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第21工厂(其前身为南京金陵兵工厂,现为重庆长安汽车责任有限公司)厂长李承干,是我国现代兵器工业史上最具成就且享有盛誉的兵工专家。他自1919年踏入兵工行业的大门,到1947年主动辞去兵工署第21工厂厂长职务,前后服务兵工界近30年,从科长、技正、工程师、课长、处长、部长直到厂长、副署长,未曾一日间断过,这在中国近代兵器工业史上是少有的;他主持金陵兵工厂(抗战时期更名为兵工署第21工厂)20余年,呕心沥血,千辛万苦,先后完成了该厂内部的整理,内迁过程中的拆卸、搬迁及迅速复工等工作,并领导该厂不断拓展、不断扩大,最终成为抗战时期中国最大的兵工企业,为支撑抗战作出了贡

  • 标签: 国民党组织 兵工厂 抗战时期 兵工企业 工厂厂长 三民主义
  • 简介:康心如祖籍陕西城固,出生于四川绵阳。然而,他的一生,和近代重庆紧密相联,为重庆城市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 标签: 城市发展 重庆 近代
  • 简介: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第32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具体规定了有关合并省市的归属,除决定辽东、辽西2个省的建制均撤销,合并改为辽宁省;松江省建制撤销,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宁夏省建制撤销,与甘肃省合并为甘肃省。还决定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哈尔滨、长春、武汉、广州、西安、重庆11个中央直辖市,均改为省辖市。

  • 标签: 行政机构 松江省 旅大 中央直辖市 宁夏省
  • 简介:8月,是重庆最为酷热的月份。但在80年前的1933年8月,偏处中国内陆、长时期处于军阀混战的重庆,却迎来了其历史上的第一个科学的春天。这就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享有盛誉的“中国科学社第十八次年会”在重庆的举办。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在改变国人对四川看法的同时,也促进了四川人对科学的认识与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此次会议打开了四川长期封闭落后的大门,引起了国人对四川的关注和重视,为国民政府确立四川为抗日根据地起到了先导和奠基作用。

  • 标签: 中国科学社 年会 卢作孚 中国近现代史 四川人 抗日根据地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风云际会,人才荟萃,他们在重庆或学习、或工作、或生活、或战斗,既结下了他们之间永垂青史的情谊,又留下了个人难以忘怀的记忆,更共同汇集成一股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最终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对外敌入侵的伟大胜利。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味精 书信 连连 战时首都 中华民族
  • 简介:“珍档解读”,是我刊与重庆市档案馆于今年联合推出的一个新栏目,其主旨在于展示珍贵档案,并讲述与该档案相关联的人物和事件,真实反映重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本期推出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夕,重庆地下党组织关于迎接解放的工作部署。

  • 标签: 重庆 解放 文献 革命 市档案馆 新中国成立
  • 简介:在中国历史上,凡谈到前任制定法规制度后任只是消极地继续前任工作而少有作为的时候,人们大都会说到中国汉代的“萧规曹随”。在近代重庆历史上,也有这样一位“守成”市长,他就是重庆建市以来的第二任市长张必果。张必果因在位时间短,相关的档案资料留存下来的有关他的东西太少太少,不仅让我们对其在任时的工作情况难以了解,就是对他的个人生平简历也只有一个简单的概括,仅有的只鳞片甲,再加上人们的推断预测,我们在点评重庆第二任市长张必果时,姑且冠之以“守成市长”,应该是比较恰当的。

  • 标签: 市长 守成 中国历史 在位时间 档案资料 制定法
  • 简介:“点评市长”栏目从本期开始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我们的所谓“点评”,是以大量的档案史料为基础,追述和回放市长在任期内的主要工作业绩或失误,借此使读者朋友们了解我们的过去,或许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 标签: 档案史料 工作业绩 读者 市长 栏目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作为中共中央南方局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所在地,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区的指挥中枢,作为中华民族各界各阶层优秀儿女的荟萃地,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战时重庆各界各阶层人民不畏强敌,团结一致,共同抗侮的英勇史实,又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高度赞扬和敬仰。

  • 标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重庆 外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 第二次国共合作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区的指挥中枢,在与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实行国际合作,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同时,也广泛开展了国际交往与交流。在抗战期间,除了同盟各国频频进行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往外,驻重庆的外国大使馆和公使馆,即多达30余个,此时是重庆在国际上树立威望、提升形象,成为“世界各地家喻户晓之一名词”的一个重要时期。

  • 标签: 抗战时期 大使馆 重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外国 抗日战争时期
  • 简介:重庆是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1939年5月5日,国民政府又改令重庆为行政院直属市。为了使重庆的城市建设与其政治地位相适应,重庆市临时参议会专门成立了“重庆市建设期成会”,集数十位专家学者,经数月之努力,制成了《重庆市建设方案》。该方案不仅提供了一些重庆历史的史实,而且有些设想还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特予公布。

  • 标签: 建设方案 重庆 中国 城市建设 经济建设 警政自治
  • 简介:此组史料真实地反映了解放战争后期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各地因金圆券恶性膨胀所带来的“经济崩溃、钞荒严重、物价飞腾、民不聊生”的状况,从另一个方面再次说明了国民党政府经济的彻底崩溃,使其政治垮台成了历史的必然。对研究解放前夕西南各地的经济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特予公布。

  • 标签: 重庆 “经济自救” 史料 解放前夕 中国
  • 简介:汪伪宪政实施委员会,是1940年6月27日由汪伪政治委员会第12次会议决议成立的直属汪伪国民政府的以汪精卫为委员长的一个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审议伪宪法草案、伪国民大会组织法及选举法,筹设国民参政会,以为召开伪国民大会、颁布宪法、实施宪政作准备。1945年8月随汪伪政权而垮台。此组史料系汪伪宪政实施委员会秘书处转给该委员会专门委员蔡佑民的一组材料,虽不完整全面,但我们仍可从中看出该委员会的一些活动爪鳞。特此公布,以供研究汪伪政权之专家学者参考。

  • 标签: 宪法草案 汪精卫伪政权 中国 史料 会议记录 历史研究
  • 简介: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是中国政治最为纷乱、复杂的时期。在这期间,不仅各种政权对峙,党派林立,而且即使是一个政党的更迭,也是相当复杂,中国国民党及附属于国民党之下的政权机关、民意机关的产生与发展,即属明显一例:为给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较为清楚的线索与相对明了的轮廓,选编者特从国民政府考试院于1940年编制的《党政建制图表》内的近百幅图表中,选择了密切相关的革命团体图表、革命政府图表及民意机关图表,共同组成此组史料,以供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国民党党政建置及民意机关更迭概况之专家学者参考。文内大的标题为选编者所拟。

  • 标签: 辛亥革命前后 南京国民政府 政治 民意机关 中国 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