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中抢救治疗应用效果。方法:对78例我院急诊科2022.11-2023.12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研究,以等量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组,对照组(n=39)行常规治疗、试验组(n=39)行抢救治疗。统计组间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组间治疗后抢救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抢救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行抢救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抢救效果,值得普及。

  • 标签: 抢救治疗 急诊科 脑出血 昏迷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轨道交通领域的创新技术在运营中的应用及其效益评估。通过对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在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交通系统的效率,还为乘客提供了更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本文通过分析和数据对比,系统评估了这些创新技术在轨道交通运营中的实际效益,包括运行时效的提升、能源利用的优化以及运输安全性的增强。

  • 标签: 轨道交通 创新技术 效益评估 人工智能 大数据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但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会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方面存在各种不同的安全问题,如病毒入侵、信息泄露等。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以此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基于此,本文对大数据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处理方面的应用展开探究。

  • 标签: 大数据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 处理技术 数据备份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工程在当今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其现代化技术的演进历程,重点关注电子信息工程在通信、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分析其对经济、社会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还将讨论电子信息工程所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更深入地认识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潜力。

  • 标签: 电子信息工程 现代化技术 计算机 互联网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质子泵抑制剂对于骨科手术患者为术期应激性溃疡进行预防的实际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接受治手术治疗的共计80位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患者手术情况与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于其质子泵抑制剂应用的种类、应用疗程分布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选取的80位患者中,具有应激性溃疡风险因素患者达到70%。具有一个风险因素患者占比为71.43%,两个风险因素患者的实际占比达到17.86%,大于或等于三个风险因素患者实际占比达到10.71%。另外,80位患者内质子泵抑制剂小于或等于40毫克剂量应用其分布为:奥美拉唑53.75%、艾司奥美拉唑1.25%、雷贝拉唑8.75%、兰索拉唑2.50%。质子抑制剂大于40毫克的剂量应用之内,奥美拉唑使用率为13.75%、艾司奥美拉唑使用率为1.25%、雷贝拉唑使用率为5.00%、兰索奥美拉唑使用率为13.75%。对质子泵抑制剂疗程进行分析,使用疗程小于或等于5天分布之内奥美拉唑利用率为55.56%、艾司奥美拉唑应用率为100%、雷贝拉唑应用率为72.73%、兰索拉唑应用率为46.15%。质子泵抑制剂是应用流程大于或等于6天的分布之内,奥美拉唑应用率为44.44%、艾司奥美拉唑用率为0%、雷贝拉作用率为27.27%、兰索拉唑用率为53.85%。结论:对于骨科围术期患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应激性溃疡进行有效的预防。同时,能够对于质子泵抑制剂是否存在浪费滥用情况进行明确,可以使后续医院在骨科手术围术期质子泵抑制剂应用过程中获得可靠的依据,有助于使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有所提升。

  • 标签: 骨科手术 质子泵抑制剂 围术期 应激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质子泵抑制剂对于骨科手术患者为术期应激性溃疡进行预防的实际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接受治手术治疗的共计80位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患者手术情况与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于其质子泵抑制剂应用的种类、应用疗程分布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选取的80位患者中,具有应激性溃疡风险因素患者达到70%。具有一个风险因素患者占比为71.43%,两个风险因素患者的实际占比达到17.86%,大于或等于三个风险因素患者实际占比达到10.71%。另外,80位患者内质子泵抑制剂小于或等于40毫克剂量应用其分布为:奥美拉唑53.75%、艾司奥美拉唑1.25%、雷贝拉唑8.75%、兰索拉唑2.50%。质子抑制剂大于40毫克的剂量应用之内,奥美拉唑使用率为13.75%、艾司奥美拉唑使用率为1.25%、雷贝拉唑使用率为5.00%、兰索奥美拉唑使用率为13.75%。对质子泵抑制剂疗程进行分析,使用疗程小于或等于5天分布之内奥美拉唑利用率为55.56%、艾司奥美拉唑应用率为100%、雷贝拉唑应用率为72.73%、兰索拉唑应用率为46.15%。质子泵抑制剂是应用流程大于或等于6天的分布之内,奥美拉唑应用率为44.44%、艾司奥美拉唑用率为0%、雷贝拉作用率为27.27%、兰索拉唑用率为53.85%。结论:对于骨科围术期患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应激性溃疡进行有效的预防。同时,能够对于质子泵抑制剂是否存在浪费滥用情况进行明确,可以使后续医院在骨科手术围术期质子泵抑制剂应用过程中获得可靠的依据,有助于使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有所提升。

  • 标签: 骨科手术 质子泵抑制剂 围术期 应激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与心源性栓塞(CE)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BAO)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自2018年3月至2022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和盱眙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血管内治疗的104例ABAO患者为研究对象,其TOAST病因学分型为LAA型或CE型,比较LAA型与CE型患者间一般资料、手术信息及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104例患者中LAA型组51例(49.0%),CE型组53例(51.0%);96例(92.3%)的闭塞血管成功再通,35例(33.7%)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与CE型组患者相比,LAA型组患者的心房颤动史比例更低、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更低、基底动脉中下段闭塞比例更高、手术时间更长、术中行补救性支架成形术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间血管成功再通比例、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术后90 d预后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OR=0.935,95%CI:0.891~0.981,P=0.006)、基于CTA原始图像的基底动脉闭塞半定量评分(OR=1.520,95%CI:1.180~1.959,P=0.001)是ABAO血管内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而TOAST病因学分型(LAA/CE型)不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75,95%CI:0.461~2.933,P=0.736)。结论LAA型与CE型ABAO在发病危险因素、病情严重程度、血管闭塞部位、血管内治疗方式及手术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且脑卒中病因与预后无显著关联。

  • 标签: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 心源性栓塞型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血管内治疗
  • 简介: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发展的重点,体现了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既要对学生的文化成绩负责,同时也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体育能力。体育教学要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同时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这一主体进行教学内容优化。本文基于五项管理政策主旨进行分析,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主体参与模式的优化路径。

  • 标签: 五项管理 初中体育 教学主体 参与模式
  • 简介:摘要:初中体育课程的开展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体育课程设计是教学的基础,为了提高初中体育教育的水平,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应结合“双减”政策的具体要求,对“五项管理”实践进行深入的探究。基于此,本文从初中体育“五项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就如何提高课程开发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 标签: 初中 体育教学 五项管理 以生为本
  • 简介:【摘要】通过精确无功补偿设备的安装位置与变压器容量,可以降低整体损耗,提高整体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满足电力需求及运行需求。本文分析了无功补偿设备的安装位置与变压器容量的合理选择,对于实际工作起到参考作用,更加科学的合理利用无功补偿设备和变压器。

  • 标签: 无功补偿设备 安装位置 变压器 容量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创伤骨科具体治疗过程当中应用微创技术所具有的现实价值。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选取我院在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所收治的共计140位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当中以随机且平均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共计70位,在治疗过程当中以传统的手术模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共计70位,在治疗过程当中以微创技术进行综合性的治疗。结果: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可以发现,经过具体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均相对优异。结论:在微创骨科治疗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对微创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由此使治疗效果得以提升,能够使得并发症的发病几率得到有效的降低,并且能够使得创伤骨科手术过程当中所存在的出血量得以下降,在临床中需要进行有效的推广,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应用。

  • 标签: 微创技术 技术应用 创伤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动脉栓塞(PA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源性下尿路梗阻症状(LUTS)、尿潴留及血尿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并接受PAE治疗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UTS患者85例(60例单纯LUTS+25例LUTS合并血尿),尿潴留患者52例(50例单纯尿潴留+2例尿潴留合并血尿),单纯肉眼血尿患者3例,随访24个月并评价PAE临床成功率。采用Friedman检验比较PAE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及前列腺体积(PV)的差异,2个特定时间点各指标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方法。结果85例LUTS患者术前及术后3、6、12、24个月的IPSS、QoL评分及PV两两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各随访时间点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5.3%(81/85)、91.8%(78/85)、87.1%(74/85)、83.5%(71/85)。52例尿潴留患者术后30 d内尿管拔除率98.1%(51/52),平均拔管时间(6.8±3.7)d,术后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4.1%(48/51)、92.2%(47/51)、88.2%(45/51)、84.3%(43/51)。血尿患者术后平均肉眼血尿消失时间(3.4±2.5)d,术后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0.0%(27/30)、90.0%(27/30)、83.3%(25/30)、80.0%(24/30)。结论PA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源性下尿路梗阻症状、尿潴留及血尿中期内均是有效的。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动脉栓塞 下尿路梗阻症状 尿潴留 血尿
  • 简介:摘要腹腔干因正中弓状韧带压迫而狭窄的患者中多可见以胰十二指肠动脉弓为主的侧支循环形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切除胰头侧支后可并发急性正中弓状韧带压迫综合征。本文介绍1例经支架植入手术治疗而获得康复的病例,提示介入手术可作为此病症的有效治疗手段,且特别适用于难以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

  • 标签: 支架 正中弓状韧带压迫综合征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简介: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迅速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行创新,推动各个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尤其在电子信息领域,应用居多。因此,本文主要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的必要性,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给大众提供参考。

  • 标签: 计算机网络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应用
  • 简介: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人工智能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电子信息技术方面也开始尝试与人工智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而与人工智能进行相关的结合将会对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 标签: 人工智能 电子信息技术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气道管理模拟训练使低年资医务人员掌握基础气道管理的知识,熟练运用各类气道处理工具,拥有正确处置困难气道的能力。方法挑选资深医学模拟训练导师,组建气道管理模拟培训项目团队;开发气道管理模拟医学培训课程;通过视频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模拟教学形式,对219名学员进行基于模拟教学的气道管理培训;并通过柯氏评估模型对采集的描述性资料进行效果分析。结果成功开发"东方气道模拟训练"课程,交付完整课程包,包含双语版气道管理学员教材、气道管理模拟训练导师手册、标准化教学视频等。经过模拟训练,学员较好地掌握了气道管理技能,超过90.86%的学员技能考核成绩在80分以上。学员对课程整体满意度达97%以上,99%的学员表示培训帮助自己提升了临床处理的信心,98%的学员表示应该在医务人员中推广该培训。结论气道模拟训练课程将气道技术训练、正确的临床决策及实境模拟三者合一,显著提升了低年资医护人员基础气道管理技能,增强了诊治患者的自信心,提高了患者安全。

  • 标签: 气道管理 模拟医学 课程开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前循环远端分支血管闭塞支架机械取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具有颅内前循环远端分支动脉(A2、M2)闭塞病例纳入分析。根据患者是否静脉溶栓,分为桥接治疗组与直接取栓组。主要观察指标为机械取栓后90 d的良好预后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次要观察指标为血管再通率(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或3)、症状性颅内出血和术后90 d病死率。结果在接受血管内治疗的311例病例中,19例患者被诊断为颅内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其中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14 例、大脑前动脉A2段闭塞2例、大脑中动脉M2段+大脑前动脉A2段闭塞3例。桥接治疗组患者6例,直接取栓组13例。支架机械取栓术后闭塞血管整体再通率为18/19,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19,90 d预后良好率为8/19,90 d病死率为5/19。两组患者血管成功再通率(桥接治疗组与直接取栓组分别为6/6、12/13)、症状性出血转化率(0/6、1/13)、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2/6、6/13)及病死率(1/6、4/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颅内前循环远端分支血管闭塞4.5 h内的桥接治疗及24 h之内经影像学筛选后的机械取栓治疗可能都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卒中 前循环 静脉溶栓 机械取栓 远端分支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6 h时间窗内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26例院内和167例院外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机械取栓治疗院内、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发病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年龄、性别,院内卒中与院外卒中按1:2进行倾向性配对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手术情况、术后90 d预后的差异。匹配后,26例院内卒中和52例院外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院内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比例低于院外患者(11.54%和46.15%;χ2=9.176,P=0.002)。院内卒中患者更常见合并心功能不全(19.23%和3.85%;χ2=5.022,P=0.038)。院内卒中和院外卒中患者机械取栓后成功再灌注比例分别为84.62% (22/26)和75.00%(3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8,P= 0.312)。院内外卒中患者90 d预后良好率分别为30.77%(8/26)和46.15%(24/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6 ,P=0.145 )。院内外卒中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5.38%(4/26)和17.31%(9/52),90 d死亡率分别为23.08% (6/26)和19.23%(10/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P>0.999;χ2=0.157,P= 0.692)。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卒中后6 h时间窗内,院内、外卒中患者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同样安全有效。

  • 标签: 脑缺血 放射学,介入性 血栓切除术 倾向性匹配 院内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自膨胀金属支架(SEMS)置入与引流管置入治疗恶性胆肠吻合口狭窄(B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33例恶性BAS患者。其中19例患者接受了SEMS(支架组)治疗,其余14名患者接受了引流管置入治疗(引流管组)。技术成功定义为将支架或引流管成功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临床成功定义为术后1周内血清胆红素与基线水平相比降低20%。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支架或引流管的通畅时间和总体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技术成功。在支架组中,15名患者放置了1个支架,另外4名患者放置了2个支架。两组的临床成功率相似,支架组94.7%(18/19),引流管组92.9%(13/14)。两组均没有严重并发症。支架/引流管的中位通畅时间支架组(130 d)显著长于引流管组(61 d,P=0.001)。支架组(159 d)的中位生存期也明显长于引流管组(65 d,P=0.003)。结论支架置入治疗恶性BAS支架通畅时间和患者存活期显著长于引流管置入治疗恶性BAS,SEMS放置可能优于引流管置入。

  • 标签: 恶性胆肠吻合口狭窄 自膨式金属支架 引流管 通畅时间 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PComA)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oculomotor nerve palsy,ONP)的临床效果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科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57例PComA动脉瘤性ON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按其术后恢复程度分为治愈(完全恢复)组和非治愈(部分恢复+未恢复)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57例患者中,42例完全恢复,13例部分恢复,2例未恢复,治愈组与非治愈组在术前麻痹程度(73.8% vs 26.7%,P=0.002)以及是否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54.8% vs 20%,P=0.033)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可促进PComA动脉瘤性ONP患者症状恢复,术前麻痹程度较轻以及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ONP患者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症状更容易恢复。

  • 标签: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动眼神经麻痹 血管内栓塞治疗 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