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技工院校《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提高技工院校《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

李婷

南京技师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摘要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控车床已经广泛运用于金属加工领域,成为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因此,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掌握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技能变得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一些技工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的教学方法较为枯燥、学生实际操作机会有限、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等,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关键词:技工院校;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技工院校开设的《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技工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当前技工院校《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在技工院校的《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对于如数控车床这样需要实际操作技能的课程来说,仅仅通过理论讲解往往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

理论教学的内容往往过于抽象和复杂,缺乏与实际操作的紧密联系。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导致他们在面对真实的数控车床时感到迷茫和无从下手。实践环节的安排不够充分和合理。一些技工院校由于设备、场地等资源的限制,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即使安排了实践环节,也往往只是简单的操作演示或模仿,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些技工院校中,理论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往往是分开的,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够紧密。

、提高《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效果的策略与措施

(一)融合现代技术手段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可能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让学生通过虚拟实验来模拟真实操作过程,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制作精美的互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生动展示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远程教学平台或在线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的机会,扩大他们的学习渠道,促进知识的全面获取和交流。引入智能辅助工具,如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个性化学习辅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二)引入实际生产案例

在提高《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效果时,通过引入实际生产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之间的联系,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结合实际生产案例,例如具体的零部件加工过程、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并理解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与企业合作,开展数控车床相关的行业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生产项目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数控车床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场景,让他们亲身感受现代生产线的运作,了解数控车床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

(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提高《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效果时,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应用水平。设计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课程内容,确保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相互贯通,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及时进行反馈和总结,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促进《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整合,例如机械原理、电子控制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课程内容,并将理论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融合。导师或专业人员进行实践指导,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四)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在提高《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效果时,通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支持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设施、设备和师资资源,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好的保障。对数控车床等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转,以支持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所学知识,并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引进具有实际生产经验的专业人才,丰富教学团队的实践经验和行业洞察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指导。定期更新教材和相关学习资源,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学习内容。配置完善的实验室和示范基地,提供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操作环境,支持他们的实际操作和实验。

(五)拓展教师培训与支持

为教师提供与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包括最新的数控车床操作技术、编程技能以及实践操作经验的分享,确保教师具备行业最新知识和技能。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到校指导教师,分享行业动态和案例经验,促进教师对行业要求和发展趋势的深入理解。建立教师教学资源分享平台,鼓励教师共享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资料等,激发教师的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科研项目,支持他们开展教学实践探索,帮助教师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三、技工院校《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未来发展方向

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智能化的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平台,提供个性化、互动化的学习体验。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定制课程内容,结合实际生产案例和具体行业应用,培养更符合行业要求的专业人才。加强与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科间交叉学习和合作,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更多实践操作机会,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市场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探索基于项目驱动、问题解决式学习等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在提高技工院校《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中,可以看到教师培训、引入实际生产案例以及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努力。这些探索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了重要线索和途径。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继续加强教师培训与支持,积极拓展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行业经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满足日益变化的产业需求。同时,应当与行业合作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拓宽就业渠道,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立运.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一体化教学探究——以广州城建技工学校为例[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11):129-130.

[2]许永根.混合式教学在技工院校数控车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职业,2020,(22):67-68.

[3]颜安华.中职院校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策略探讨[J].科幻画报,2019,(12):236.

[4]张桦.提高技工院校《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04):163-164.

[5]席凤征.《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一体化改革探究[J].考试周刊,2013,(7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