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胸部爆炸伤是现代战伤和恐怖袭击中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之一,也是爆炸伤中致死率最高的伤类之一,大部分严重胸部爆炸伤患者死于受伤早期和院前转运途中,故对其紧急救治特别重要。目前普遍存在治疗不规范、疗效差异大等问题,且临床上缺乏胸部爆炸伤救治规范。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原则,针对胸部爆炸伤的分型、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的关键技术和处置策略制订本指南,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爆震伤 胸部损伤 急救 急救医疗服务
  • 简介:摘要胸部创伤是创伤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其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导致死亡。尽管国内外已有关于VTE防治的共识和指南,但胸部创伤尤其是钝性伤患者并发VTE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具有其自身特点,国内外现有的共识及指南缺乏针对性。因此,中国胸部创伤临床研究协作组和《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业专家共同制订了《胸部创伤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治及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本共识就胸部创伤相关VTE的特点、临床表现及风险评估、诊治与预防给出不同等级的专家推荐意见,作为学术指导建议,供临床诊疗及预防参考。

  • 标签: 胸部损伤 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共识
  • 简介:摘要肋骨骨折是胸部创伤中最常见的损伤,既往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高达50%的患者,尤其是合并连枷胸者,会出现慢性疼痛或胸壁畸形,超过30%的人会遗留长期残疾,而且往往无法重返全职工作。虽然肋骨骨折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救治结局,但普遍存在治疗不规范、疗效差异大等问题。国内外专家共识着重于整体治疗决策和方案的指导,国外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缺少近几年肋骨骨折手术治疗进展。为此,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组织全国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本着科学性与实用性,制订了《创伤性肋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对创伤性肋骨骨折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固定部位选择、内固定方式和材料选择及肋骨骨折常见合并损伤的处理等7个方面提出建议,为创伤性肋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肋骨骨折 创伤与损伤 外科手术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肋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胸部创伤,约占所有创伤患者的10%。无明显移位骨折经非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而对于多发肋骨骨折,特别是连枷胸,可引起患者剧烈疼痛、呼吸循环异常,伴随严重肺挫裂伤、血气胸和钝性心脏损伤,通常需要手术治疗。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常涉及多个肋骨,传统的肋骨骨折手术需要大的切口才能达到满意的暴露,导致胸壁肌肉、血管和神经损伤,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增加,上肢、肩部、背部功能障碍及长时间胸部麻痛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因此逐渐被外科医师弃用。而学者们为多发肋骨骨折治疗探索了多种微创手术方法,笔者就多发肋骨骨折治疗的微创技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肋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7月— 2018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收治的48例单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8~69岁[(41.1±10.4)岁]。肋骨骨折3~9根[(5.7±1.9)根]。患者均行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手术。24例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镇痛(椎旁阻滞组),24例采用静脉自控镇痛(静脉镇痛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术后1 h(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记录静息和咳嗽咳痰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静息状态下,两组间T1时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相点VAS较T1明显下降(P<0.01),椎旁阻滞组术后T2~T4时VAS [(3.4±0.7)分、(3.2±0.8)分、(3.1±0.7)分]明显低于静脉镇痛组[(4.8±0.9)分、(4.4±0.7)分、(3.9±0.8)分] (P<0.01),两组间T5时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咳嗽咳痰时,两组间T1时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镇痛组术后各时相点VAS均超过6分[分别为(7.7±1.0)分、(7.6±1.3)分、(7.4±1.2)分、(7.1±0.9)分],明显高于椎旁阻滞组[(3.6±0.7)分、(3.3±0.7)分、(3.2±0.6)分、(2.9±0.7)分] (P<0.01)。两组NE、TNF-α和IL-6水平在T2时与T1比较均明显增加(P<0.01),在T5时与T1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各时相点椎旁阻滞组NE水平[分别为(65.5±19.0)ng/ml、(42.5±12.5)ng/ml、(26.3±9.3)ng/ml、(20.9±7.9)ng/ml]明显低于静脉镇痛组[(76.7±18.2)ng/ml、(51.4±15.1)ng/ml、(35.5±10.0)ng/ml、(28.6±9.0)ng/ml](P<0.05),TNF-α水平[分别为(8.7±1.9)pg/ml、(6.0±1.3)pg/ml、(3.9±0.9)pg/ml、(2.8±0.8)pg/ml]明显低于静脉镇痛组[(10.0±2.1)pg/ml、(6.8±1.5)pg/ml、(4.7±1.1)pg/ml、(3.6±1.0)pg/ml](P<0.05),IL-6水平[分别为(11.5±3.6)pg/ml、(6.7±1.8)pg/ml、(3.6±1.0)pg/ml、(2.5±0.7)pg/ml]明显低于静脉镇痛组[(16.2±4.2)pg/ml、(8.7±2.1)pg/ml、(5.7±1.2)pg/ml、(3.5±0.7)pg/ml](P<0.01)。结论超声引导的胸椎旁神经阻滞较静脉镇痛能够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抑制多发肋骨骨折及手术引起的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 标签: 肋骨骨折 超声检查 自主神经传导阻滞 镇痛 细胞因子类
  • 简介:摘要严重胸部损伤一直是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胸部损伤以高能量损伤为主,伤情严重和复杂,救治难度不断增大。近年来,胸腔镜、体外膜氧合(ECMO)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及创伤救治理念的更新,使得过去许多治疗无望的严重胸部损伤患者获得妥善的救治。目前,对严重胸部损伤的临床治疗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争议,笔者结合文献和临床救治经验,对几类严重胸部损伤的救治方法选择和手术时机等进行分析,为严重胸部损伤的规范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胸部损伤 外科手术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爆炸伤是爆炸产生的高速碎片、原发冲击波等直接作用于机体造成的损伤,多见于战争、高压锅炉、液化气罐或化学物品贮罐爆炸等,具有突发性、成批性、伤情复杂、多变性等特点。胸部是爆炸最常见的损伤部位之一,肺是爆炸伤作用的重要靶器官,表现外轻内重、程度重、较隐匿、伤情发展迅速。本文综述肺爆炸伤的损伤机制、流行病学分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重点阐述肺爆炸伤院内早期救治策略。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