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的讽刺传统与现代标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1990-04-14
/ 1
<正>吴福辉在《走向自讽和寓意》(《上海文学》1990年5期)一文中指出:“五四”以来的讽刺粗粗可分成三支。鲁迅一派是社会讽刺与悲笑的制造者,几乎一切当代讽刺家均能寻到这个源头。老舍与京派作家是风俗的轻喜剧品格。这一支还有抒情讽刺的变体,比如废名、师陀。何立伟被汪曾祺点醒他与废名的联系之后,近来忽然写起《天下的小事》这类佯装木讷、内含忧愤的讽刺小说,更接近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传》风格了。而钱钟书在老一代讽刺中是一个独特的例外。他的《围城》建立起整体的象征暗喻结构,超前与世界现代讽刺相联结。当代的具有先锋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