离自血培养的感染病原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或肉汤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药敏性测定。采用WHONET 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收集33家成员单位8 15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为2 325株(28.5%),革兰阴性菌5 829株(71.5%)。最常见的前10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2 831株(34.7%)、肺炎克雷伯菌1 289株(15.8%)、金黄色葡萄球菌922株(11.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05株(7.4%)、鲍曼不动杆菌372株(4.6%)、铜绿假单胞菌315株(3.9%)、屎肠球菌312株(3.8%)、链球菌属237株(2.9%)、阴沟肠杆菌220株(2.7%)和粪肠球菌205株(2.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34.2%(315/922)和77.7%(470/605),未检测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6%(2/312),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分别为55.7%(1 576/2 831)、29.9%(386/1 289)、38.5%(15/39);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1.2%(33/2 831)、17.5%(226/1 289)。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4.8%(55/372)和5.9%(22/372);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和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分别为1.3%(4/315)和18.7%(59/315)。结论我国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MRSA的检出率较国内同期其他监测低;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处于较低水平,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呈上升趋势。

  • 标签: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抗药性,细菌 血流感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全国范围 耐药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其耐药性监测,准确掌握我国细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成员单位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有按操作规程分离自血培养的感染病原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或肉汤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药敏性测定。采用WHONET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收集50家成员单位14 7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为4 117株(27.9%),革兰阴性菌10 661株(72.1%)。最常见的前10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5 500株(37.2%)、肺炎克雷伯菌2 519株(17.0%)、金黄色葡萄球菌1 438株(9.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 285株(8.7%)、铜绿假单胞菌546株(3.7%)、屎肠球菌504株(3.4%)、鲍曼不动杆菌501株(3.4%)、阴沟肠杆菌424株(2.9%)、其他链球菌属414株(2.8%)和粪肠球菌344株(2.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7.4%(394/1 438)和70.4%(905/1 285),未检测到对糖肽类耐药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利福平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均在95%以上。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4%(2/504),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非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分别为50.4%(2 731/5 415)、24.6%(493/2 001)、35.2%(31/88);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1.5%(85/5 500)、20.6%(518/2 519);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率为8.3%(27/325)。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8%(14/501)和3.4%(17/501);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18.9%(103/546)。结论我国血流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主要耐药现象;MRSA的检出率显著降低;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处于较低水平,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仍呈上升趋势。

  • 标签: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抗药性 细菌 血流感染 全国范围 耐药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其耐药性监测,准确掌握我国细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成员单位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有按操作规程分离自血培养的感染病原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或肉汤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药敏性测定。采用WHONET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收集50家成员单位14 7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为4 117株(27.9%),革兰阴性菌10 661株(72.1%)。最常见的前10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5 500株(37.2%)、肺炎克雷伯菌2 519株(17.0%)、金黄色葡萄球菌1 438株(9.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 285株(8.7%)、铜绿假单胞菌546株(3.7%)、屎肠球菌504株(3.4%)、鲍曼不动杆菌501株(3.4%)、阴沟肠杆菌424株(2.9%)、其他链球菌属414株(2.8%)和粪肠球菌344株(2.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7.4%(394/1 438)和70.4%(905/1 285),未检测到对糖肽类耐药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利福平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均在95%以上。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4%(2/504),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非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分别为50.4%(2 731/5 415)、24.6%(493/2 001)、35.2%(31/88);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1.5%(85/5 500)、20.6%(518/2 519);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率为8.3%(27/325)。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8%(14/501)和3.4%(17/501);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18.9%(103/546)。结论我国血流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主要耐药现象;MRSA的检出率显著降低;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处于较低水平,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仍呈上升趋势。

  • 标签: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抗药性 细菌 血流感染 全国范围 耐药监测
  • 作者: 徐小微 吴晓鑫 蒋贤高 徐凯进 应灵军 马春莲 李世波 王华英 张胜 高海女 盛吉芳 蔡洪流 裘云庆 李兰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20年第04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浙江杭州 310003,温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浙江温州 325000,台州市恩泽医疗中心恩泽医院感染科,浙江台州 318050,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浙江温岭 3175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舟山医院感染科,浙江舟山 316004,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科,浙江宁波 315040,台州医院感染科,浙江台州 317000,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附属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浙江杭州 3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设计回顾性病例研究。研究地点浙江省7家医院。研究对象从2020年1月10—26日收集的62例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指标采用临床病例表形式采集每个病例的临床特征,包括体温、暴露史、潜伏期等信息。如果信息存在疑问,在杭州的研究人员会与各地负责的医师联系核实。结果62例患者中位年龄41岁,只有1例患者进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没有患者死亡。根据我们的数据,患者均无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所有患者都是通过人传人而感染。发病时常见的症状和患者数如下:发热48例(77%),咳嗽50例(81%),咳痰35例(56%),头痛21例(34%),肌痛或疲劳32例(52%),腹泻3例(8%),咯血2例(3%)。只有2例患者(3%)在入院时即有呼吸困难。在我们的数据中,发现患者从暴露到发病的中位时间是4天(四分位间距3~5天)。从症状开始到第一次入院时间为2天(四分位间距1~4天)。结论截至2020年2月初,与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相比,浙江省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