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镜辅助下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治疗。方法2007年2月至2008年7月间收治的7例DDH患儿,女6例,男1例,年龄17~41个月(平均22.7个月)。1例患儿为初诊,其余患儿均经历过手法复位及支具或石膏固定后失败。2例患儿存在双髋DDH,1侧经前期治疗后复位可,故所有患儿均只处理单侧。所有患儿术前尝试手法复位,安全角度不理想后采用关节镜下探查、清理术,术中探查发现所有患儿股骨头均脱出于髋臼,圆韧带及横韧带增生、肥大,盂唇肥厚,臼底充填纤维脂肪组织。术中清除圆韧带及臼底纤维脂肪组织,切除横韧带、成形盂唇。所有患儿经关节镜下清理后均顺利复位髋关节。外展支具固定部分负重行走半年。观察患儿术后CE角、申通氏线及有无脱位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结果所有患儿术后髋关节对合位置较好,术前CE角-108~14°,平均(-31.1±0.6)°;术后CE角10~16°,平均(13.8±0.7)°,申通氏线连续。随访11~25个月(平均17.5个月)。随访期间,未见脱位复发,CE角无明显变化,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发生。结论对于部分保守治疗失败的患儿,髋关节内结构的异常阻碍其复位,从而影响髋臼及股骨近端发育是其重要原因。关节镜具有的微创优势,避免传统开放手术对患儿的较大创伤,且可在镜下探查妨碍复位的因素并去除,从而提高治疗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