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ELBW)婴儿对复苏、呼吸支持的需求及其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北京市16家医疗机构收治的ELBW婴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婴儿是否医嘱出院及胎龄是否<28周进行分组,总结ELBW婴儿救治、呼吸支持及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ELBW婴儿137例,母亲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97例(70.8%),患儿生后在产房/手术室进行气管插管98例(71.5%),诊断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110例(80.3%),其中107例(97.3%)接受至少一次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医嘱出院组92例(67.2%),非医嘱出院组45例(32.8%)。与医嘱出院组相比,住院<14 d非医嘱出院组患儿胎龄更小、胎龄<28周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14 d非医嘱出院组患儿生后接受胸外按压、肾上腺素复苏的比例高于医嘱出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嘱出院组患儿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54.3%(50/92);胎龄<28周组ELBW婴儿较胎龄≥28周组无创通气时间更长[(37.8±19.6)d比(24.2±13.0)d],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更高(75.6%比30.3%),住院时间更长[85.0(71.0,102.5)d比64.0(53.0,76.0)d],家庭氧疗比例更高(22.4%比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组机械通气时间相似[10.0(1.3,29.0)d比4.7(2.2,10.3)d,P>0.05]。结论大部分ELBW婴儿出生后需要气管插管复苏,且胎龄越小,需要呼吸支持时间越久,呼吸系统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 标签: 婴儿,早产 婴儿,超低出生体重 复苏 呼吸支持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外周静脉置管并发乳糜胸原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例新生外周静脉置管并发乳糜胸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例1为28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 020 g,生后第6天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第8天出现呼吸困难。例2仍为28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 230 g,生后第4天行PICC置管,第16天出现呼吸困难。2例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时X线胸片均提示导管异位及胸腔积液,给予拔除PICC、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引流、呼吸及营养支持等处理,患儿胸腔积液均渐消失。结论新生PICC可并发乳糜胸,临床需警惕并积极处理,预后良好。

  • 标签: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新生儿 乳糜胸 胸部X线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外周静脉置管并发乳糜胸原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例新生外周静脉置管并发乳糜胸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例1为28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 020 g,生后第6天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第8天出现呼吸困难。例2仍为28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 230 g,生后第4天行PICC置管,第16天出现呼吸困难。2例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时X线胸片均提示导管异位及胸腔积液,给予拔除PICC、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引流、呼吸及营养支持等处理,患儿胸腔积液均渐消失。结论新生PICC可并发乳糜胸,临床需警惕并积极处理,预后良好。

  • 标签: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新生儿 乳糜胸 胸部X线片
  • 简介:摘要呼吸治疗师是一种新兴医学职业,其工作主要是协同医师对心肺功能不全或异常者给予专业的评估、治疗和管理,可显著降低新生病房的病死率。本文主要介绍呼吸治疗师的职责、在新生呼吸支持中的作用及国内发展现况,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认识到呼吸治疗师的重要性。

  • 标签: 呼吸治疗师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 呼吸疗法科,医院
  • 简介:[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发展持续进步的背景下,建筑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建筑结构设计是十分关键的构成部分,其直接决定了建筑物本身抵抗风险的能力以及使用年限,因此,需要凭借建筑结构设计,达成全面提升整个建筑物安全性的目标。本文首先围绕建筑结构设计的作用进行阐述,并针对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展开探析,进一步提出加强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实施策略。

  • 标签: []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安全性 提高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蓝光灯在不同方式下的光照强度。方法选取同一年购置、相同品牌的不同新生床单位(辐射暖台、国产闭式暖箱及进口闭式暖箱)各10台,应用新生模型在各床单位上分别进行LED蓝光灯光疗,使用蓝光强度测试仪检测光照强度,比较不同距离、不同数量光源、不同纸尿裤下不同床单位的光照强度。结果在相同距离、相同数量光源时,辐射暖台蓝光强度高于国产闭式暖箱蓝光强度,国产闭式暖箱蓝光强度高于进口闭式暖箱蓝光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数量光源、相同床单位下,距光源30 cm的蓝光强度明显高于40 cm的蓝光强度(P<0.05);在新生辐射台40 cm距离下,单、双光源时普通尿裤下的蓝光强度均明显高于防蓝光尿裤下的蓝光强度(P<0.05)。结论LED蓝光灯光照强度与床单位类型、光源距离、光源数量有关,防蓝光尿裤比普通尿裤更能降低局部光暴露水平。

  • 标签: LED蓝光灯 光疗强度 黄疸,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技术在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新生儿科50例出生体重≤1 500 g和(或)胎龄≤32周、诊断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SA组(25例)和INSURE组(25例)。LISA组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下经喉镜直视将细导管置于气管内并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INSURE组采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行nCPAP。比较两组患儿不同给药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和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在不同给药时间点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PaO2、PaCO2、BE、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虽然LISA组患儿给药后的pH值低于INSURE组,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内出血、脑白质软化的发生率无差异(均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无死亡、气漏、早产儿视网膜病和肺出血发生;此外,两组患儿住院天数、医疗总费用、用氧时间无差异(均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LISA技术相较于INSURE技术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技术在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新生儿科50例出生体重≤1 500 g和(或)胎龄≤32周、诊断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SA组(25例)和INSURE组(25例)。LISA组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下经喉镜直视将细导管置于气管内并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INSURE组采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行nCPAP。比较两组患儿不同给药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和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在不同给药时间点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PaO2、PaCO2、BE、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虽然LISA组患儿给药后的pH值低于INSURE组,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内出血、脑白质软化的发生率无差异(均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无死亡、气漏、早产儿视网膜病和肺出血发生;此外,两组患儿住院天数、医疗总费用、用氧时间无差异(均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LISA技术相较于INSURE技术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磁共振成像脂肪定量技术测量上腹部(L2、L3水平)脂肪体积,探讨其与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纳入5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计算BMI及行上腹部MRI检查。利用MRI脂肪定量技术测量L2、L3椎体水平腹腔内脏脂肪及皮下脂肪的体积,并分析其与BMI的相关性。结果56例患者的BMI为(26.90±3.18) kg/m2。L2椎体水平腹腔内脏及皮下脂肪体积分别为(556.0±165.6) cm3和(448.9±166.7) cm3;L3椎体水平分别为(513.6±163.6) cm3和(517.6±173.5) cm3。20~40岁组和>40岁组在L2、L3椎体水平的腹腔内脏脂肪及皮下脂肪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28 kg/cm2组的L2、L3椎体水平的腹腔内脏及皮下脂肪体积均高于BMI<24 kg/cm2组(P<0.01);在L2、L3椎体水平腹腔内脏脂肪体积方面,BMI越大,腹腔内脏脂肪体积越高。腹腔内脏脂肪体积与皮下脂肪体积正相关(r=0.347~0.410;P<0.01)。BMI与L2、L3椎体水平腹腔内脏及皮下脂肪体积皆增大,呈中等偏强正相关(r=0.568~0.706;P<0.01)。结论磁共振成像脂肪定量技术测量的上腹部(L2、L3椎体水平)脂肪体积与BMI具有正相关。

  • 标签: 脂肪组织 体积 定量 磁共振成像 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