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作者: 李丽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9期
  • 机构:洛阳市偃师区中医院,河南 洛阳471000
  • 简介:阴道是女性的生殖器官,与尿道和肛门相邻,如果日常或性生活不注重卫生,很可能会导致病原体侵入,进而引起阴道粘膜及粘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也就是阴道炎,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根据女性生殖健康状况的相关调查显示,既往患阴道炎疾病的女性约占女性群体的53.86%,且其中约9%左右的女性反复发作高达4次以上。如阴道炎一类的生殖道感染疾病当前已成为困扰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但大多数女性对于阴道炎疾病的认识不足,或存在较多的认知误区,在患阴道炎后,往往会过度担心阴道炎会不会传染。

  • 标签: 阴道炎;传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MELF)浸润模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2017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确诊为子宫体原发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的51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复阅病理切片评估是否伴MELF浸润模式,分析MELF浸润模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MELF浸润模式在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比例为12.9%(66/512)。MELF浸润模式与子宫间质侵犯、子宫肌层侵犯深度≥1/2、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均有关(均P<0.05),MELF浸润模式为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伴和不伴MELF浸润模式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5.0%和96.0%(P>0.05)。结论子宫间质侵犯、子宫肌壁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与MELF浸润模式有关,MELF浸润模式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否伴MELF浸润并不影响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子宫内膜样腺癌 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浸润模式 淋巴结转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国儿科医务人员对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简称知信行),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2022年3月11日至14日对来自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 849例儿科医务人员进行线上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科医务人员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知信行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儿科医务人员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分别为(5.57±0.96)分、(11.24±1.25)分和(11.19±4.54)分,得分率分别为69.61%、74.95%和55.9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科医务人员的年龄、从业年限、所在地区和所在单位是否配置脉搏血氧仪是知识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知识水平、性别、学历、从业年限、所在地区、所在医院级别和所在单位是否配置脉搏血氧仪是态度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知识水平、性别、年龄和所在单位是否配置脉搏血氧仪是行为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中国儿科医务人员对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知识和态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脉搏血氧仪的使用存在明显不足。亟须制定相关政策/指南,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知信度,增加脉搏血氧仪的配置,普及推广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标签: 儿科医务人员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脉搏血氧仪 知信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MELF)浸润模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2017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确诊为子宫体原发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的51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复阅病理切片评估是否伴MELF浸润模式,分析MELF浸润模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MELF浸润模式在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比例为12.9%(66/512)。MELF浸润模式与子宫间质侵犯、子宫肌层侵犯深度≥1/2、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均有关(均P<0.05),MELF浸润模式为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伴和不伴MELF浸润模式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5.0%和96.0%(P>0.05)。结论子宫间质侵犯、子宫肌壁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与MELF浸润模式有关,MELF浸润模式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否伴MELF浸润并不影响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子宫内膜样腺癌 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浸润模式 淋巴结转移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计划性肺部功能锻炼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血气、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计划性肺部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呼吸功能、血气值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负性情绪予以评估,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NHP)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VC%、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NH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计划性肺部功能锻炼可显著改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计划性肺部功能锻炼 食管癌根治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