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无痛分娩操作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5
/ 2

人性化无痛分娩操作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王立雪*

(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产科    北京平谷   101200)

摘要:目的 对自然分娩患者实施人性化无痛分娩操作模式,并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 于2023年2月选择本院收治自然分娩患者76例,截止到2024年2月。全部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各组行剖宫产情况以及各组分娩阵痛情况、中转剖宫产率以及总产程进行评估。结果 剖宫产率最低的是观察组7(18.42%);总产程时间最短、中转剖宫产率最低均为观察组,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镇痛有效率更高。结论 常规性操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剖宫产率降低效果不明显,而人性化无痛分娩操作模式能使剖宫产率得以降低,使总产程时间得以缩短、使中转剖宫产率得以降低,使阵痛效率得以提高。

关键词:操作模式;人性化无痛分娩;剖宫产

引言

跟随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并且越来越多的女性更加注重无痛分娩方式,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成为目前产妇以及家庭极为关注的焦点。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剖宫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疗成本,严重威胁母婴的身体健康。为了使产妇的痛苦以及无指正剖宫产率得以降低,临床多采用无痛分娩技术。“人性化无痛分娩操作模式”是一种旨在减轻分娩疼痛、提高分娩舒适度的分娩方法[1]。此种分娩模式融合了现代的人文关怀以及医学技术,通过给予产妇无痛分娩技术,可使产妇的不良情绪得以缓解,为产妇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确保产妇的分娩过程更加安全顺利。鉴于此,此次研究共选择本院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76例,选择时间为2023年2月,截止到2024年2月,对其实施人性化无痛分娩操作模式,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76例,选择时间为2023年2月,以2024年2月结束研究。全部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常规性操作,观察组(38例)人性化无痛分娩操作模式。18-43岁为观察组年龄,(23.4±8.1)岁为平均年龄,37-41周为妊娠时间,(38.4±1.3)周为平均孕周;17-41岁为对照组年龄,(24.1±8.2)岁为平均年龄,37-41为妊娠时间,均(38.3±1.3)周为平均孕周。入选准则:全部患者均为单胎妊娠、初产妇;可积极配合治疗的产妇。排除准则:不属于单胎产妇;不适初产妇。

1.2方法

常规性操作为对照组产妇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引导分娩处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无痛分娩操作模式,所有环节保证由同一人操作,详细护理内容如下:给予产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评估产前情况;呼吸训练以及环境设置。与此同时,麻醉时和护理人员要同时制定应对突发情况的有效方案,使无痛分娩的安全性得以提高。在进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阵痛期间,要通过椎管内穿刺进入硬膜外腔,将盐酸利多卡因注入并进行5min左右的观察,在保证没有脊髓麻醉迹象以及血液回流现象后,将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的混合溶液缓慢注入,对镇痛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如果效果不够理想,可以考虑重新注射所用药物。

1.3观察指标

对各组行剖宫产情况进行评估,涉及到分娩总数、剖宫产数、非剖宫产数以及剖宫产率;对各组分娩阵痛情况、中专剖宫产率以及总产程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运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23.0对数据进行处理,资料计量为(x±s),检验为t,技术资料以例数和率为(%),组间检验为χ2,对比两组结果达到P﹤0.05证明达到统计学标准。

2结果

2.1评估各组患者行剖宫产情况

下方数据显示,剖宫产率最低的是观察组7(18.42%),见表1。

表1 评估各组患者行剖宫产情况析[n( %)]

组别

分娩总数(n)

剖宫产数(n)

非剖宫产

剖宫产率

对照组(n=38)

38

31

7

31(81.58%)

观察组(n=38)

38

7

31

7(18.42%)

χ2

30.316

P

0.000

2.2评估各组分娩阵痛情况、中转剖宫产率以及总产程

表中数据显示,镇痛有效率最高的是观察组30(78.95%),中转剖宫产率最低的是观察组2(5.26%),总产程时间最短的同样是观察组,见表2。

表2 评估各组分娩镇痛情况、中转剖宫产率以及总产程[n( %)]

组别

分娩总数(n)

镇痛有效率(n)

中转剖宫产率(%)

总产程(h)

对照组

38

10(26.34%)

10(26.34%)

9.64±3.46

观察组

38

30(78.95%)

2(5.26%)

6.76±2.66

χ2

21.111

6.333

4.068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众所周知,在对异常分娩进行处理时,常用的处理方式就是剖宫产手术。不过这种手术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可能会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严重影响母婴的身体健康。相关报道指出,因产妇对疼痛表现出明显的恐惧感,故大多数产妇选择剖宫产。而人性化操作模式能给予产妇健康教育,使产妇自然分娩意愿得以提高,使其心理状态以及情绪得以改善。现代无痛分娩技术借助成熟的硬膜外麻醉技术,通过在硬膜外腔进行间断性药物注射,实现在安全麻醉条件下减轻分娩疼痛,帮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放松,从而增加自然分娩的可能性。此研究结果得知,剖宫产率最低的是观察组7(18.42%);总产程时间最短的是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最低的是观察组,且观察组镇痛有效率最高。之所以能达到此种效果,是因为人性化无痛分娩操作模式通过有效的麻醉方法,可使患者疼痛感得以降低,通过给予患者药物无痛分娩、自由体位分娩、音乐疗法以及导乐分娩等方法,可使产妇自然分娩意愿得以提高

[2]

总而言之,相比常规性的操作方式,应用人性化无痛分娩操作模式可使剖宫产率得以降低,使总产程得以缩短,使中转剖宫产率得以降低,并大大提高镇痛有效率。

参考文献

[1]马琰.无痛分娩在降低剖宫产率方面的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研究,2022,30(05):89-92.
[2]于文静,安丽萍,邵红梅.无痛分娩产妇采取全程人性化导乐分娩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价值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0):14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