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统计分析了200例耳鼻喉术后患者实际感染情况,进而总结出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术后感染有效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针对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200例耳鼻喉手术患者,监测分析了他们的术后情况。结果统计分析了所有相关数据,发现耳鼻喉术后感染率达到4.09%,其中有79%感染是由呼吸道系统、泌尿道疾病引发的,而20%感染患者是由消化道系统造成的。结论众多危险因素会造成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在加强规范化操作的基础上,医务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耳鼻喉外科手术 术后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呼吸肌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康复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9例,根据吸气肌肌力百分比(实际肌力指数/预计肌力指数)将患者分为呼吸肌功能障碍组(<50%)和对照组(≥50%)。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脑卒中类型、脑卒中部位、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史)、身体质量指数(BMI),以及是否有吞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和简化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患者的运动和平衡能力。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脑卒中患者呼吸肌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139例患者中,呼吸肌功能障碍者81例(占58.27%)。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卒中部位(是否涉及脑干)、是否伴有吞咽障碍、FMA评分和BBS评分是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伴有吞咽障碍、FMA评分和BBS评分是脑卒中患者呼吸肌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伴有吞咽障碍为危险因素,FMA评分和BBS评分高为保护性因素。结论脑卒中后部分患者会存在呼吸肌功能障碍,伴有吞咽障碍为呼吸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而FMA评分和BBS评分高是其保护性因素。

  • 标签: 脑卒中 呼吸肌功能 吞咽障碍 运动功能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从反流症状缓解情况、吞咽困难及手术满意度三个方面分析影响抗胃食管反流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192例抗胃食管反流术患者术后不良主诉的发生率,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反流症状不缓解率约为21.8%(42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抑郁状态和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时间过长;持续吞咽梗阻感发生率为7.3%(14例),高危因素包括术前抑郁状态和食管蠕动弱;手术效果不满意率为26.0%(50例),高危因素包括术前处于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时间长和中~重度抑郁状态,而术前存在食管括约肌压力低和食管裂孔疝两个因素的手术效果较好,手术满意度高。结论术前食管括约肌压力低和存在食管裂孔疝更适合外科手术抗反流治疗,而对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时间长、精神心理抑郁的患者需谨慎手术。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质子泵抑制剂 抑郁 食管括约肌下段 疝,食管裂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影响检验工作中免疫检验的因素以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进行免疫学检验的资料5000份为研究对象,对其免疫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检验工作中,影响免疫检验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为操作人员、检测试剂和仪器以及标本等因素。结论临床上在开展免疫检验工作时,一定要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避免违规操作,并且选择合适的检测试剂和仪器,控制好标本质量,从而提高免疫检验水平。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及其实际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我院接诊的60名门诊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加入护患沟通护理。对比两组导诊服务质量评分、投诉事件及纠纷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导诊服务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在投诉事件和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上,观察组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护患沟通融入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可以显著提升导诊服务质量,降低投诉和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患沟通 门诊导诊 护理工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6月诊治的4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对比两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完全依从者156例,治疗依从性为82.1%;实验组完全依从者197例,治疗依从性为96.7%。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依从性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饥饿条件下不同浓度硝酸盐对脑胶质瘤C6和U87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以及自噬相关蛋白的变化。方法将C6和U87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饥饿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培养基培养,饥饿组给予等体积的Hank′s平衡盐溶液培养。两组细胞分别应用0 mmol/L、0.05 mmol/L、0.20 mmol/L和0.50 mmol/L的硝酸盐处理12 h和24 h,然后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各组p62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自噬相关蛋白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Ⅰ及硝酸盐转运蛋白(SLC17A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饥饿状态引起C6和U87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C6细胞培养12 h和24 h后分别下降了(63.60±2.40)%和(77.10±2.70)%;U87细胞分别下降了(65.60±2.70)%和(86.80±3.20)%(均P<0.01);给予0.20 mmol/L和0.50 mmol/L的硝酸盐处理后,饥饿组C6和U87细胞的增殖能力与0 mmol/L组比较均明显下降(均P<0.05),而0.05 mmol/L的硝酸盐浓度对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无明显影响(均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C6细胞对照组给予0.20 mmol/L和0.50 mmol/L硝酸盐后,各组膜联蛋白Ⅴ和碘化丙啶的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饥饿12 h后,0 mmol/L组膜联蛋白Ⅴ和碘化丙啶的阳性细胞所占比率分别为(13.50±0.71)%和(7.80±0.34)%;0.20 mmol/L组分别为(17.30±0.82)%和(10.30±0.42)%;0.50 mmol/L组分别为(19.40±0.75)%和(12.60±0.7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87各组细胞的凋亡水平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显示,对照组给予不同浓度的硝酸盐不影响C6和U87细胞p62 mRNA的表达水平(均P>0.05);而饥饿组给予不同浓度的硝酸盐后C6和U87细胞p62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显示,饥饿组给予不同浓度的硝酸盐后LC3Ⅱ/Ⅰ的比值明显下调,而p62和SLC17A5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均P<0.05)。结论硝酸盐可抑制饥饿状态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内的自噬水平,从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硝酸盐类 自噬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饥饿条件下不同浓度硝酸盐对脑胶质瘤C6和U87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以及自噬相关蛋白的变化。方法将C6和U87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饥饿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培养基培养,饥饿组给予等体积的Hank′s平衡盐溶液培养。两组细胞分别应用0 mmol/L、0.05 mmol/L、0.20 mmol/L和0.50 mmol/L的硝酸盐处理12 h和24 h,然后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各组p62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自噬相关蛋白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Ⅰ及硝酸盐转运蛋白(SLC17A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饥饿状态引起C6和U87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C6细胞培养12 h和24 h后分别下降了(63.60±2.40)%和(77.10±2.70)%;U87细胞分别下降了(65.60±2.70)%和(86.80±3.20)%(均P<0.01);给予0.20 mmol/L和0.50 mmol/L的硝酸盐处理后,饥饿组C6和U87细胞的增殖能力与0 mmol/L组比较均明显下降(均P<0.05),而0.05 mmol/L的硝酸盐浓度对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无明显影响(均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C6细胞对照组给予0.20 mmol/L和0.50 mmol/L硝酸盐后,各组膜联蛋白Ⅴ和碘化丙啶的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饥饿12 h后,0 mmol/L组膜联蛋白Ⅴ和碘化丙啶的阳性细胞所占比率分别为(13.50±0.71)%和(7.80±0.34)%;0.20 mmol/L组分别为(17.30±0.82)%和(10.30±0.42)%;0.50 mmol/L组分别为(19.40±0.75)%和(12.60±0.7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87各组细胞的凋亡水平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显示,对照组给予不同浓度的硝酸盐不影响C6和U87细胞p62 mRNA的表达水平(均P>0.05);而饥饿组给予不同浓度的硝酸盐后C6和U87细胞p62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显示,饥饿组给予不同浓度的硝酸盐后LC3Ⅱ/Ⅰ的比值明显下调,而p62和SLC17A5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均P<0.05)。结论硝酸盐可抑制饥饿状态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内的自噬水平,从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硝酸盐类 自噬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X线摄影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就诊的690例肺部疾病患者选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6月~2018年8月,均给予常规诊断与X线摄影诊断,统计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及准确率。结果常规诊断的检出率、准确率分别为92.61%、91.88%,X线摄影诊断的检出率、准确率分别为98.99%、98.99%,X线摄影诊断高于常规诊断,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肺部疾病诊断中应用X线摄影的效果更加确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肺部疾病 X线摄影 诊断准确率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颈髓损伤手术患者105例,按照术后是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将其分成对照组(81例)和病例组(24例)。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基础疾病、大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损伤分级(ASIA分级)、激素、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采用B超进行大血管粥样硬化斑块检查,确定是否有大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部位。脊髓损伤ASIA分级参考ASIA评价标准。术前抽取患者肘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后留下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BMI、吸烟、合并基础疾病、大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脊髓损伤分级、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是颈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单因素(P<0.05),是否使用激素不影响颈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脊髓损伤(ASIA分级)A或B级、大血管粥样硬化斑块、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是颈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脊髓损伤(ASIA)A或B级、大血管粥样硬化斑块、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是颈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颈髓 损伤 下肢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妇产科开腹手术产妇行舒适化手术室护理对切口甲级愈合率的影响。方法:我院妇产科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82例开腹手术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施行常规护理与舒适化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切口愈合率为85.36%,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29%(P<0.05);研究组产后负面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开腹手术产妇行舒适化手术室护理不仅能提高产妇切口甲级愈合率,还能稳定其心理状态,减少产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妇产科 开腹手术 舒适化手术室护理 切口甲级愈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初发大脑半球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以及手术切除程度与患者生存期、术后癫痫控制率的关系。方法基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数据库,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 828例成人初发大脑半球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进行病理学分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分析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各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之间的生存期差异。结果WHO Ⅲ、Ⅳ级脑胶质瘤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82.43个月(2.60~164.20个月)和16.47个月(0.63~143.4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4.73个月(0.67~156.70个月)和12.13个月(0.63~143.43个月)。WHO Ⅱ、Ⅲ级脑胶质瘤中,伴有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和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预后显著延长(P<0.001);WHO Ⅳ级脑胶质瘤中,伴有IDH突变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预后显著延长(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15,95%CI:1.006~1.024,P<0.001)为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而肿瘤全切除(HR=0.220,95%CI:0.175~0.277,P<0.001)、WHO低级别(WHO Ⅱ级对比Ⅳ级:HR=0.142,95%CI:0.104~0.192,P<0.001;WHO Ⅲ级对比Ⅳ级:HR=0.348,95%CI:0.265~0.458,P<0.001)、IDH突变(HR=0.511,95%CI:0.400~0.652,P<0.001)、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HR=0.536,95%CI:0.404~0.711,P<0.001)为独立的良好预后因素。携带IDH突变特征的脑胶质瘤更易于实现手术全切除(均P<0.05)。肿瘤全切除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均P<0.001),并且明显改善患者术后12个月的癫痫控制率(均P<0.01)。结论患者年龄、WHO级别、肿瘤切除程度、IDH突变及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是成人初发大脑半球胶质瘤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脑胶质瘤行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降低术后癫痫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显微外科手术 病理学,分子 预后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例在本院进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根据随机抽签结果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单纯治疗。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情况以及HBeAg转阴率均低于实验组,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中,可采取长效干扰素、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显著,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免疫功能 乙型肝炎 长效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ICU中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优化个体护理干预的效果,包括观察症状改善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研究选取了116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优化个体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了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气喘、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的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优化个体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症状的快速改善,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优化个体护理 ICU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无痛分娩护理模式对产妇产程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6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8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1例)与观察组(无痛分娩护理,31例),对比疼痛评分及产程。结果 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P

  • 标签: 产妇 无痛分娩 视觉模拟评分法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无痛分娩护理模式对产妇产程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6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8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1例)与观察组(无痛分娩护理,31例),对比疼痛评分及产程。结果 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P

  • 标签: 产妇 无痛分娩 视觉模拟评分法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α-酮戊二酸对老龄小鼠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N小鼠80只,18月龄,体重30~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对照+溶剂组(C组)、对照+α-酮戊二酸组(C+AKG组)、手术+溶剂组(S组)和手术+α-酮戊二酸组(S+AKG组)。C+AKG组和S+AKG组分别于术前连续3 d腹腔注射α-酮戊二酸二甲酯0.6 mg/kg;C组和S组于相同时点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在异氟烷麻醉下进行剖腹探查术制备小鼠术后谵妄模型。分别于术前24 h和术后6、9、24 h时进行食物埋藏试验(进食潜伏期)、旷场试验(总运动距离、进入中央区潜伏期、中央区停留时间和凝滞时间)和Y迷宫试验(进入新异臂时间和次数)。术后6 h时处死小鼠,取海马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1(Iba-1)的表达和阳性细胞计数,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IL-1β与TNF-α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S组术后各时点进食潜伏期延长,术后6和9 h时进入中央区潜伏期延长,中央区停留时间缩短,术后6、9和24 h凝滞时间缩短,术后6和9 h时新异臂进入次数减少,术后6 h时新异臂停留时间缩短,海马Iba-1表达上调,Iba-1阳性细胞计数增加,IL-1β与TNF-α表达上调(P<0.05),C+AKG组术后各时点行为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S+AKG组术后各时点进食潜伏期缩短,术后9 h时进入中央区潜伏期缩短,术后6和9 h时中央区停留时间延长,术后9和24 h时凝滞时间延长,术后9 h时新异臂进入次数增加,海马Iba-1表达下调,Iba-1阳性细胞计数减少,IL-1β与TNF-α表达下调(P<0.05)。结论α-酮戊二酸可减轻老龄小鼠术后谵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酮戊二酸类 谵妄 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碘摄入水平对Wistar大鼠妊娠后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为孕期科学补碘及甲状腺功能筛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断乳2周的SPF级雌性Wistar大鼠150只,饮用含碘化钾(KI)去离子水进行雌性Wistar大鼠碘营养干预,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雌性Wistar大鼠分为5组[严重碘缺乏(SID)组、轻度碘缺乏(MID)组、对照(NI)组、轻度碘过量(MIE)组、严重碘过量(SIE)组,每组30只],5组大鼠的碘摄入量分别为0.0、1.5、5.5、70.0和350.0 μg/d。建立动物模型并干预3个月,检测大鼠24 h尿碘含量并与NI组比较以判定模型是否构建成功。造模成功后,将受试雌性Wistar大鼠与雄性Wistar大鼠交配(雌雄比为2~3∶1)。每组妊娠大鼠约为15只,以与造模条件相同的剂量继续对大鼠干预21 d。将未受孕与妊娠大鼠麻醉取腹主动脉血,待分离血清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5组大鼠尿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碘中位数分别为3.540、51.410、286.801、644.192、2 368.701,H = 94.791,P < 0.01),不同碘营养水平大鼠造模成功。未受孕大鼠各组间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双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而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SID组FT4水平低于NI组(P < 0.05),FT3水平高于NI组(P < 0.05);SIE组的TgAb阳性率高于NI组(P < 0.05)。妊娠大鼠各组间TSH、FT4、FT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而TgAb、TPOAb和双抗体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MIE、SIE组TgAb阳性率均高于NI组(P均< 0.05);MIE组TPOAb阳性率高于NI组(P < 0.05),MID、MIE组双抗体阳性率均高于NI组(P均< 0.05)。结论碘缺乏可导致未受孕大鼠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而碘过量可引起未受孕和妊娠大鼠相关抗体阳性率升高。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碘营养 妊娠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产房的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产房助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后2h、12h、24h出血量分别为(98.64±6.48)mL、(141.27±8.36)mL、(451.23±13.25)mL低于对照组的(178.24±12.63)mL、(298.76±17.94)mL、(508.64±15.37)mL(p

  • 标签: 产助产护理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量 护理满意度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