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分析72例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整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止血时间、护理前和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结果;低氧血症、出血性休克等不良事件出现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止血时间、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结果比对照组好,P<0.05。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2±4.14分优于对照组82.45±4.10分,观察组止血时间1.45±0.10d短于对照组3.45±1.10d,护理之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结果分别是65.67±7.81分、65.23±7.45分,护理之后观察组是21.61±2.81分、45.21±5.26分。观察组低氧血症、出血性休克等不良事件出现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确切,可加速止血,减轻患者焦虑,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7例脑梗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此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偏瘫 肢体康复训练护理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7例脑梗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此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偏瘫 肢体康复训练护理 脑梗塞
  • 简介:摘要外科护理的对象是一批即将或已经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其工作本身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及维权意识逐渐增强,临床上外科护理潜在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多,牵涉到护理人员的诉讼案件也逐年上升,此现状给外科护理人员带来不小的工作压力。为应对新形势对外科更高层次的护理需求,需要深入彻底的分析外科护理日常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并及时制订相应的对策。本文分析了外科常见病护理与风险防范。

  • 标签: 外科 常见病护理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对PDCA循环法在风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实习的160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护生进行常规的护理带教,观察组的护生结合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带教,在护理带教之后对两组护生的风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病历书写能力、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通过测试的方式进行考察,记录两组护生的带教成绩,将两组护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和分析。在护理带教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匿名的问卷调查,了解护生对护理带教过程的满意程度。结果从两组护生的成绩来看,观察组护生的风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病历书写能力、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均较对照组强,两组护生的带教成绩差异具有显著性。对照组护生对护理带教过程的满意率为92.5%,观察组护生对护理带教过程的满意率为97.5%。结论PDCA循环法在风湿科护理带教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增强护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加强护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法 风湿科护理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PDCA循环法在风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实习的160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护生进行常规的护理带教,观察组的护生结合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带教,在护理带教之后对两组护生的风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病历书写能力、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通过测试的方式进行考察,记录两组护生的带教成绩,将两组护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和分析。在护理带教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匿名的问卷调查,了解护生对护理带教过程的满意程度。结果从两组护生的成绩来看,观察组护生的风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病历书写能力、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均较对照组强,两组护生的带教成绩差异具有显著性。对照组护生对护理带教过程的满意率为92.5%,观察组护生对护理带教过程的满意率为97.5%。结论PDCA循环法在风湿科护理带教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增强护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加强护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法 风湿科护理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食管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行以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食管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参照组患者术后留置尿管始终处于开放状态,尿管拔除前先将膀胱内尿液排空后直接拔除;研究组患者术后每间隔2~3小时开放1次尿管,在尿管拔除之前先对尿管进行夹闭,待患者尿意明显,并经过体检结果表明膀胱充盈程度达中度以上时再将尿管拔除,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上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差异,即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的概率、再次导尿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针对食管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来说,应做好尿管的定时开放以及尿管拔除前的尿管夹闭工作,等患者出现尿意且膀胱足够充盈后再将尿管拔除,可以使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的几率、再次导尿几率降低,使患者自主排尿功能得到恢复。

  • 标签: 护理方法 食管癌 留置尿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接收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数字抽签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38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精细化护理,评价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GCS评分为(9.35±4.21)分,对照组患者GCS评分为(7.02±3.81)分,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伤残率以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较为明显,患者预后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近几年,人们健康意识与法律意识加强,患者越来越重视医院的安全问题。普外科为医院重要科室,其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容易加大潜在风险发生率,所以需要护理人员全面分析普外科的潜在风险,同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降低潜在风险率。本文着重分析了普外科的护理工作之中潜在风险,同时提出预防的方法,以提高普外科患者的安全性。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工作 潜在风险 预防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食管癌患者行以胸腹腔镜联合切除术与开胸手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比较。方法择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4例,参照组患者行以开胸手术+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以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止痛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焦虑指数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行以胸腹腔镜手术联合围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止痛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焦虑指数,同时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胸腹腔镜 食管癌 切除术 开胸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结合反思性教学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护理实习的医学生7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学生采用常规的临床带教模式,观察组学生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结合反思性教学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的临床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临床带教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结合反思性教学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 反思性教学 临床护理带教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