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公司管理机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给我们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得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工会工作作为现代公司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上级联系职工的桥梁与纽带,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既是党的要求、职工的期盼,也是时代赋予的重任。

  • 标签: 工会 员工 和谐稳定
  • 简介:摘要: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是新世纪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 标签: 阅读 积累 语文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泰安市中心医院病理科确诊的15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结果患者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52~64岁;15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反应迟钝或行走不稳。CT检查均发现颅内占位,4例发生了转移,分别转移到睾丸、肝脏、肺脏和乳腺,其余患者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均未见全身其他部位肿瘤。光镜下肿瘤细胞表现为弥漫性生长,特征性的分布于血管周隙;肿瘤细胞大多相似于中心母细胞,与反应性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以及反应性星形细胞混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均弥漫强表达白细胞分化抗原20(CD20)及B细胞系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其中3例表达白细胞分化抗原10(CD10),7例均表达B细胞淋巴瘤因子6(Bcl-6)及多发性骨髓瘤致癌蛋白(MUM1),余5例均表达MUM1,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指数70%~90%。结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淋巴瘤,以弥漫性分布于血管周隙的中心母细胞样细胞为特征;临床表现与其发生部位有关,掌握其共同的特征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方能正确诊断。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诊断学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例经典型枫糖尿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特点。患儿,男,出生7 d出现不明原因拒奶,反应差,口吐白沫,同时出现脑病症状。血串联质谱提示总亮氨酸浓度异常升高,尿气相色谱/质谱结果提示2-羟基异戊酸、2-酮-异戊酸、2-酮-3-甲基戊酸、2-酮-异己酸均明显增高,基因检测结果显示BCKDHB基因c.1028delC(p.S343Lfs*9)纯合突变。了解该病的临床症状及基因突变特点,有助于该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以最大程度改善该疾病的预后。

  • 标签: 枫糖尿症 基因突变分析 BCKDHB基因 遗传代谢性疾病
  • 简介:摘要: 初中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实现了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讲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旨在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 标签: 读写一体化 初中语文 教学质量 措施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分析传染防治管理对预防和控制感染临床护理中的影响。 方法: 抽选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7 月在本院就诊的 206 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选的奇偶数顺序划入参照组与实验组( n=103 )。参照组行常规管理,实验组行传染防治管理,比较两组病患的院感发生率及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 结果: 实验组院感发生率是 0.97% ,参照组院感发生率是 7.77% ,实验组的院感发生率相对较低( p < 0.05 )。实验组病患的病房管理、安全管理、基础护理及消毒隔离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两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传染防治管理可预防和控制感染症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传染防治管理 感染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临床诊断为多种羧化酶缺乏症(multiple carboxylase deficiency, MCD)的患儿及其父母进行相关致病基因的变异分析,为临床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CR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对患儿的MCD致病基因BT和HLCS编码区进行变异检测,并对患儿父母进行相应基因变异分析。在80名正常人中对未报道过的基因变异进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患儿的BT基因编码区未发现碱基改变,HLCS基因存在c.286delG (p.Val96Leufs*162)和c.1648G>A (p.Val550Met)复合杂合变异,其中c.286delG (p.Val96Leufs*162)经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验证为新变异。结论HLCS基因c.286delG (p.Val96Leufs*162)和c.1648G>A (p.Val550Met)变异可能为患儿的致病原因,致病基因的检出为临床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同时丰富了HLCS基因变异谱。

  • 标签: 多种羧化酶缺乏症 HLCS基因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的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泰安市中心医院病理科确诊的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的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的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结果患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46~78岁;光镜下均可见淋巴结正常结构破坏,在小淋巴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组织细胞的背景下,散在单个大细胞;免疫组化显示大细胞CD20阳性,小淋巴细胞CD3阳性。结论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的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淋巴瘤,以在小T淋巴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组织细胞的背景下散在一定数量的不典型大B细胞为特征;临床及组织学表现均易与其他类型的淋巴瘤相混淆,掌握其共同的特征并结合免疫组化方能正确诊断。

  • 标签: 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的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诊断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泰安市中心医院病理科确诊的12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12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58~76岁;临床症状主要有皮肤红斑及皮下结节(发生于皮肤者)、头痛头晕及行走不稳(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者)咳嗽咳痰(发生于肺者);光镜下表现血管腔内充满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大多相似于中心母细胞或免疫母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肿瘤细胞CD20阳性。结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淋巴瘤,以淋巴瘤细胞选择性的在血管腔内生长为特征;临床表现与其发生部位有关,掌握其共同的特征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方能正确诊断。

  • 标签: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2"助理全科医师培训《临床综合课程》2015级与2016级结业考试病例导入式试卷设计与答题情况,为教学中强化学员的临床问题综合分析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该类试卷的部分试题编制采用"简要病例题干题"形式。计算两届学员试卷难度系数、区分度及信度,比较学员对不同题型(单选题、简要病例题干题)的回答情况。采用SPSS 15.0对相应数据行卡方检验或t检验。结果两届试卷及组卷的两部分试题均符合考查目的及培训课程目标,难度系数、区分度、信度均较为合理。两届试卷的单选题难度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届试卷的"简要病例题干题"区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届学员的试卷平均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考试各分数段学员频数分布在单选题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届学员的单选题平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届学员对"简要病例题干题"均能接受;该题型对学员的要求更高,可有效区分学员能力状况。整体来看,助理全科医师培训中推进病例导入式教学的努力颇有成效。

  • 标签: 临床综合课程 病例导入式教学 简要病例题干题 "3+2"助理全科医师培训 试卷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辽宁省2017—2019年抗原性发生改变的甲型H1N1流感毒株进行耐药性及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分析,了解其耐药性及抗原性变化情况,为流感的防控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75株甲型H1N1流感毒株进行抗原性分析,将低反应株进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抑制剂类药物耐药性检测及HA基因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检测到参考株的低反应株32株,经NA抑制剂类药物耐药性分析,10株毒株对NA抑制剂类药物奥司他韦敏感性降低。部分毒株HA蛋白中涉及抗原决定簇Sa和Ca1的多个位点发生突变。8株毒株糖基化位点与当年疫苗参考株存在差异。检出1株毒株位于220环的氨基酸位点发生R222K的突变,提示蛋白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流感病毒的受体结合能力改变。结论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对于病毒的致病性及传播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关注其发生改变的毒株,对流感病毒的及时防控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及指导作用。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病毒 耐药性分析 抗原性分析 HA基因
  • 简介:【 摘要】 目的:对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性护理中的干预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以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我院 2018.11-2019.11 期间收治的 84 例小儿急性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 42 例,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 42 例,舒适护理),对比其最终护理效果。 结 果: 观察组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哮喘急性护理中的运用效果确切。

  • 标签: 小儿急性哮喘 急性护理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张扬个性的过程 , 而发散思维就是从不同方向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思维过程。也叫求异思维或放射思维、多向思维。数学教学中只有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求异性、创新性,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

  • 标签: 发散思维 数学
  • 简介:摘要:在日常生活中,计算随处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更是贯穿始终,它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可见,计算有着举足轻重的教学地位。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受他们计算兴趣、态度、意志和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抛砖引玉。

  • 标签: 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