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和改进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院护理策略,以缩短护理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质量。通过对院护理流程的优化,旨在为AMI患者提供更迅速、更有效的医疗援助。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随机选择500例疑似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急救人员的培训、引入移动医疗技术和优化院护理流程,对照研究前后患者的院护理时间、到院后立即的干预时间以及30天内死亡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引入改进后的院护理策略,患者的平均院护理时间从到达现场到达医院的时间显著缩短,从平均45分钟减少到30分钟(P<0.05)。同时,到院后即刻进行的介入治疗时间也有所减少,从平均90分钟减少到60分钟(P<0.01)。此外,接受改进院护理策略的患者组30天内死亡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从15%降至9%(P<0.05)。结论:通过优化院护理策略,包括提升急救人员的专业技能、采用高效的移动医疗技术以及优化护理流程,可以显著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护理时间和到院后即刻干预时间,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短期死亡率。这一研究强调了院护理在改善AMI患者预后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的院急救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策略方向。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护理,生存率,移动医疗技术,护理优化
  • 作者: 王治 朱卫国 康红 曾可 刘海民 张涛 张锋 陈良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部,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科医学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北京 100730,安徽讯飞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合肥 230088
  • 简介:摘要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是推动医疗服务模式转型创新、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动力。为提高临床应用业务系统智能化水平、改善门诊患者就医体验,北京协和医院于2020年2月研发智能化门诊诊病史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人工智能能力层、应用服务层、能力资源层和接口层等软件技术架构及硬件部署与安全体系架构设计,通过与医院信息系统对接,利用移动终端,实现患者自助提交诊病史信息,并生成结构化病史资料供接诊医生调用。截至2021年11月,诊病史采集系统已覆盖医院80%的科室,总计服务168万人次,患者填写率达60%,患者病史采集时长和医生门诊电子病历书写时长不断缩短,极大提高了门诊医疗服务效率。

  • 标签: 门诊患者 病史采集 病史模板 病史记录 智能语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循环双侧多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的53例循环双侧多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3例患者共132个动脉瘤,Hunt-Hess分级为Ⅰ~Ⅳ级。通过术中夹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评价手术的安全性;术后行临床随访,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132个动脉瘤中,术中成功夹闭动脉瘤129个,3个开颅侧对侧未破裂动脉瘤行自体筋膜包裹加固处理。术后发生颅内感染5例(9.4%),脑积水10例(18.9%),再出血2例(3.8%),迟发性脑缺血19例(35.8%),严重激素或电解质紊乱6例(11.3%)。出院时预后良好(GOS Ⅳ、Ⅴ级为预后良好)者44例(83.0%),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者49例(92.4%)。住院时间为(17.4±5.7)d(范围为11~36 d),治疗费用为(7.5±1.7)万元(范围为6.0~16.8万元)。出院患者的满意率为94.3%(50/53)。结论部分循环双侧多发动脉瘤可采用经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合理的手术预案以及恰当的显微操作,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较少。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双侧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单侧翼点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循环双侧多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的53例循环双侧多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3例患者共132个动脉瘤,Hunt-Hess分级为Ⅰ~Ⅳ级。通过术中夹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评价手术的安全性;术后行临床随访,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132个动脉瘤中,术中成功夹闭动脉瘤129个,3个开颅侧对侧未破裂动脉瘤行自体筋膜包裹加固处理。术后发生颅内感染5例(9.4%),脑积水10例(18.9%),再出血2例(3.8%),迟发性脑缺血19例(35.8%),严重激素或电解质紊乱6例(11.3%)。出院时预后良好(GOS Ⅳ、Ⅴ级为预后良好)者44例(83.0%),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者49例(92.4%)。住院时间为(17.4±5.7)d(范围为11~36 d),治疗费用为(7.5±1.7)万元(范围为6.0~16.8万元)。出院患者的满意率为94.3%(50/53)。结论部分循环双侧多发动脉瘤可采用经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合理的手术预案以及恰当的显微操作,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较少。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双侧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单侧翼点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体质量指数(BMI)对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化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放疗、序贯放化疗或同步放化疗的711例不可手术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放疗均采用调强放疗(IMRT)或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技术,化疗方案为紫杉醇+卡铂、培美曲塞+顺铂或依托泊苷+顺铂。分析治疗BMI及其他临床因素对患者总生存(OS)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亚洲人BMI推荐分组方法,低BMI组(<18.5 kg/m2,23例)、正常BMI组(18.5~23.9 kg/m2,293例)、高BMI组(≥24.0 kg/m2,395例)中位OS时间分别为17个月(95% CI 11~29个月)、29个月(95% CI 22~36个月)、30个月(95% CI 27~34个月),低BMI组OS差于正常BMI组及高BMI组(χ2=11.20,P=0.004)。应用最大选择检验确定BMI预测生存的最佳临界值为21.31 kg/m2,据此将患者分为低BMI组(BMI<21.31 kg/m2,130例)和高BMI组(BMI≥21.31 kg/m2,581例),两组中位OS时间分别为20个月(95% CI 17~27个月)和32个月(95% CI 28~35个月),低BMI组OS差于高BMI组(χ2=12.3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男性、Karnofsky评分<80分、低BMI、吸烟、组织学类型为鳞状细胞癌、治疗方式为单纯放疗均为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接受放化疗的不可手术局部晚期NSCLC患者,治疗BMI低者预后更差。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体质量指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胫黏液性水肿(pretibial myxedema, PTM)是以真皮大量透明质酸(hyaluronan, HA)沉积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TSH receptor antibody, TRAb)升高为特征的一种局限性甲状腺相关皮肤病。本研究探讨TRAb及其两种亚型[刺激型抗体TSAb(M22)和抑制型抗体TBAb(K1-70)]对PTM原代真皮成纤维细胞合成透明质酸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正常人及胫黏液性水肿真皮成纤维细胞,用M22、K1-70及患者IgG分别刺激原代成纤维细胞,利用ELISA检测刺激原代成纤维细胞前后上清液中HA浓度,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EMIP、HAS2、PI3K-AKT通路蛋白及其磷酸化的变化。结果患者IgG(TRAb 8.4 IU/L)可显著刺激PTM患者原代成纤维细胞的透明质酸胞外累积。同样,M22、K1-70处理PTM患者原代成纤维细胞均可上调上清液透明质酸含量,还显示K1-70刺激作用显著高于M22。IgG、M22及K1-70处理后,原代成纤维细胞HAS2表达增加,CEMIP表达减少;同时,p-PI3K及p-AKT增加。其中,对K1-70进一步研究,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HA产生可被PI3K抑制剂(LY294002)抑制。结论TRAb尤其是TBAb,通过活化成纤维细胞PI3K-AKT信号途径,促进HA的酶(HAS2)增加,HA分解酶(CEMIP)减少,造成HA在成纤维细胞外聚集,从而导致PTM皮损的发生。

  • 标签: 胫前黏液性水肿 成纤维细胞 TSH受体抑制型抗体 TSH受体刺激型抗体 PI3K-A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