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作者: 王立 孟令丙 徐鸿轩 陈玉辉 尹家文 王倩雯 刘德平 龚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100730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北京医院神经内科,100730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理应激(CPS)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影响及观察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10只雄性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对照(NC)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20只雄性ApoE-/-小鼠均予以高脂饮食,随机分为AS组和AS+CPS组。AS+CPS组小鼠通过12周的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方案构建CPS模型。检测血浆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血管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斑块形态。采集小鼠粪便扩增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的V3+V4区,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分析α和β多样性。结果与NC组和AS组小鼠比较,AS+CPS组小鼠体重增长缓慢,旷场实验反应箱中心区域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0.05)。此外,AS+CPS组小鼠AS斑块面积显著增加(P<0.01),管腔狭窄严重(P<0.01)。AS组和AS+CP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肠道菌群物种组成也发生改变。结论高脂饮食可导致小鼠AS形成及肠道菌群紊乱,有益菌丰度下降,有害菌丰度增加,且CPS可促进AS病变并加重肠道菌群紊乱。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饮食 肠道菌群 慢性心理应激
  • 作者: 张驰 曾平 刘德平 王媛媛 张和龙 王雁 翟硕 邵晓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心内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学位办公室,北京 100191,北京医院教育处,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控疾控办公室,北京 102218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对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在医学研究生中的信度、结构效度和条目特征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北京市6所综合三甲医院的1 021名医学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利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 α系数)和组内相关系数分析内部一致性,使用因子分析方法探索量表的维度结构,使用等级模型的项目反应理论对量表10个条目的难度和区分度进行参数估计。结果量表的整体克朗巴赫系数为0.92。平行分析主成分法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均支持GSES的单维性结构。10个条目的区分度为1.82~3.65,难度为-3.51~1.66,且呈单调递增。该量表在医学研究生中的最大测验信息量为19.16。结论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结构效度和测量精度,在医学研究生调查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具体条目的难度偏低,可进一步优化完善。

  • 标签: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 医学研究生 因子分析 项目反应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人衰弱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65岁老年住院患者用临床衰弱分级进行衰弱评估,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结果本研究纳入住院老年患者共180例,其中衰弱患者66例、非衰弱患者114例,衰弱组年龄(79.8±6.0)岁,显著高于非衰弱组(75.0±6.3)岁(t=5.030、P<0.001);衰弱组高血压、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心力衰竭及骨关节炎患者比例高于非衰弱组(均P<0.05);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组正常窦性心搏(NN)间期标准差(SDNN)[103.0(76.0,121.2)ms比107.5(92.0,136.0)ms,Z=-2.108,P=0.035]、5 min NN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86.0(67.7,106.5)ms比97.5(78.0,126.0)ms,Z=-2.694,P=0.007]、标化低频功率(LFnorm)[(53.1±13.0)nU比(59.3±13.9)nU,t=-3.024,P=0.003]及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值(LF/HF)[1.2(1.0,1.4)比1.4(1.1,1.7),Z=-3.041,P=0.002]更低,标化高频功率(HFnorm)[(36.8±9.2)nU比(32.2±10.7)nU,t=3.033,P=0.003)更高;衰弱组SDANN<92 ms、LFnorm<50 nU、HFnorm>32 nU、LF/HF<1.5发生率分别为59.1%(39/66)、42.4%(28/66)、72.7%(48/66)、84.8%(56/66),均显著高于非衰弱组41.2%(47/114)、22.8%(26/114)、49.1%(56/114)、65.8%(75/1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Fnorm、HFnorm、LF/HF与衰弱相关(OR=0.971、1.039、0.333,均P<0.05),HFnorm>32 nU、LF/HF<1.5是衰弱的危险因素(OR=2.401、2.773,均P<0.05)。结论老年衰弱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调节失衡,应关注老年衰弱患者的HRV。

  • 标签: 衰弱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浓度尿酸刺激对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OPN)表达及细胞增殖、凋亡、胶原蛋白分泌的作用。方法培养原代人心脏成纤维细胞(HCF);按照不同尿酸刺激浓度对HCF进行分组:尿酸0、5、10和15 mg/dl组;刺激48 h后进行以下实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OP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oll-1的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OPN、α-SMA、Coll-1的蛋白表达量;细胞生长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成纤维细胞活力;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毒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不同浓度尿酸刺激72 h后,碘化丙啶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经48 h不同浓度尿酸处理后,qPCR和Western blot显示,尿酸5、10和15 mg/dl组的心脏成纤维细胞中OPN、α-SMA和Coll-1表达较尿酸0 mg/dl组均有上调趋势,以尿酸10 mg/dl组升高最显著(均为P<0.001);细胞生长活力检测显示,尿酸5、10和15 mg/dl组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活力较尿酸0 mg/dl组显著增加(P<0.001、P<0.001和P=0.013),细胞增殖活力趋势也呈倒U型曲线关系;CCK-8检测显示,尿酸5和10 mg/dl组的细胞增殖毒性较尿酸0 mg/dl组明显提升(P=0.020、0.004);Trans-well实验表明,尿酸5、10和15 mg/dl组的细胞迁移能力增强;不同浓度尿酸刺激72 h后碘化丙啶染色检测显示,尿酸5、10和15 mg/dl组的细胞凋亡减轻,以尿酸10 mg/dl组最明显。结论尿酸可上调心脏成纤维细胞中OPN的表达,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化,增加胶原蛋白分泌。

  • 标签: 心肌纤维化 尿酸 成纤维细胞 骨桥蛋白 胶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线性回归模型与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习行为的预测效能,探讨不同预测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方法以全国6 922名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调查数据为例,通过自评学习行为量表获得综合得分;在训练集中,分别利用Lasso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Bootstrap随机森林、提升树四种监督式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对验证集数据进行预测并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习行为综合得分为(3.31±0.54),总体达标率为74.02%。在线性回归模型中,年龄、学校级别、学位类型、学习兴趣、压力和满意度对学习行为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验证集的预测中,线性回归模型的敏感度为0.484,特异度为0.914,准确率为0.801。四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各项指标均高于线性回归模型,其中随机森林的提升度最高。结论线性回归模型对研究生学习行为的预测效果良好,机器学习在预测准确性上优于线性回归模型,但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在计算效率和可解读性上具有一定优势。

  • 标签: 学习行为 预测模型 线性回归 机器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视角回顾我国老年医学科研发展进程,为未来学科发展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利用2008—2017年老年医学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料,统计描述项目数量与构成、资助金额、依托单位等基本情况,并分析整体变化趋势,利用词频分析汇总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问题。结果2008—2017年老年医学领域累计立项总数为446项,立项数量和资助金额均呈增长趋势;项目类型逐渐丰富,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以后每年立项的基金类型均包括6种或以上,且各类重大项目均实现突破;华东地区的立项数量和资助金额始终处于第1位;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是立项水平最高的3个省市,立项数量和资助金额占比均超过全国的10%;此期间获批立项的依托单位共114个,其中74个单位的立项数量为2项或以上;词频分析中,衰老(229次)、细胞(161次)和蛋白(120次)是频次最高的3个关键词。结论我国老年医学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立项数量和水平上均显著提升,但在医学科学部中的占比始终偏低;项目的地区和机构分布不均衡,存在以优势学科单位为中心的聚集现象;基础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主要类型;衰老机制研究是老年医学领域的核心内容。

  • 标签: 老年医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学科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衰弱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医院住院的年龄≥65岁的患者,应用临床衰弱分级进行衰弱评估,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窦性心率震荡分析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结果本研究纳入住院老年患者共129例,男性75例(58.1%),平均年龄77.5岁,范围65.0~92.1岁。衰弱患者53例,非衰弱患者76例,衰弱组年龄[(80.5±5.5)岁]大于非衰弱组[(75.3±6.2)岁],衰弱组高血压[84.9%(45/53)]、心力衰竭[32.1%(17/53)]及外周血管疾病[32.1%(17/53)]比例高于非衰弱组[65.8%(50/76),1.3%(1/76),17.1%(13/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01,χ2值分别为5.879、24.606、3.921;均P<0.05)。与非衰弱组比,衰弱组震荡初始(TO)[-0.05(-0.92,0.82)%比-0.74(-1.58,0)%;Z=2.616,P=0.009]更高、震荡斜率(TS)[2.34(1.30,5.00)ms/RR比4.34(2.66,6.39)ms/RR;Z=-3.048,P=0.002]更低,衰弱组TO异常[49.1%(26/53)比26.3%(20/76),χ2=7.038,P=0.008]及TS异常[34.7%(29/53)比21.0%(16/76),χ2=15.579,P<0.001]发生率高于非衰弱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O异常(OR=2.970,P=0.010,95%CI:1.300~6.785)及TS异常(OR=3.618,P=0.003,95%CI:1.565~8.364)与衰弱相关。结论老年衰弱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迷走神经张力降低。

  • 标签: 老年人 自主神经系统 衰弱 心率震荡
  • 作者: 张驰 李欣 贾金忠 黄天壬 刘德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医院教育处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综合办公室,南宁 530021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 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 100191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南宁 530022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医学研究生满意度量表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估分析。方法2017年9月,对广西医科大学的2 961名在读全日制研究生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满意度量表的维度并评价效度,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验证量表的适配性。结果满意度量表共包含31个条目,总体克朗巴赫系数为0.972;经主成分法提取出5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1.09%。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调查量表修正后,卡方自由度比χ2/df为4.451 (95%CI=4.321~4.558),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为0.062 (95%CI=0.058~0.069),其他增值适配度指标均大于0.9;各条目的标准化载荷均超过0.71,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96, P<0.05)。结论医学研究生满意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且适用性良好,可以作为医学研究生满意度的调查工具并推广使用。

  • 标签: 医学研究生 因子分析 满意度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通过深度访谈法、文本分析法等质性研究方法,梳理目前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推进其改革应当围绕基地临床培训制度、院校培养体系建设、研究生现实感受和相关利益方参与等重点问题开展,并提出强化顶层政策设计、明确人才培养共识、鼓励各利益方互动参与、完善人事配套制度等对策建议。

  • 标签: 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 博士研究生 扎根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尿酸(SUA)水平与发生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6例于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北京医院行心脏磁共振成像诊断为心肌纤维化(钆延迟强化阳性)的患者为病例组,按年龄、性别匹配56例心脏磁共振成像显示无心肌纤维化的同期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并回顾性地收集两组的基线SUA值和其他重要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UA是否为心肌纤维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肌纤维化组与对照组匹配后,基线年龄、性别、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及患高血压比例均无显著差异(均为P>0.05)。心肌纤维化组的S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7.14±2.10)mg/dl比(6.04±1.38)mg/dl,t=-3.269,P=0.002]。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基线SUA每增加1 mg/dl时,发生心肌纤维化的风险升高34.6%(OR:1.346,95%CI:1.015~1.785,P=0.039),基线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发生心肌纤维化的风险是基线无高尿酸血症者的4.098倍(OR:4.098,95%CI:1.445~11.623,P=0.008)。结论SUA水平升高是心肌纤维化发生风险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心肌纤维化 钆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 尿酸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目前有少数研究提示新发房颤的诊断和后续恶性肿瘤的诊断有关。机制可能包括共同的危险因素、检出偏倚等。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物相关的出血事件可能是恶性肿瘤的警告信号,有利于尽早开展恶性肿瘤的相关检查并进行干预。

  • 标签: 新发心房颤动 恶性肿瘤 出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