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研究

杨晓媛   李红英    杨金红   段炼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儿科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探究无创高频振荡通气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出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参与研究,收治时间范围:2020年12月~2023年12月,从中抽选出80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0例。对照组——常规有创气管插管通气治疗;观察组——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前后氧气浓度、氧合指数以及通气治疗总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对比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氧气浓度、氧合指数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氧合指数、氧气浓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数据比较(P<0.05)。结论:无创高频振荡通气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显著,有助于减低不良反应,改善患儿病情,效果确切。

关键词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属于新生儿常见病,是因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该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1-2]。目前,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最为有效的手段,但是不同的治疗手段效果存在差异[3-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需要尽早接受有效治疗,改善肺部功能,尽快改善通气和换气,提高氧合指数,避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的发生。近年来无创高频震荡通气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此,本文当中对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信息

抽选出在本院接受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020年12月~2023年12月),共80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有创气管插管通气治疗)、观察组(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每组40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其他严重并发症、先天性疾病、母亲合并患有妊娠并发症患者。

对照组:男231例、女169例,胎龄32周~38周,胎龄34.5±2.1周;剖宫产:127例、自然分娩:273例。

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33例、167例,胎龄:32~38周,平均胎龄:34.4±2.3周。剖宫产:125例,自然分娩:275例。

对比分析2组新生儿的基本资料,数据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机械通气:设置吸气峰压为15~25cmH20,呼气末正压为4~8cmH20。吸氧浓度为0.21~0.4,呼吸频率为每分钟40-45次。根据患儿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对上述参数进行调节。在病情逐渐稳定以后撤机,改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观察组:采用无创高频震荡通气方案进行治疗。平均气道压(MAP)为6~12cmH2O,频率为6~12 Hz,振幅设置为MAP的2倍,在病情逐渐恢复以后,撤除呼吸机,改为持续气道正压给氧。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儿治疗前后氧气浓度、氧合指数、通气治疗总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对比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评定本文研究结果使用SPSS22.0进行,计量数据经由()表述,t检验获取处理结果,计数资料经由(%)表述,χ2检验获取处理结果,通过分析如果P值<0.05,则表示具有影响。

  1. 结果
    1. 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通气总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P>0.05;治疗后,2组的呼吸功能改善程度明显改善:P<0.05(见表1)。

      表1  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指标(

组别

吸入氧气浓度

氧合指数(mmHg)

通气治疗总时间

总住院时间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

——

对照组

0.67±0.05

0.54±0.08

110.89±21.89

412.86±21.59

15.45±5.56

18.85±2.90

观察组

0.68±0.06

0.40±0.03

110.85±21.85

435.54±21.56

10.68±5.57

12.32±2.74

t

0.085

7.963

0.078

8.942

5.421

6.406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对比分析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气漏

支气管肺发育不全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

6(1.50)

7(1.75)

7(1.75)

20(5.00)

观察组

1(0.25)

1(0.25)

1(0.25)

3(0.75)

卡方值

——

——

——

12.426

P

——

——

——

<0.05

    1. 讨论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机械通气的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表明,机械通气能够显著改善缺氧症状,并且纠正难治性低氧血症,而且通气以后有助于改善呼吸衰竭症状,降低患儿死亡风险,但是呼吸机参数的设定如果处于较低水平,则无法保证肺泡扩张压力,或者较高的通气参数可能会导致机械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升高,同时其他并发症如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也会升高[5-6]。与常规治疗方式不同的是无创高频震荡通气可以有效提高氧合度,既能够维持正常的肺通气,还能够减轻炎症水平,同时还能够有效减轻肺部损伤,更好的维持血氧水平,减少二氧化碳潴留,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7]。在本次研究当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新生儿各项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P<0.05。可以看出,相较于常规的机械通气方案,无创高频通震荡通气的效果更为理想,能够减轻气压损伤,还能够对维持肺部功能,有效改善氧合,缩短病情改善时间,提升患者总有效率。

        另外,无创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方案的安全性非常高,既可以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控制病情发展,具有较高的作用价值,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武振江.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0):83-85.

    [2] 闵印长,张艳,邹树容,等.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J]. 中国民康医学,2023,35(23):168-170.

    [3] 王秀桂. 研究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21):43-44,145.

    [4] 那利,朱江伟,刘聪瑞,等. 对比分析间歇正压通气与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分别联合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23(10):1924-1928.

    [5] 卢秋月,莫国欢,袁碧丹.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血气指标的影响与安全性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1,5(11):96-98.

    [6] 耿培宏. 肺表面活性物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7):154-157.

    [7] 沈凌凌,张瑞彪,温金玲.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与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6):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