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电力设计行业,传统的设计质量管理以定性评价为主,注重经验判断和趋势分析,强调观察、分析、归纳和描述等过程。相比较而言,定量评价以数据为基础,能够用简化的数值对评价对象进行描述和判断,更具有客观标准、精确可靠等特点。在现代电力设计质量管理中,树立数据意识、转变数据理念,将大数据和量化评价相结合,能够为企业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文章以电力设计质量为探讨对象,深入研究了电力设计质量的量化,以供参考。

  • 标签: 电力设计 质量 量化分析
  • 简介: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各个领域都面临了重大的竞争,在水利工程项目上,同样面临了严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情况,为了能够在这个强大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改进,使得自身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水利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与其成本控制与管理息息相关,所以必须加强对于水利工程项目中施工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就我国目前水利工程施工市场的现状来讲,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的程度也是企业提高项目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成本为工程的发展和运行提供了保证,同时也是工程项目开展的一个起点,因为在没有成本的情况下,任何工程都难以展开。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成本与加强管理成为水利工程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 标签: 水利工程 项目施工 成本控制 管理优化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电梯已经不仅仅是高层建筑的专属,为了方便出行,低层建筑中的电梯数量也不断增加。在此种情况下,电梯能否安全地运行,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此,必须重视对电梯的维护保养和管理,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与平稳性。

  • 标签: 电梯 维护保养 安全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内翻适宜的手术方法,以期指导临床治疗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骨科收治的医源性内翻患者资料。综合考虑患者各方面因素,分别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内翻个体化矫治:(1)单纯软组织松解+关节外侧结构重建;(2)反向截骨+软组织松解+关节外侧结构重建;(3)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4)趾趾间关节融合术。关节外侧结构重建主要包括长伸肌部分腱固定术和短伸肌腱固定术。术后随访比较患足手术前后的负重位X线片的外翻角(HVA)和第1、2跖骨间角(IMA)的改变,以及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前足评分的变化,并统计患者对术后效果的满意度情况(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手术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共纳入医源性内翻患者37例(41足),男2例,女35例,年龄20~77岁。(1)手术方式:7足采用单纯软组织松解+关节外侧结构重建,20足采用反向截骨+软组织松解+关节外侧结构重建,12足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2足采用趾趾间关节融合。其中,涉及长伸肌部分腱固定术3足、短伸肌腱固定术19足。(2)手术效果分析:术后随访12.5~24.0个月,平均18.1个月。末次随访时影像学分析显示,术后IMA和HVA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6.19±2.67)° vs. (2.97±2.03)°;(8.43±1.72)° vs. (-11.50±4.37)°;均P<0.01]。AOFAS评分由术前的(56.39±18.78)分增加至术后的(81.73±6.10)分(P<0.01)。对41患足的满意度调查显示,不满意2足、一般5足、满意28足、非常满意6足,满意率为82.9%(34/41)。结论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是治疗僵硬性内翻伴关节破坏的标准选择。对于半僵硬及柔性的内翻矫正,手术操作应以反向截骨术与软组织手术相结合,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各有侧重。采用短伸肌腱固定术重建第1跖趾关节外侧结构,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并且对趾功能负面影响较小。

  • 标签: 足畸形 内翻 医源性疾病 截骨术 反向截骨 短伸肌腱固定术 跖趾关节融合术 关节韧带重建
  • 简介:摘要:近年来,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高层建筑数量和类型逐渐增多,在无形中有效缓解了城市人口密集的状况,在高层建筑过程中,电梯一直是较为重要的设施,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工作提供了更加便利化的服务,但是在电梯实际投入使用时,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不能有效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今后电梯使用过程中,更应该不断加强对电梯日常检测工作的重视力度,一旦发现电梯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则应该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电梯 日常管理 问题分析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由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技术不受气候影响,可提供全天候稳定供水,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淡水短缺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反渗透 海水淡化技术 现状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外翻引发籽骨嵴磨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门诊有症状的144例(237足)女性外翻患者的负重CT影像资料。患者年龄19~84(53.79±13.04)岁。根据籽骨嵴是否磨损分为籽骨嵴磨损组与籽骨嵴无磨损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第1~2跖骨间角(IMA)、外翻角(HVA)、第1跖骨关节面外翻角(DMAA)、正位胫侧籽骨分度、冠状面籽骨分度、第1跖骨旋转角(α角)、第1跖骨底边旋转角(β角)。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籽骨嵴磨损的影响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计算界值。结果144例(237足)患者的IMA为13.85°±3.15°,HVA为31.52°±11.23°,DMAA为18.10°±8.08°,α角为22.78°±6.89°,β角为15.01°±6.45°。两组参数比较,除β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71, P>0.05)外,其他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比值比(95%可信区间)为1.05(1.02~1.09), P<0.01]、冠状面籽骨分度[比值比(95%可信区间)为4.41(2.90~6.70), P<0.01]是籽骨嵴磨损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界值为53.5岁(灵敏度85.1%、特异度56.6%),冠状面籽骨分度界值为1.5度(灵敏度90.4%、特异度67.8%)。结论女性外翻患者中,籽骨嵴磨损与年龄和冠状面籽骨分度增加有关,与IMA、HVA、DMAA、正位籽骨分度及第1跖骨旋转角度无关。

  • 标签: 外翻 籽骨 负重 锥状束CT
  • 简介:摘要: 作为人民群众生活的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施工的不断发展为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同时也加剧了行业之间的竞争。建筑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对节省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水利工程 施工 项目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硬皮病样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4—2019年间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硬皮病样皮肤GVHD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治疗、预后及发展为硬皮病样皮肤GVHD的可能因素。结果24例硬皮病样皮肤GVHD患者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33 ± 12)岁,HLA全相合20例,半相合4例,发病时间[M(Q1,Q3)]为移植后18.5(8.0,30.9)个月。19例发病前已停用预防排异药或药物处于小剂量。15例表现为泛发性硬皮病样,1例为线状硬皮病样,5例硬斑病样,3例筋膜炎样。泛发性硬皮病样皮肤GVHD无雷诺征。13例伴有其他系统排异,8例合并关节活动受限,1例合并慢性皮肤溃疡并继发皮肤鳞状细胞癌。所有患者均给予系统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11例外用糖皮质激素。对11例患者进行集中随访,其中明显好转3例,好转4例,加重2例,死亡2例。以同时段就诊的223例非硬皮病样皮肤GVHD患者为对照,硬皮病样皮肤GVHD组HLA全相合患者比例(20/24,83.3%)高于非硬皮病样皮肤GVHD患者(47/223,21.1%),两组比较,P < 0.001。结论硬皮病样皮肤GVHD平均发病时间较晚,可模仿所有4种自发性硬皮病的表现,HLA全相合移植、过早停用或预防排异药减量过快可能是发展至硬皮病样皮肤GVHD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硬皮病样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好,能使当地的所有水资源以及水文环境受到有力保护,还能造福一方百姓。但一旦水利工程施工出现纰漏,会是工程在后期使用时,很快到达使用期限,里面储蓄的大量水会给当地居民的财产以及生命都造成威胁。所以在修建水利工程时,一定要保证其安全可靠、稳定。要保证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就要做好基础工作,处理好地基问题,使地基不会发生失稳现象。在实际中,有很多水利工程是建立在软土地基上的,所以在施工前,还要处理好软土地基问题,使其得到加固。本文通过软土地基概述,对软土地基的涵义和软土地基特性以及软土地基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具体分析了换填管理法,排水砂垫层法,化学固结法等方法,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 标签: 水利工程施工 软土地基 处理分析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建设工程中的各类要素进行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来说,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智能化建筑工程管理是指将计算机、网络以及通讯等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中,将其与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相结合,实现了对建筑工程的有效管理。智能化施工是一种新型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够使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智能化施工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施工技术的发展。

  • 标签: 建筑工程管理 智能化技术 运用
  • 简介:对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地震发生概率模型的几点认识现行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广泛使用地震发生时间过程的泊松模型。这种模型的基本假定是:①两次相继地震发生的时间、空间和大小是相互独立的。②在单位时间内,地震发生的次数的期望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υ可由工作区(带...

  • 标签: 地震危险性分析 泊松模型 概率模型 地震发生 危险率函数 分布函数
  • 简介:摘要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在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下,要想更好的保证自身发展,则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相关管理工作。在此工作中,由于所涉及到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而要在良好的管理系统辅助下进行后续的管理工作,以此能够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创新思维 建筑工程管理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个家族性泛发性雀斑样痣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检测分析其致病基因。方法分析1个家族性泛发性雀斑样痣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遗传规律。抽取先证者及其父亲(患者)、母亲(健康成员)外周血,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SASH1基因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对其产物进行测序和分析;以先证者母亲及100例无关健康对照作为对照,确定突变位点,同时查询既往文献及基因突变相关数据库,排除SASH1基因突变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可能,并明确其是否为已知突变。结果共调查该家系4代17人,患者9例,其中男7例、女2例,每代均有患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基因测序发现先证者及其父亲SASH1基因第1外显子存在杂合重复突变c.49_54dupCCCGAG,先证者母亲及健康对照均未发现此突变,且既往文献及基因突变相关数据库中尚未见报道该突变。结论SASH1基因c.49_54dupCCCGAG杂合重复突变为导致该家系泛发性雀斑样痣临床表现的致病性突变。

  • 标签: 雀斑样痣 DNA突变分析 家族性泛发性雀斑样痣 SASH1基因 重复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酮饮食与减肥手术后发生酮症相关的色素性痒疹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酮症相关色素性痒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转归及饮食调节的治疗效果。结果收集酮症相关的色素性痒疹患者6例,其中女5例,均为生酮饮食后发生;男1例,为减肥手术后发生。主要累及部位包括胸、背、腰、腹部,少见累及部位包括眼睑、腋下、肘窝、阴阜。主要皮损形态为网状分布的荨麻疹样红斑、丘疹、色素沉着,少见皮损形态为绿豆至黄豆大小水疱,疱壁易破。5例患者行尿常规分析,4例尿酮体阳性(+ ~ ++++),3例尿蛋白阳性(+)。2例患者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海绵水肿,散在坏死角质形成细胞,可见基底细胞液化,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红细胞外渗。给予6例患者进食主食的建议,5例1周内基本治愈,1例因希望继续生酮减肥,在仍然限制主食的基础上,加用米诺环素100 mg/d,症状也明显好转。6例患者尿酮体、尿蛋白均在治疗1周内恢复正常。结论酮症在色素性痒疹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酮症相关的色素性痒疹可单独采用饮食调节治疗,也可采用米诺环素等药物辅助治疗。

  • 标签: 痒疹 生酮膳食 减肥手术 色素性痒疹 饮食调节
  • 简介:摘要:提高机械设计制造能力是提高机械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在“制造大国”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智能制造作为信息时代下衍生的产物,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强烈推广与认可,并被认为是拉动社会经济增长与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将就信息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为我国机械设计领域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机械设计制造 自动化 信息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提升,各种工业生产行业也随之而高速发展,在这些行业中,绿色设计理念也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对机械制造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改善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科技的飞速发展使节能设计理念得到了合理应用,下面,针对这一内容要点进行深入分析,希望文中内容对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整个行业发展都能够有所帮助。

  • 标签: 机械制造 自动化技术 节能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5—2019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5—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西双版纳2015—2019年共报告2 452例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1.87/10万;男、女性报告发病率比为1.16∶1.00;夏冬季为高发季节;0~14岁人群发病率最高(154.39/10万);总病例的64.23%为学生,7次暴发疫情均发生于学校。2015—2019年共接种136 433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其中104 133剂为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其余为腮腺炎疫苗。结论2015—2019年西双版纳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建议完善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儿童免疫规划,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做好学校晨检工作,加强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和流行性腮腺炎的主动监测。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