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本地需求为目标改造亨利福特医院健康系统(HFHS)RapidPlan肺癌立体定向放疗(SBRT)商用模型后用于放疗计划的可行性和优化效果。方法结合最新临床指南证据和本单位临床实际对Eclipse内置HFHS模型做出如下适应性改造:①增加靶区结构内在肿瘤靶区体积(IGTV)、危及器官结构肺(Lung),并设置相应参数。②将计划靶区体积(PTV)结构上限(Upper)值由109%调整至125%。③用本单位73例历史同步推量计划替换其原训练集,并在模型分析(Model Analytics)软件辅助下进行统计学确认和离群值处置。选取10例未参与建模的病例用于独立验证和比较改造前后模型在相同布野条件下的自动优化结果。靶区剂量归一后比较:PTV适形指数、危及器官平均剂量、最大剂量和剂量-体积参数等。结果改造后的模型验证计划(Mlocal_P)PTV DVH"尾部"与IGTV DVH"肩部"及"尾部"表现较原HFHS模型验证计划(HFHS_P)高。Mlocal_P的PTV_CI(1.07±0.13)显著小于HFHS_P(1.25±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97,P<0.05)。除心脏_D15cc、心脏_Dmax外Mlocal_P绝大部分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均较HFHS_P更低,且标准差更小。但对于心脏_D15cc和心脏_Dmax,两种计划差异不超过3.06%。HFHS_P不满足要求剂量学参数达10项次,其中两项未通过例数的PTV_CI值为1.52与1.74,远超临床可接受范围。结论HFHS商用模型可通过计划训练集替换、参数调整等方法进行本地化改造。且改造后模型优化的计划在靶区适形性与高量等方面更满足本单位临床要求,在危及器官保护和一致性等方面也表现更优。

  • 标签: 放射治疗计划 RapidPlan模型 本地化 肺癌 立体定向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为定量探讨基于历史CBCT的直肠癌患者全疗程膀胱充盈度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的54例直肠癌患者的54组定位CT及213组治疗前实时锥形束CT(CBCT)图像,基于Eclipse计划系统分别勾画二维膀胱轮廓,并在三维重建后统计体积。利用SPSS软件分析放疗计划设计和实际执行时膀胱充盈度变化情况,以及性别、年龄和累积剂量等因素对膀胱充盈度的影响等。结果54例患者放疗时的膀胱平均体积显著小于方案制定时的体积,差异达-155.85 cm3。在入组患者中未观察到膀胱充盈度差异与性别、年龄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随着治疗次数和累计剂量的增加,每次CBCT的膀胱充盈度与定位CT的膀胱充盈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际放疗时膀胱充盈度较方案设计时存在显著偏差,导致增加膀胱放射性损伤风险和临近肿瘤靶区剂量不确定性,临床可基于CBCT优化个体化膀胱充盈度定量分析和管理,以缩小精确放疗过程中的可控偏差。

  • 标签: 放射治疗剂量 直肠肿瘤 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调强放疗(IMRT)计划大量耗费人工及计划质量高度依赖物理师临床经验且差异较大等问题,探讨一种可实现无监督调强放疗自动计划的方案。方法采用Varian Eclipse 15.6治疗计划系统(TPS)自带的脚本应用程序接口(ESAPI)和优化参数树搜索算法(OPTSA)模拟,实现整个计划设计过程。通过ESAPI进行交互,自动输入输出相关参数;利用OPTSA对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参数进行评估,并迭代调整优化目标参数来逐步改善,最终获得满足临床需求的IMRT计划。为验证自动计划的有效性,从临床数据库中选取20例既往已完成治疗的直肠癌病例,比较基于OPTSA算法的自动计划和临床人工计划在剂量分布和特定剂量学参数上的差异。结果所有的自动计划均满足临床要求。90%的自动计划质量超过既往人工计划,10%的自动计划则与人工计划质量基本一致。PTV平均适形指数(CI)在自动计划和人工计划中分别为0.88和0.80。与人工计划相比,自动计划OAR剂量学指标平均降低11%。自动计划和人工计划平均运行时间分别为(28.15±3.61)和(36.7±4.6)min。结论利用ESAPI所创建的OPTSA自动计划质量不劣于人工计划。在保证计划质量和一致性的情况下,OPTSA自动计划可缩短计划设计中所耗费的人力时间。

  • 标签: 自动IMRT 直肠癌 脚本应用程序接口 优化参数树搜索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