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根治术后pT1-2N1期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LRR)部位及放疗对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国12家医院符合条件的5442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放疗和未放疗患者的LRR部位及不同部位放疗对复发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RR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全组中位随访63.8个月,395例患者出现LRR。无论辅助放疗与否和不同分子分型,胸壁和锁骨上区均为最常见的LRR部位。全组胸壁照射和未照射患者的5年胸壁复发率分别为2.5%和3.8%(P=0.003);锁骨上区照射和未照射患者的5年锁骨上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1.3%和4.1%(P<0.001);腋窝照射和未照射患者的5年无腋窝复发率分别为0.8%和1.5%(HR=0.31,95%CI为0.04~2.23,P=0.219);内乳照射和未照射患者的5年无内乳复发率分别为0.8%和1.5%(HR=0.45,95%CI为0.11~1.90,P=0.268)。结论改良根治术后pT1-2N1期乳腺癌患者的主要LRR部位是胸壁和锁骨上区,不受辅助放疗与否和分子分型的影响。胸壁和锁骨上区放疗显著降低相应部位的复发风险,而腋窝和内乳放疗未降低相应部位的复发风险。

  • 标签: 乳腺肿瘤/改良根治术 乳腺肿瘤/术后放疗 局部区域复发 阳性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射波刀(CK)、断层治疗(TOMO)、加速器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设备在恶性肿瘤椎体骨转移立体定向放疗(SBRT)中剂量学优劣。方法分析30例恶性肿瘤椎体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用上述3种设备实施SBRT计划设计,统一导入MIM软件评估。处方剂量:大体肿瘤体积24 Gy分2次。优化目标:脊髓Dmax限制17 Gy,马尾最大剂量限制20 Gy。D98%>95%的计划靶体积处方剂量。主要参数包括PTV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梯度指数(GI)、脊髓(或马尾)的Dmax和治疗时间。结果VMAT的PTV最大覆盖剂量(D2)显著高于Tomo (P<0.01)和CK(P<0.01)。CK的CI和HI均低于VMAT(均P<0.01)和Tomo(均P<0.01)。VMAT的GI明显高于Tomo(P<0.01),Tomo的GI明显高于CK(P<0.01)。CK治疗时间最长,VMAT治疗时间小于Tomo (all P<0.01)。结论3种放疗设备均能很好地完成满足临床要求的恶性肿瘤椎体骨转移SBRT计划。CK拥有更优的剂量跌落梯度,VMAT取得了更优的靶区适形性;Tomo组各参数较为居中。VMAT与Tomo所需时间比CK短。临床可根据病例及靶区特点选择适合的放疗系统。

  • 标签: 剂量分布 射波刀 断层疗法 加速器容积调强弧形疗法 肿瘤转移,锥体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加速部分乳腺调强放疗(APBI-IMRT)和全乳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WBI-SIB-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纳入2009年7月至2014年12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35例,每例患者进行APBI-IMRT和WBI-SIB-IMRT两个靶区计划设计。运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估靶区及正常组织剂量学差异。结果与WBI-SIB-IMRT相比,APBI-IMRT累积放射效应(CRE)校正后术腔大体肿瘤体积(GTVtb)和计划术腔大体肿瘤外扩体积(PGTVtb)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RE校正后临床靶体积(CTV)的剂量较高[(4 720±71)cGy比(3 889±79)cGy,t=3.184,P=0.027],CRE校正后计划靶体积(PTV)的剂量也较高[(4 675±164)cGy比(3 807±199)cGy,t=2.751,P=0.032]。CRE校正后,与WBI-SIB-IMRT对比,APBI-IMRT患侧肺组织和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组织的剂量降低[(558.5±8.9)cGy比(1 304.9±34.4)cGy,t=-7.328,P=0.001;(35.5±5.3)cGy比(843.0±41.5)cGy, t=-8.137,P=0.001];两种放疗方式间全组患者患侧肺V5/3.6 Gy、V10/7.3 Gy、V15/10.9 Gy、V20/14.6 Gy、V25/18.2 Gy、V30/21.9 Gy及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V30/21.9 Gy和V40/29.2 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与WBI-SIB-IMRT相比,APBI-IMRT改善了靶区剂量的分布,减少了危及器官高剂量受照体积。

  • 标签: 乳腺肿瘤 手术后期间 放射疗法,调强适形 放射治疗剂量
  • 作者: 吴洪芬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英语周报》 2011年第23期
  • 机构:语言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前提,听与读则是语言输入的途径。在中文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外语,由于听的渠道有限,语言输入的途径更多依赖的是读。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够从不同文化的社会场景里获得使用语言的实际范例。同时,读也为听、说、写的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话题和语言示范。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基础性阅读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