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颈动脉内膜剥脱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35例(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随机分为围期优质护理的观察组(17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8例),观察情绪状况、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并发症发生率低,满意度评分高,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颈动脉内膜剥脱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期优质护理,能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且有利于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借鉴。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围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护理干预对其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脑动脉瘤栓塞患者计 74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 n=37)与采用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实验组( n=37),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独立生活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 脑动脉瘤 干预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破裂动脉瘤术后患者脑血管痉挛所发挥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9月诊治的破裂动脉治疗患者50例进行护理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破裂动脉瘤术后患者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可以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破裂动脉瘤术 脑血管痉挛 效果分析
  • 作者: 杨泉林 吴巧燕 刘欢 孙晓宁 王春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心外科,厦门 361015,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厦门 361015,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上海 200032 上海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心外科,厦门 36101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上海 200032 上海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上海 20003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心包补片"袖状"重建技术在白塞病合并主动脉瓣环严重毁损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总结报道临床应用经验及早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22年5月白塞病合并主动脉根部病变的患者资料,共60例患者接受66次主动脉根部手术,其中19例术后瓣周漏的再次手术患者入选研究。其中15例行常规全根置换,4例主动脉瓣环严重毁损的采用心包补片"袖状"重建技术行全根置换。查阅病历资料记录人口学及围期临床资料。出院后电话随访收集资料。结果19例患者中位年龄为39(36,42)岁,其中5例为女性,术后发生瓣周漏距前次手术中位时间间隔为5(3,14)个月。全组无围期死亡。15例行常规全根置换,5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1例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置入体外膜肺氧合,1例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置入IABP,1例术后置入永久起搏器。中位随访55.00(29.25,71.25)个月。2例失访,1例术后3年因感染死亡。1例再次出现瓣周漏。2例出现远端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再次手术。4例心包补片"袖状"重建者,1例行气管切开,中位随访5.50(5.00,11.25)个月,未观察到瓣周漏及假性动脉瘤,心功能(NYHA分级)均为Ⅰ-Ⅱ级。结论白塞病合并主动脉瓣环严重毁损再次手术中,使用心包补片"袖状"重建技术进行全根部置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白塞病 主动脉瓣置换 瓣周漏 再次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接受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患者围期护理中采取PDCA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患者中抽选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有患者20例,接受PDCA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有患者20例,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意识障碍、颅内感染、脑脊液鼻漏、低血钠、尿崩症等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护理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29、4.329,P

  • 标签: PDCA护理管理模式 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平均划分为接受普通护理管理的30例对照组,以及接受综合性护理的30例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流速以及对于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接受了综合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颈外静脉以及股静脉血流速度均是明显高于接受普通管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比较差异的P值低于0.05,因此两组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更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的P值低于0.05,因此两组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管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颈外静脉以及股静脉血流速度,加速患者的静脉循环,也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主动脉夹层术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和血乳酸(Lac)水平与预后生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海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治的AECOPD伴呼吸衰竭并机械通气患者77例,以脱机后28 d内是否死亡为标准分为生存组54例和死亡组23例。结果死亡组的PA-aO2和Lac分别为76.15(21.30) mmHg(1 mmHg=0.133 kPa)、4.55(5.60) mmol/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aO2及Lac水平为影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表明,二者能够预测患者28 d的病死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PA-aO2:0.712(95%CI:0.490~0.923)、Lac:0.788(95%CI:0.552~0.964)。结论PA-aO2及Lac可以作为评估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指标。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预后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血乳酸
  • 简介:【摘要】目的:为预防老年患者中低体温情况发生,采用输液加温仪后取得的效果分析。方法:从2022年01月--2022年07月之间入院的老年患者中选择50例作为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均纳入25例,观察组应用输液加温仪,对照组应用充气保温毯,不应用任何输液干预设备。比较组间的预防价值。结果:临床指标数据为观察组比对照组数据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临床指标数据为观察组比对照组数据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输液加温仪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中低体温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输液加温仪 老年患者 术中低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护理中将整体护理干预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结合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收治患者中60例为对象,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整体护理)。分析两组期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中出血量以及疼痛程度,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整体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手术室综合护理对预防中意外低温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6月—2022年10月本院接治的手术患者资料抽取3278份进行分析,所选患者中均接受手术室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其对预防中意外低温的影响。结果 本次研究所选3278例手术患者中,仅1例患者发生中意外低温情况,发生率为0.03%,未发生手术期压力损伤情况。结论 手术室综合护理对预防中意外低温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代谢功能的恢复,降低不良情况的出现,提高患者预后水平,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 综合护理 术中意外低温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对急诊清创缝合患者疼痛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收治的52例行清创缝合患者为样本分析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组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方式为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于护理后对比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但组间相比,研究组各时间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清创缝合术 舒适护理模式 疼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结肠癌切除患者实行多元化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6例结肠癌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结合心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恢复时间。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观察组较佳,(P

  • 标签: 多元化护理 心理护理 结肠癌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探究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的操作步骤、实施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活动中,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子宫肌瘤患者,入院开始时间为2022年9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12月,而后在奇偶数字法下,将70例患者分组,具体包括:对照组、实验组;全部患者均开展腹腔镜切除治疗,在术后阶段,将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提供,中医适宜护理技术为实验组提供,每组35例,比较最终效果。结果: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后,子宫肌瘤患者存在组间差异,且实验组更低,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VS对照组,评分高,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中,腹腔镜切除术后的中医适宜护理技术效果更佳,显著表现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方面,值得大力推行。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切除术 并发症发生率 中医适宜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断指再植患者实施针对性三项维度护理的生活能力及指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断指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60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属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分组应用奇偶法形式,2组均30例,常规护理纳入到对照组之中,针对性三项维度护理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护理前后相关指标、关节活动度及断指存活情况加以比较。结果:(1)护理前相关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断指再植护理后手指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握力较之于对照组得以提升,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2)观察组(93.33%)的断指再植患者关节活动度优良率较之于对照组(70.00%)得以提升,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3)较之于对照组(80.00%)断指再植患者,其观察组(96.67%)的患者断指存活率有所提升,期间差异性水平较高,P

  • 标签: 断指再植术 针对性三项维度护理 生活能力 指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快速康复理念用于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围手术护理中对患者疼痛程度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中纳入患者100例,均为本院收入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时间在2022年1月—2023年6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实施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1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的JOA评分及ODI评分对比,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高于术前,ODI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用于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围手术护理中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切除术 围手术护理 疼痛程度 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