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80例甲状腺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病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细针穿刺病理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并分析病理诊断结果。结果经过病理诊断,结果显示,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发病率前3位依次为甲状腺腺瘤(23.75%)、结节性甲状腺肿(18.75%)和乳头状癌(15.00%)。结论甲状腺细针穿刺病理诊断方法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病变 临床病理诊断 细针穿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良性叶状肿瘤的生长方式多为膨胀性,肿瘤的核异型性为轻度,核分裂出现的情况较少,且拥有较低的肿瘤坏死率和较慢的间质生长速度。但是交界性叶状肿瘤与恶性叶状肿瘤的生长方式多为浸润型,核异型性较为常见,核分裂的情况多发,且拥有较高的肿瘤坏死率和较快的间质生长速度。结论诊断结果主要依靠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来观测,对早期引发该疾病的原因应从根本上引起重视,因乳腺叶状肿瘤在临床上的的表现与纤维瘤酷似,必须在对其治疗上保持严谨的态度。

  • 标签: 乳腺叶状肿瘤 临床病理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40例卵巢的黏液性肿瘤患者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40例卵巢的黏液性肿瘤中,30例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2例。肿瘤系囊性或者囊实性且常为多房,其内则系胶冻样的黏稠物质以及淡黄色的黏稠液体。其中良性者表面多光滑,并且壁薄,而交界性者表面则基本光滑,并且掺杂着乳头状多簇增生的区域,但恶性者表面呈多房且为囊实性。结论患者卵巢的黏液性肿瘤,以良性肿瘤最为多见,而交界性的肿瘤则比较少见,当表现为交界性肿瘤时,往往需多点取材,从而排除患者早期的浸润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后的病理诊断,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依据。方法2016年2月到2017年5月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都进行FIGO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9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FIGO临床分期为I期50例,Ⅱ期10例,Ⅲ期10例,Ⅳ期20例,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符合率91.86%。结论分段诊刮对子宫内膜癌诊断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分段诊刮病理诊断中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组织学级别被降低,临床上应重视分段诊刮的内膜癌病理报告。对于不规则阴道流血的患者,主张子宫内膜刮宫活检,以防漏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30例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通过观察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估,确定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性质特征、组织来源及良恶性。结果胃肠道间质瘤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或发现腹部包块,有间叶肿瘤特征,潜在恶性组肿瘤直径小于3cm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少见,无明显出血、坏死,恶性肿瘤组可见出血坏死,细胞丰富,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多见。结论免疫组化测定是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CDl17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敏感而特异的标记物,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35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5岁以下年轻宫颈癌患者8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35岁以上的中老年宫颈癌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性行为年龄、性伴侣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触性出血、宫颈糜烂、0-IIa期、非鳞癌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中老年宫颈癌患者比较,35岁以下的年轻宫颈癌患者在临床特征、病理特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预后较差。

  • 标签: 年轻 宫颈癌 临床特征 病理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患有贫血患儿的鉴别诊断当中,血液检验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20例贫血患儿为主要对象,将其中10例地中海贫血患儿作为参照组,1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组,两组患儿都需要接受血液检验,对比两组贫血患儿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RDW、MCV以及MCHC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是MCH指标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贫血患儿的具体鉴别诊断当中,让患儿接受血液检验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贫血 检验 诊断 鉴别 血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临床疗效评价与病理评价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前,均采用核芯针进行穿刺活检,在患者结束化疗后,对患者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并对患者治疗后的状况进行疗效评价,分别应用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应用MP分级系统对患者进行病理评价,记录两种评价方式的结果。结果采用临床体检结果评价结果为治愈患者26例,缓解患者41例,稳定患者19例,病情进展患者14例。而病理分析结果显示1级患者5例,2级患者16例,3级患者48例,4级患者15例,5级患者16例,其差异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结果的病理评价和临床评价之间存在一定的统计学相关性,其差异具有相应的病理学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伴有大片粘液湖形成的粘液腺癌和导管内癌可能是导致临床评价较实际状况更低的原因之一。而残存癌表现为脉管瘤栓是临床评价高估治疗效果的原因。所以在对乳腺癌新辅助患者化疗后进行评价时,应当采用病理学评价方案,才能对患者的治疗状况有详细的了解,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价 病理学评价
  • 简介:摘要设备维修的目标是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设备运行损坏。其重点在于对设备运行状态能够熟练地掌握具体情况,这样就能够发挥出理想的维修效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 标签: 变电站 设备维修 诊断 管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825例住院分娩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胎膜早破病例150例,胎膜未破病例67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在150例胎膜早破中,剖宫产率占49.3%,早产例率占15.3%,新生儿窒息率占4.7%,新生儿肺炎率占3.3%,产褥病率占1.3%。胎膜早破组中的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及肺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褥病率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

  • 标签: 胎膜早破 难产 产褥病率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临床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实习医院自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76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在临床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还能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肿瘤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异位妊娠病人进行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述。方法:从2019年02月至2020年08月选取我院所收治的异位妊娠病人中的2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单纯予以临床观察对对照组13例异位妊娠病人进行干预,予以临床观察及围术期护理措施对观察组13例异位妊娠病人进行干预,比较26例异位妊娠病人阴道流血持续时间、腹痛持续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情况。结果:26例异位妊娠病人分别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13例异位妊娠病人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13例异位妊娠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病人进行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缩短异位妊娠病人阴道流血持续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同时还可以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异位妊娠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并分析拉莫三嗪对不同发作类型、综合征及不同病因的儿童难治性癫痫的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所有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使用拉莫三嗪或其他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的儿童难治性癫痫病例为研究对象。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的病例为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组,其他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的病例为对照组。比较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结果共收集到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例134例,其中,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组98例,对照组36例。对局灶性发作及起源不明的发作,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8、-2.11,P<0.05);对全面性发作,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9,P>0.05)。对不能归类综合征的儿童难治性癫痫,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9,P<0.01);对West综合征及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4、-1.22,P>0.05)。对病因不明的儿童难治性癫痫,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P<0.05);而对结构性病因,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7,P<0.01);对遗传性病因,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2,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对于局灶性发作和起源不明的儿童难治性癫痫、不能归类综合征的儿童难治性癫痫、结构性病因和不明病因的儿童难治性癫痫,尤其是对于结构性儿童难治性癫痫,疗效显著优于其他方案。

  • 标签: 儿童 难治性癫痫 临床特点 拉莫三嗪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典型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方法应用二代测序方法检测108例初诊BCR-ABL阴性MPN患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55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4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29例]与疾病相关的127个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结果108例MPN患者中,100例(92.59%)检出32种基因共211个突变,人均检出(1.96±1.32)个突变。85.19%(92/108)的患者检出驱动基因(JAK2、CALR、MPL)突变,其中69.56%(64/92)的患者至少检出1种附加基因突变。按突变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激活信号通路基因(42.2%,89/211)、DNA甲基化基因(17.6%,36/211)、染色质修饰基因(16.1%,34/211)。PV、ET、PMF三组间激活信号通路基因、表观遗传调节基因、剪接体和RNA代谢基因突变个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MF附加基因平均突变数目高于ET及PV患者(1.69±1.39、0.67±0.70、0.87±1.22,χ2=13.445,P=0.001)。检出≥3个突变基因患者MPN总症状评估量表(MPN 10评分)(P=0.006)、骨髓纤维化程度(P=0.015)均较检出<3个突变基因患者高,且HGB水平更低(P=0.002);26例(24.1%)患者检出高危基因突变(HMR),HMR突变的患者具有更低的PLT(P=0.017)和HGB水平(P<0.001),更高的骨髓纤维化程度(P=0.010)、MPN10评分(P<0.001)。PMF患者ASXL1突变频率高于PV患者(37.9%对4.2%,P=0.005),ASXL1突变的PMF患者具有更低的PLT和HGB水平(P=0.029、0.019)。结论近七成MPN患者检出至少1种附加基因突变,24.1%检出HMR突变,各亚组有不同的基因突变模式;PMF患者附加基因平均突变数目更多,ASXL1突变频率更高。ASXL1突变的PMF患者PLT和HGB水平更低。

  • 标签: 骨髓增殖性肿瘤 二代测序 驱动基因 JAK2 ASXL1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公卫和临床医防融合已成为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方向,公卫强调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的促进,注重人群层面的干预和管理;而临床医防则关注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注重个体化的医疗服务。融合这两者可以实现从“以治病为主”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本文通过对公卫和临床医防的概念、特点及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深入理解两者融合对医疗质量提升的影响。

  • 标签: 公卫 临床医防 医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对其临床疗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9月~2016年09月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91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分组依据为高血压肾病护理方法的不同;观察组(49例)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2例)一般常规护理干预;通过对比高血压肾病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以突出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开展价值。结果在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方面,两组高血压肾病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有效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后,成功提高了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从而确保患者因为疾病表现出的痛苦感得以获得显著缓解,凸显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高血压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清热化湿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30例。治疗组应用中药益气活血清热化湿汤 100ml,日 2次口服,疗程 12周,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贝那普利 10mg,日一次口服,疗程 12周,进行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的症状、体征、血清白蛋白、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抗 PLA2R抗体滴度、血肌酐、血尿素氮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 10例, 部分缓解 9例, 无效 11例;对照组完全缓解 5例, 部分缓解 6例, 无效 19例;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抗 PLA2R抗体滴度减低, 24 h尿蛋白定量为( 1.64±1.64) g,血清白蛋白达正常水平、血清肌酐正常 对照组 24 h尿蛋白定量为( 2.54±1.66) g,抗 PLA2R抗体滴度无变化、血清白蛋白接近正常水平、血清肌酐正常 两组患者 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益气活血清热化湿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效果较好, 可减轻患者水肿症状、减少尿蛋白量、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稳定肾功能、 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益气活血清热化湿法 特发性膜性肾病 抗 PLA2R抗体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清热化湿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30例。治疗组应用中药益气活血清热化湿汤 100ml,日 2次口服,疗程 12周,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贝那普利 10mg,日一次口服,疗程 12周,进行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的症状、体征、血清白蛋白、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抗 PLA2R抗体滴度、血肌酐、血尿素氮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 10例, 部分缓解 9例, 无效 11例;对照组完全缓解 5例, 部分缓解 6例, 无效 19例;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抗 PLA2R抗体滴度减低, 24 h尿蛋白定量为( 1.64±1.64) g,血清白蛋白达正常水平、血清肌酐正常 对照组 24 h尿蛋白定量为( 2.54±1.66) g,抗 PLA2R抗体滴度无变化、血清白蛋白接近正常水平、血清肌酐正常 两组患者 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益气活血清热化湿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效果较好, 可减轻患者水肿症状、减少尿蛋白量、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稳定肾功能、 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益气活血清热化湿法 特发性膜性肾病 抗 PLA2R抗体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护理效果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2月到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电脑随机编号法把其分成观察B组和对照A组,各64例,对照A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预见性护理程序护理,并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B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A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对照A组,两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