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80例甲状腺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病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细针穿刺病理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并分析病理诊断结果。结果经过病理诊断,结果显示,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发病率前3位依次为甲状腺腺瘤(23.75%)、结节性甲状腺肿(18.75%)和乳头状癌(15.00%)。结论甲状腺细针穿刺病理诊断方法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病变 临床病理诊断 细针穿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30例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通过观察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估,确定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性质特征、组织来源及良恶性。结果胃肠道间质瘤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或发现腹部包块,有间叶肿瘤特征,潜在恶性组肿瘤直径小于3cm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少见,无明显出血、坏死,恶性肿瘤组可见出血坏死,细胞丰富,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多见。结论免疫组化测定是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CDl17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敏感而特异的标记物,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临床疗效评价与病理评价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前,均采用核芯针进行穿刺活检,在患者结束化疗后,对患者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并对患者治疗后的状况进行疗效评价,分别应用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应用MP分级系统对患者进行病理评价,记录两种评价方式的结果。结果采用临床体检结果评价结果为治愈患者26例,缓解患者41例,稳定患者19例,病情进展患者14例。而病理分析结果显示1级患者5例,2级患者16例,3级患者48例,4级患者15例,5级患者16例,其差异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结果的病理评价和临床评价之间存在一定的统计学相关性,其差异具有相应的病理学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伴有大片粘液湖形成的粘液腺癌和导管内癌可能是导致临床评价较实际状况更低的原因之一。而残存癌表现为脉管瘤栓是临床评价高估治疗效果的原因。所以在对乳腺癌新辅助患者化疗后进行评价时,应当采用病理学评价方案,才能对患者的治疗状况有详细的了解,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价 病理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