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水平。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不断加大,社会各界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开展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关单位要对道路施工的质量进行监督和管控,确保施工流程可以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开展,而施工单位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防治,以此去全面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稳定性。在施工的技术控制中更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整个市政路桥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从而也能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 标签: 市政 道路工程 施工管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雨水排水工程作为市政道路排水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情况会直接影响雨水排水设施使用功能的发挥,市政道路使用年限,及城市发展等。由于雨水排水工程本身具有施工内容复杂、管网交错等特点,意味着该项目施工难度较大,且受施工条件、工艺及施工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雨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路基路面长期在雨水的作用下,路面及其内部结构被破坏,弱化了市政雨水排水系统的功能,道路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均受到影响。对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主要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实际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施工方法来执行,确保雨水排水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 标签: 市政 道路 雨水排水工程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浆液黏液腺错构瘤(seromucinous hamartoma,SMH)是一种罕见的鼻腔鼻窦良性腺体增生性病变,目前国内外文献仅报道了40余例。本文报道1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发生于蝶筛隐窝的SMH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介绍鼻腔SMH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诊治及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活体骨内血管显像方法,分析其临床意义,补充相关骨科疾患诊治依据。方法通过改进显影剂来增加局部浓度实现显影,以Lijianmin-Chengkun(LC)复合通路研究为基础,利用磁性微球理论,使用外壳为氨基(携负电荷)的Fe3O4磁性微球,吸附聚集离子型显影剂泛影葡胺(泛影酸根携正电荷),即通过改进显影剂的方法,使磁性微球携带显影剂,制成新的纳米粒子-磁影复合微粒,在外界磁场作用下,血液循环带来的磁影复合微粒不断在磁场区域血管内滞留聚集,磁场区域血管内磁性微球携带的显影剂浓聚达到显像浓度,实现活体骨内血管显像。并且通过调整两种试剂配比,可适度中和电荷凝结成小的集团,提高显影效率。由此分步进行了电镜实验、CT活体实验兔成像实验、实验兔组织学检查证实、CT活体人体成像试验。结果电镜实验:泛影葡胺,扫描电镜,微粒直径约20 nm。氨基Fe3O4磁性微球,扫描电镜,微粒直径约100 nm,分布较疏散均匀。两种试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中和电荷凝结成小的集团,但仍具备磁流体性能、强顺磁性。活体实验兔成像实验:捕捉到了理想的胫骨近端骨内血管成像。实验兔组织学检查证实:有磁场一侧胫骨近端内血管明显可见四氧化三铁分布,无磁场一侧未见。活体人体成像试验:捕捉到了理想的腓骨近端骨内血管成像。结论通过磁影复合微粒(磁性微球+泛影葡胺)新试剂的制作,在外界磁场作用下,达到活体骨内显影剂浓聚,在CT薄层扫描下可实现活体外径≥0.5 mm骨内血管成像。

  • 标签: 诊断显像 磁场 造影剂 X线显微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实践糖尿病分级诊疗转诊制度,是整合社区医师和专科医师各自优势及其协同作用,确保患者享有优质医疗服务,治疗同质化安全达标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医疗资源配置、建设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临床诊疗行为,该文总结了深圳市糖尿病分级诊疗与转诊制度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建设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提供借鉴。

  • 标签: 糖尿病 分级诊疗 技术规范 社区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逐渐加快,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应当做好管理工作,尤其是对物资采购进行全面管理,加大对成本的控制力度,由此可有效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率。同时,在实际的管理控制过程中,管理人员需结合企业的整体目标,采取合理的管控方式,对物资采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把控,从而展现良好的管理效果。基于此,本文就物资采购管理及成本控制进行分析。

  • 标签: 物资 采购管理 成本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新鲜骨标本脱钙后影像定位血管孔道,根据孔道走向行骨内血管的解剖学研究,初步探索骨内血管解剖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材来源包括膝关节车祸截肢新鲜标本7例,膝关节以上肿瘤截肢新鲜标本9例及一般尸体解剖标本44例(来自24具尸体);其中男22例(55%),女18例(45%);左膝28例(46.7%),右膝32例(53.3%);6~15岁10例(来自8位供体),15~85岁50例(来自32位供体)。以胫骨近端为例,解剖进入本研究团队发现并命名的"胫骨髁间隆突孔"的膝中静脉分支。取得新鲜膝关节标本后,先行血管造影观察连续的骨外骨内血管。去除骨皮质,在4 ℃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7 d,再使用EDTA脱钙剂浸泡30 d,隔日更换脱钙剂。行CT薄层扫描后三维重建,标注血管骨性孔道,根据血管骨内孔道走向进行解剖。解剖过程使用眼科手术显微器械精细操作,直观展示解剖结果,与造影成像对比,并使用组织切片验证。同时使用第2组标本行强酸脱钙剂脱钙,行效果对比。评价两种脱钙解剖方法的优劣、特定血管孔道在骨内的分布及普遍性,使用此方法可解剖出的骨内血管直径。以骨内血管解剖学研究为基础,对相关骨肿瘤及骨骺损伤病例行病因、复发及传播机制临床分析,改进治疗方案。结果解剖出膝中静脉分支经关节腔进入胫骨髁间隆突,经骨骺(儿童)或骨端(成人)穿越成人骺线或儿童将闭合骺板进入干骺端的血管分支。进入髁间隆突孔血管外径1.2 mm,进入骨内逐渐变细并继续分支,穿越骺线或将闭合骺板的细小分支外径0.3 mm,再向远端逐渐分化成毛细血管,难以直接解剖出。组织切片验证结果证实为骨内血管。对比使用强酸脱钙剂脱钙后的标本血管明显溶解,光学显微镜下只看到少量残存上皮细胞。以骨内血管解剖学研究为基础,对部分相关骨肿瘤及骨骺损伤病例行治疗方案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于外径≥0.3 mm的骨内血管,根据孔道走向行骨内血管可实现理想的直观解剖。

  • 标签: 解剖学 股骨 胫骨 血管 尸体解剖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散发性鞍区血管母细胞瘤,该病目前在国内外均罕见报道。患者女,因月经不规律并泌乳1年余,停经3个月就诊,CT和MR检查示鞍区占位,术前被误诊为垂体瘤,行经鼻内镜蝶窦开放垂体瘤切除术,术中因大出血被迫停止手术。本文通过介绍1例鞍区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为广大放射科和神经外科医师提供一个宝贵的经验,为术前对该病的正确诊断提供一个思路,对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鞍区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惰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3至5月对"中国城市三级甲等医院T2DM费用调查研究"中基线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后了解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如6个月后治疗方案未做升级,即未增加≥1种的口服降糖药物、未起始胰岛素或未起始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即被视为临床惰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以识别临床惰性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T2DM患者178例,其中男101例(56.7%),女77例(43.3%),年龄(58±11)岁,糖尿病病程(7±7)年,HbA1c(8.6±1.6)%。T2DM患者总体临床惰性发生率为52.2%(93/178),增加口服降糖药物种类、起始胰岛素或者起始GLP-1受体激动剂的比例分别为30.9%(55/178)、16.3%(29/178)和0.6%(1/178)。临床惰性的影响因素包括HbA1c7.5%~8.9%(OR=3.437,95%CI:1.421~8.309)和HbA1c≥9.0%(OR=9.738,95%CI:3.634~26.9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2.732,95%CI:1.004~7.431)、使用两种以上口服药物(OR=2.651,95%CI:1.248~5.635)以及糖尿病病程(OR=1.064,95%CI:1.005~1.126)。结论超过半数血糖控制不达标的T2DM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临床惰性。病程长、血糖控制差、使用两种以上口服药物以及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临床惰性。

  • 标签: 糖尿病,2型 临床惰性 口服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股骨髁间孔"、"胫骨髁间隆突孔"的发现及命名,并探讨膝关节周围侵袭性肿瘤术后高复发率与膝关节周围孔道结构的关系。方法影像学观察、测量:收集我院影像中心数据库200例患者的CT扫描三维重建资料,观察"股骨髁间孔"、"胫骨髁间隆突孔"、"股骨髌股关节面上孔"的普遍性,并进行影像学定位、测量。解剖及组织学观察:通过15例车祸或肿瘤截肢新鲜标本及60例尸体解剖,实物证明其存在,并对"股骨髁间孔"、"胫骨髁间隆突孔"具体位置、孔道周围结构、孔道近端覆盖情况、孔道内容物、孔口、孔壁及孔底组织进行研究分析。切取瘤段解剖、组织及病理学观察:通过对股骨远端及胫骨恶性肿瘤切取瘤段的研究,包括原发以及骨转移瘤通过此通路向骨内传播转移,通过解剖与组织学以及影像学分析,观察孔道结构与肿瘤的关系;判断肿瘤通过孔道隐匿及双向传播情况;肿瘤复发与孔道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病变孔口滑膜分析,尤其影像疑似滑膜受累及的病例,观察滑膜是否肿瘤浸润。结果"股骨髁间孔"、"胫骨髁间隆突孔"是人体固有的生理存在,200例均观察到该结构,其生理功能为膝中动脉分支进入股骨髁间窝及胫骨髁间隆突(孔)的血管孔;股骨髁间孔"、"胫骨髁间隆突孔"孔口与关节腔之间由滑膜组织间隔,并且其由滑膜组织、半月板及交叉韧带与关节腔形成立体间隔。膝关节侵袭性肿瘤侵犯到孔道结构后,并非即刻突入关节腔,而在孔道中隐匿,以其特定的生物学行为对滑膜进行侵犯,滑膜病变顺序:反应性水肿、增厚,退变、钙化、玻璃样变(部分病例观察到浸润),滑膜破裂,肿瘤侵犯关节腔。往往在滑膜破裂之前,临床上已观察到肿瘤或观察到肿瘤复发。肿瘤有沿膝中动脉传播至腘血管及周围软组织、淋巴管的趋势,影像表现为腘血管周围淋巴结肿大。色结、其他部位肿瘤也可经此孔道侵入或转移至骨内。结论"股骨髁间孔"、"胫骨髁间隆突孔"是膝中动脉分支的滋养孔,是人体固有结构,这组特定的孔道结构是膝关节周围侵袭性肿瘤很重要的传播、隐匿途径及复发因素。

  • 标签: 股骨 胫骨 解剖学 骨肿瘤
  • 简介:摘要: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若想要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势在必行,提高工程质量才能保持企业独有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目标。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旨在为建筑企业提供一定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管理 现状及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在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一切可能影响质量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中获得社会的认可,并且通过问题的分析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通过分析和提出措施,对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推动建筑工程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通病以及防治的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建筑工程 质量管理 通病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与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探讨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从我院2010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中选取160例,其中80例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常规药物治疗,标记为对照组;80例给予参麦注射液与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标记为实验组,均为1月/疗程,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以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呕吐3例,头晕2例,心慌2例,总数7例;对照组呕吐2例,头晕4例,心慌3例,总数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情况实验组一年内再发急性心衰一次者25例,再发两次者14例,死亡者2例,对照组一年内再发急性心衰一次者35例,再发两次者21例,死亡者5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与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较单独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药物疗效更为显著,心功能改善更明显,并发急性心衰次数要更少,远期生存率可能有提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单硝酸异山梨酯 参麦注射液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