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噪声与高温联合用对劳动者发生职业性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8月,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官方数据库、Medline及PubMed数据库2005年1月至2020年8月发表的关于接触噪声和高温与职业性听力损失关系的中文和英文文献,以噪声(noise)、高温(heat or hyperthermia)、听力(hearing)为关键词。利用Stata 12.0软件对所选定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纳入文献的合并OR(95%CI)值;利用敏感性分析探究异质性来源并分析发表偏倚。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共14篇(中文14篇,英文0篇),纳入研究对象38 654人,其中噪声和高温联合用组工人6 411人,单纯噪声组工人32 243人。噪声和高温联合用组工人发生听力损失的概率是单纯噪声组工人的1.39倍(95%CI:1.14~1.69)。效应量OR经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纳入文献经Egger's和Begg's法检验不存在发表偏倚(Z=0.38,P=0.702;t=-0.74,P=0.476)。结论同时接触噪声和高温可能增加噪声作业场所劳动者听力损失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噪声 高温 听力损失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网络报告(简称"网报")的铅作业工人疑似职业病检出水平和实际检出情况,为今后制定、完善职业病监测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网报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数据,统计铅作业工人疑似职业病的网报检出率,并与前期判断的实际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年份、地区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网报检出率的分布特征以及与实际检出率之间差异的原因。结果江苏省2016至2018年铅作业工人疑似职业病的网报检出率(0.042%,30/71 810)明显低于实际检出率1.121%(805/71 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518,P<0.01)。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网报检出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7.627,P<0.01)。30例网报病例均为男性,28例(93.33%)来自中小型企业。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实际检出的805例中,689例(85.59%)来自中小型企业;检出较多的3个城市分别是淮安222例(27.58%),苏州208例(25.84%),常州138例(17.14%)。对比网报与实际检出情况,扬州市2016至2018年的网报数占实际检出的85.29%(29/34),宿迁网报数占实际检出的10.00%(1/10),其余地级市均为0。2016至2018年46.22%(33 191/71 810)的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承担,网报的30例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病例均来自疾控中心,网报数占实际检出的4.89%(30/614),其余机构均为0。结论铅作业工人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网报与实际检出率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为不同地区疑似职业病的判定水平有差异、机构性质不同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水平不等等原因。

  • 标签: 铅中毒 作业工人 检出率 疑似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