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当代青少年的情感匮乏是青少年成长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关注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而忽略其情感需求。现代心理学、人际神经生物学、脑科学等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生命早期情绪、情感的发展对青少年的持续发展具有本体论意义。我们需要呵护、关爱生命早期的基础性情感,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和情感氛围。青少年社会教育者作为青少年的"重要他人",要提升自身的"情感性素质",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加强对青少年的情感关怀,融人于己,与其同在。

  • 标签: 情感教育 青少年社会教育 关系性存在 情感关怀 社会教育者
  • 简介:从教师职前培养的历史进程来看,强调精神及人文取向的教师教育正在复兴。"情感—人文"取向的职前培养强调教师情感、道德、自我意识、个性、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和技能的养成,认为知识、技能等作为外在于教师个体的"知道",必须通过情感才能进入教师的认知本体,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与行为中,沉淀为素养。因此,需要在"入口"处关注师范生的"情感—人文"素养,在"过程"中基于师范生的个体经验培养具有个性化的教师。

  • 标签: 教师素养 教师情感 教师职前培养
  • 简介:新时期,尽管国务院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等一系列促进乡村教师发展的政策,但是乡村教师的发展仍面临困境。教育公益组织基于自身优势和机构使命,在乡村教师数量补充、培训、交流及评价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民间探索实践,对于改善乡村教师在以上几方面所处困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未来,促进乡村教师发展需要立足乡村教师的主体需求,建立低重心、地方化的服务机制,完善论证、监管、评价机制,建构起多元主体携手共促乡村教师发展的治理环境。

  • 标签: 乡村教师 乡村教育 专业发展 教育公益组织 民间探索
  • 简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成熟的过程.对于教师“专业”属性的认识,需要立足教师职业的性质、在特定的文化境脉下、以“存在论”逼近的方式重新解构,以促进教师个体“自我经验”模式的理解、更新.基于这样的研究立场,本研究认同“反思实践者”的教师形象,作为反思实践者的教师,他的教学和育人活动不单单是技术性的,而是高度主体性地参与问题情境,与学生形成活跃的关系,有兴趣和能力解决学生的问题,并以此为成就.

  • 标签: 教师专业发展 反思实践者 技术熟练者 存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