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贵州省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病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简称梭戛乡)儿童智力水平与尿之间的关系。方法2019年4月,在梭戛乡的3所学校选择173名10 ~ 13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是否有斑牙,将儿童分为病例组(n = 104)和对照组(n = 69)。采集调查对象中段尿样,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尿;采用联合瑞文测试农村版(CRT-RC2)进行儿童智商(IQ)测试。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观察尿与IQ之间的关联,结果以回归系数(β)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结果病例组尿高于对照组[(2.14 ± 1.78)比(1.53 ± 0.98)mg/L],IQ值低于对照组[(92.33 ± 11.68)比(100.38 ± 11.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58、4.41,P均< 0.05)。病例组尿(X)与IQ(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 96.99 - 2.86X,尿每增加1 mg/L,IQ下降2.86分(β = - 2.86,95%CI:- 5.48 ~ - 0.24)。结论长期处于燃煤污染环境可能会对儿童的智力产生损害,儿童IQ随尿的增加而下降。

  • 标签: 儿童 尿 智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相对线粒体DNA拷贝数(mitochondrial DNA copy number,mtDNA-CN)与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简称燃煤病)的关联。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采用横断面研究,在贵州省典型燃煤病病区毕节市选择482例燃煤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在非病区长顺县选择21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两组人群基本信息、生活行为习惯等一般情况,采集外周静脉血血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相对mtDNA-CN;应用二分类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相对mtDNA-CN与燃煤病的相关。结果对照组与病例组人群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性别比例、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7.91,χ2 = 5.11、13.33、34.32,P均< 0.05);且对照组人群相对mtDNA-CN高于病例组[中位数(四分位数):202(138,292)比131(96,217),Z = - 7.80,P < 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比值比(95%置信区间)]显示,文化程度[小学:0.572(0.377 ~0.868)、初中及以上:0.292(0.174 ~ 0.493)]、相对mtDNA-CN[131 ~ < 217:0.265(0.144 ~ 0.488)、≥217:0.183(0.100 ~ 0.335)]、BMI[1.222(1.142 ~ 1.307)]均为燃煤病患病风险的影响因素(P均< 0.05)。在不同BMI及文化程度亚组中,相对mtDNA-CN与燃煤病患病风险均呈显著负相关(P趋势均< 0.05);相对mtDNA-CN与人群BMI、文化程度对燃煤病均不存在交互效应(P交互均> 0.05)。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mtDNA-CN与斑牙、骨症的患病风险均呈显著负相关(P趋势均< 0.05)。结论相对mtDNA-CN越高,人群燃煤病患病风险越低,提示mtDNA-CN可能是燃煤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线粒体DNA 拷贝数 横断面研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基因多态与贵州省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简称燃煤病)的关系。方法2018、2019年,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贵州省典型燃煤病病区毕节市选取燃煤病患者26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地方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将病例组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每组130例;同时,在贵州省非燃煤病病区长顺县选取无氟斑牙及骨症症状者130例作为对照组。提取研究对象全血基因组DNA,采用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所有样本OPG基因rs2460985、rs2073618、rs6469804、rs6993813 4个单核苷酸多态(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和遗传模式分析,比较其等位基因、基因及所构建的单倍在对照、轻症、重症组中频率分布的差异。结果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4个SNP位点基因频率在对照、轻症、重症组中均达到遗传平衡(P均> 0.05)。OPG基因rs6469804位点基因频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615,P < 0.05),且该位点基因频率对照组与重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784,P < 0.05)。遗传模式分析结果显示,rs6469804位点对照组与重症组比较最优遗传模式为超显性遗传模式,在该模式下基因AA + GG和AG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 1.94,95%置信区间(CI):1.16 ~ 3.23,P < 0.05],基因AG是燃煤病发生的危险因素;rs2073618位点对照组与轻症组比较最优遗传模式为隐性遗传模式,在该模式下基因GG + GC和CC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 3.17,95%CI:1.08 ~ 9.30,P < 0.05),基因CC是燃煤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对照组与轻症组比较,单倍C-C-G-T、T-G-A-C是燃煤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整OR = 2.41、1.98,95%CI:1.29 ~ 4.50、1.22 ~ 3.23,P均< 0.05);对照组与重症组比较,单倍T-G-A-C是燃煤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整OR = 1.87,95%CI:1.14 ~ 3.07,P < 0.05)。结论OPG基因rs6469804位点基因AG和rs2073618位点基因CC可能是燃煤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骨保护素 氟中毒 基因多态性 单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