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究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门诊护理干预效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2月间镇卫生收治的7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门诊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后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P<0.05)。门诊护理干预可以根据每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基本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认知水平以及行为动机,还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慢性病 门诊护理干预 自我护理能力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老年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 2013年 1月至 2015年 7月所收治 80例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同时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及环境领域等 4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研究组护理满意率度为 92.5%,远高于对照组 70%, χ2=5.251, 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老年患者心理状态,减少负面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病情控制;同时,还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肾病 尿毒症 老年患者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风恢复期中老年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 2013年 1月~ 2016年 1月收治的 60例中风恢复期中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 结果表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 96.66%、 73.33%,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高( 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中风恢复期中老年患者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应该全方位推广应用。  

  • 标签:   中风恢复期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研究分析老年患者在浅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留置针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留置针浅静脉输液治疗,对所有患者的留置针操作要点以及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对老年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降低患者的穿刺次数,并对患者的心脑血管给予适当的保护,使得患者的治疗以及抢救的工作得到了有效地提升。结论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浅静脉输液治疗时,浅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输液工具,在对老年患者进行反复输液治疗时,可以对浅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留置针 浅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结合心里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临床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患者实施护理,对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比较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合理用药、规范饮食、自我监测得分分别为(83.2±9.8)分、(79.4±9.2)分、(64.5±7.4)分、(71.3±8.2)分、(73.6±9.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以及抑郁状态评分分别为(36.64±2.41)分、(39.81±3.5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方案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 心理干预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肿瘤护理中应用 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50 例在本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患者的意愿,均分为观察组 n=25 例,实施 PICC 技术 ,对照组 n=25 例,实施 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得出,观察组患者 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将 PICC 技术 应用于对 PICC 技术 的临床护理工作中, 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可以有效提升 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还有效降低了 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临床效果的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普及。

  • 标签: PICC护理 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缓解晚期肺癌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本院 40 例近期接受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 20 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 20 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经不同护理措施实施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调查评估发现,研究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 SAS 、 SDS 以及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对晚期肺癌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通过有效疏导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心理负担得以减轻,治疗配合度以及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 标签: 恶性晚期肺癌 疼痛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肿瘤内科中进行护理作业时,实现医护协同形式的查房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名肿瘤病人进行本次实验,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利用常规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而实验组实现医护协同形式的查房护理。结果实验组所有人员中对护理结果满意的人数占整组的97.73%,护理出现差错的人数占整组的2.27%,对照组所有人员中对护理结果满意的人数占整组的79.55%,护理出现差错的人数占整组的9.10%。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对照组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实验组低很多,实现医护协同形式的查房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应该进行推广。

  • 标签: 医护协同查房 肿瘤内科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阻肺患者采纳延续性护理的效果以及其对患者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样本选取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慢阻肺患者114例,并分为参照组(采纳传统护理)和观察组(采纳延续性护理干预)各57例,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就肺功能指标(PEF、MMEF、FEV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在肿瘤病人化疗中的应用及通过专业护理,降低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方法通过总结58例肿瘤患者进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化疗,其中55例经右侧锁骨下置管,3例经左侧锁骨下置管。结果置管全部成功,1例导管脱落,1例堵管后拔管,无出血气胸等并发症。结论通过深静脉置管,使患者化疗安全,并且经过专业护理,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患者方便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

  • 标签: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 化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预后的影响,借此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促进更多患儿的快速康复。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划分为两组,采取常规化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准确评估不同护理方式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预后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儿预后良好,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更利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快速康复,取得良好的预后,充分体现出护理工作的存在价值,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对于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也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预后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便携式输注装置输注5-FU治疗肿瘤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本科室自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五例肿瘤病人实施便携式输注装置进行5-氟尿嘧啶持续给药进行护理。结果该方法取得良好效果,护理操作简单,化疗药的毒副作用降低,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结论使用便携式输注装置方法操作简单,时间控制准确,减少患者卧床时间、方便携带活动,且安全可靠,使患者日常生活可自理,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减轻护士工作量。

  • 标签: 便携式输注装置 5-氟尿嘧啶 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方法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及护理结局分类为理论依据,采用Delphi法对27名炎症性肠病护理领域的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构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3%、96.43%,意见的提出率分别为42.86%、18.52%;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64、0.899,第2轮函询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175~0.308。最终形成15个一级指标、33个二级指标、97个三级指标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及护理结局分类构建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能够为炎症性肠病患者护理服务的开展提供指导。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德尔菲法 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 护理结局 敏感性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胸腔镜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流程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9月-2022年9月参与本院胸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痛感情况为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流程,可以提高胸外科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缓解患者手术后的痛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胸外科围手术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泵注射垂体后叶素的护理对策。方法将54例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显效26例占48%;有效27例,占50%,无效1例。结论微泵输注垂体后叶素疗效可靠,并减少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微泵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