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肢端肥大症患者骨转换标记物水平和骨平衡状态的变化及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9年10月南京鼓楼医院确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68例(治疗后随访资料完善者39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匹配的肾上腺无功能瘤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骨转换标记物水平及骨重塑指数;肢端肥大症患者根据术后生化是否完全缓解分为非缓解组和缓解组,分别比较治疗前后骨代谢相关指标变化;利用相关性及回归模型分析肢端肥大症患者骨转换标记物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肢端肥大症患者血钙及血磷水平高,血清PTH水平低(均P<0.01)。骨钙素[45.98(31.98,60.27)比15.83(12.74,19.96)ng/ml,P<0.01]、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115.50(72.64,145.90)比 36.45(30.45,44.28)ng/ml,P<0.01]与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CTX)[1.12(0.79,1.56)比 0.37(0.30,0.50)ng/ml,P<0.0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肢端肥大症患者骨重塑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4.27(1.31,5.99)比0.03(-0.38,0.63),P<0.0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是骨钙素(β = 0.610,P<0.001)、P1NP(β = 0.601,P<0.001)及CTX(β = 0.596,P<0.001)的独立影响因素。非缓解组和缓解组经治疗生化异常改善后,血钙及血磷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非缓解组和缓解组治疗后血清PTH水平较前升高,而骨转换标记物及骨平衡Z值均降低,但仅在缓解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化异常完全缓解的肢端肥大症患者骨转换指标及骨重塑指数可恢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均P>0.05)。结论肢端肥大症患者呈非PTH依赖的钙磷代谢异常及高骨转换状态,总体骨形成大于骨吸收,并且与肢端肥大症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治疗后随着循环生长激素(GH)及IGF-1水平下降,高骨转换状态改善达到骨平衡状态。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骨转换标记物 骨平衡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鼠肝脏黏膜相关恒定T(MAIT)细胞在2型糖尿病(T2D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5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每组各5只,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16周建立T2DM小鼠模型。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脏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肝脏MAIT细胞比例及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及IL-4表达水平。分选T2DM小鼠肝脏MAIT细胞与正常小鼠原代肝细胞,共培养后检测肝细胞糖代谢关键酶基因[葡萄糖-6-磷酸酶(G6pc)、丙酮酸激酶M1/2(Pkm)、6-磷酸果糖激酶1(Pfk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小鼠体重显著增加[分别为(49.87±0.99)和(26.41±0.81)g,t=36.76,P<0.05],空腹血糖显著升高[分别为(11.52±0.46)和(6.12±0.48)mmol/L,t=16.22,P<0.05];肝脏脂肪变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肝脏MAI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分别为(1.06±0.46)% 和(0.42±0.20)%,t=2.85,P<0.05],IFN-γ表达显著升高[分别为(27.18±13.14)% 和(47.56±13.08)%,t=2.46,P<0.05]。体外共培养实验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小鼠肝脏MAIT细胞正常小鼠原代肝细胞中G6pc表达量升高(t=14.60,P<0.01),Pkm(t=22.27,P<0.01)及Pfk1(t=4.28,P<0.05)表达量降低。结论肝脏MAIT细胞在T2DM中比例升高、IFN-γ表达增加,可能通过促进肝糖输出驱动T2DM发生。

  • 标签: 糖尿病,2型 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 肝脏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CS)临床及代谢特征的认识,明确手术或保守治疗的SCS患者激素及代谢合并症变化,为治疗决策提供借鉴。方法纳入2010至2018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明确诊断的SCS患者56例(41例接受手术治疗,15例随访观察)。同时选择与SCS性别、年龄匹配的肾上腺无功能瘤(NFA)患者56例,肾上腺腺瘤型临床库欣综合征(CS)患者68例。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及SCS手术或保守治疗或随访观察的激素水平及代谢异常状态变化。结果纳入SCS患者56例,男15例,女41例,就诊年龄(52.0±12.6)岁。CS和SCS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与NFA患者相比,SCS患者血浆ACTH水平较低[8∶00 ACTH:2.40(1.11,4.33)pmol/L比4.23(2.74,6.26)pmol/L],夜间皮质醇水平[(240±121)nmol/L比(59±8)nmol/L]和1 mg地塞米松抑制后皮质醇水平[(241±130)nmol/L比(34±12)nmol/L]更高(均P<0.01)。CS组ACTH及皮质醇轴功能紊乱较SCS组更明显。SCS患者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和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高于NAF组(75.0%比41.1%,33.9%比12.5%,62.5%比28.6%,35.7%比8.9%,均P<0.05)。SCS患者24 h尿游离皮质醇与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5、0.562、0.463,均P<0.05)。手术治疗后SCS患者体重、体质指数及血压较术前下降(均P<0.05)。其中手术组9例糖代谢异常患者6例缓解,11例超重/肥胖患者4例BMI恢复正常,22例高血压患者12例(54.5%)缓解。未手术组激素水平及代谢异常状态较基线无明显变化。结论SCS患者存在轻度自主性皮质醇分泌,其合并代谢合并症风险增加。相对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后SCS患者激素异常纠正且部分患者代谢异常得到改善。

  • 标签: 库欣综合征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 肾上腺意外瘤 外科手术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水平在不同库欣综合征病因中的变化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确诊的库欣病(CD)36例(男8例,女28例,平均年龄44岁),肾上腺性库欣综合征(ACS)64例(男6例,女58例,平均年龄39岁),以及同期诊治的肾上腺无功能瘤(NFA)97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三组患者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抑制与非抑制ACS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DHEAS水平及校正性别、年龄的DHEAS比值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HEAS及其比值在库欣综合征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与NFA相比,ACS患者血清DHEAS水平[0.39(0.39,0.63)μmol/L比2.96(1.92,4.60)μmol/L,P<0.01]及DHEAS比值[0.58(0.27,0.98)比3.95(3.08,6.83),P<0.01]均更低,CD患者血清DHEAS水平[6.49(4.32,11.63)μmol/L]及其比值[9.17(4.49,15.41)]均更高(均P<0.01)。根据基础血浆ACTH水平,将ACS患者分为ACTH抑制组(ACTH<2.2 pmol/L)(53例,82.8%)及非抑制组(ACTH≥2.2 pmol/L)(11例,17.2%)。ACTH非抑制组患者24 h尿游离皮质醇水平低于ACTH抑制组[(1 299±511)nmol/24 h比(1 972±876)nmol/24 h,P=0.04]。ACTH抑制组与非抑制组患者DHEAS水平及DHEAS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DHEAS水平及DHEAS比值均低于CD患者(均P<0.01)。血清DHEAS及DHEAS比值作为鉴别诊断ACS和CD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7、0.990。血清DHEAS水平鉴别诊断ACS和CD的最佳切点为2.06 μmol/L,灵敏度97.5%,特异度100%;DHEAS比值诊断的最佳切点为2.10,灵敏度95.0%,特异度100%。结论血清DHEAS水平及其比值在ACS和CD患者中存在明显差异,可以作为两种主要库欣综合征病因鉴别的指标,特别是在ACTH非抑制的ACS及CD患者的鉴别中更具优势。

  • 标签: 库欣综合征 库欣病 硫酸脱氢表雄酮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肢端肥大症患者血清骨源性激素骨钙素和脂质运转载蛋白2(LCN2)水平变化,及其在肢端肥大症糖代谢异常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确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50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术后患者41例),同期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匹配的正常对照者30名。分析骨钙素及LCN2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肢端肥大症患者骨源性激素与糖代谢指标相关性,以及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者相比,肢端肥大症患者骨钙素水平明显升高[(55.45±34.02对19.46±6.69)ng/ml, P<0.01],LCN2水平显著下降[(34.15±9.95对57.50±29.75)ng/ml, P<0.01],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增加(P<0.01),而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葡萄糖耐量试验0~120 min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无明显变化(均P>0.05)。手术治疗后,随着血清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下降,术后骨钙素水平显著下降[24.79(18.39,32.59)对43.51(26.73,65.66)ng/ml, P<0.01],LCN2显著升高[(45.15±15.33对37.03±9.73)ng/ml, P<0.05]。多元逐步回归显示,肌肉含量与血清LCN2呈独立正相关(β=0.44, P=0.015),血清IGF-1水平与骨钙素呈独立正相关(β=0.512, P<0.01)。骨钙素是HOMA-β独立影响因素(β=0.519, P=0.004)。LCN2(β=-0.398, P=0.017)和骨钙素(β=0.553, P=0.001)是AUCINS的独立影响因素,GH(β=0.294, P=0.029)和IGF-1(β=0.428, P=0.002)是HOMA-I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肢端肥大症患者血清骨源性激素骨钙素水平升高而LCN2水平下降,术后伴随生长激素水平下降上述异常一定程度恢复。血清骨钙素及LCN2水平与肢端肥大症患者胰岛功能变化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肢端肥大症中骨骼参与糖代谢调控增添新的证据。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钙素 脂质运转载蛋白2 糖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