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旧路改造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关于对市政旧路改造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分析

禹文斌

430521198904128732

摘要: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是提高城市交通运输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改善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和通行条件,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对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于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技术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为城市道路的改造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和经济的方案,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市政旧路改造;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1工程概况

某城市市政道路提质改造,起点为某路段交叉口,工程范围桩号为K0+000,止于K2+078,总长度为2078m,整体道路呈东向西延伸。技术标准为城市主干道,双方向车道,设计时速 60km/h,道路总宽度46米,其中主路宽23米,辅路15米,原路面损坏严重的涉及路基处理,面层整体加铺沥青玛蹄脂。此改造工程的主要技术方案全路段区间沿线环境需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具体包括道路病害处理及沥青马蹄脂罩面(新建15cm级配碎石+18cm4%水泥稳定碎石+36cm5%水泥稳定碎石+7cmAC-25C+5cmAC-20C+4cmSMA-13),重要节点改造、绿化带清杂和新种补栽,人行道铺装更新,城市照明亮度提升,新增慢行系统及配套设施和相关附属工程。

2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现状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旧路的建设和维护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出现了路面破损、车辙、龟裂、沉陷、拥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城市形象的美观程度。因此,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国的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路面修复:通过对旧路路面进行修复,解决路面破损、车辙、龟裂、沉陷、拥包等问题。主要采用的修复方法包括打补丁、铺沥青、浇筑混凝土和路面开窗处理等。路面重新铺设:对旧路进行重新铺设,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硬度。主要采用的重新铺设方法包括冷铣刨、热铣刨、冷再生铺设等。改建路面结构:对旧路进行结构改建,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主要采用的结构改建方法包括加厚路面结构、增加路面强度、加装反光标线等。智能化改造:通过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对旧路进行智能化改造,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主要采用的智能化改造方法包括路面温控、路面声屏障、车辆检测系统等。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改造工程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改造成本较高、改造周期较长、技术人才短缺等。因此,在今后的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研发创新,提高改造效率和质量,实现经济、环保、安全、高效的目标。

3市政旧路改造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3.1原材料

在构建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基础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粗骨料,即用于结构的碎石,需严格筛选,确保其清洁干燥,无自然分解现象,且形状接近立方体,边缘分明,具备高强度和耐用性,优先选择硬度高、能承受冲击的石料。细集料的作用在于增强与沥青的粘附力,提升混合料在高温和水环境下的稳定性。上层路面的细集料应选用玄武岩或辉绿岩等高质量机制砂,以确保其卓越的性能;相比之下,下层则可以选择满足技术规范的石屑,尽管其档次稍低,但依然能满足基本需求。填料部分,选用的是经过精细磨制的憎水性石料,如石灰岩或坚固的岩基矿石,这样的材质有助于提升混合料的整体性能。在沥青的选择上,上层路面采用的是改良过的沥青品种,以提升其耐久性和适应性;而下层则倾向于使用70号道路石油A级沥青,这是基于其经济性和适用范围的考虑。每一步都关乎到路面质量的基础,因此每一项原料的挑选都不能马虎。

3.2路基处理

路基处理包括路基加固、排水处理和沉降控制等方面,目的是提高道路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以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在路基加固方面,可以采用不同的加固材料和工艺,如土石混合料加固、水泥砂浆加固、灰土加固等。在选择加固材料和工艺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密度、耐久性等因素,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在排水处理方面,需要对道路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和有效性。可以采用不同的排水设施,如雨水篦子、雨水井、排水管道等,以确保道路在降雨季节内正常排水。在沉降控制方面,需要对道路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防止因沉降而引起的道路变形和损坏。可以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如测量和记录路基和道面的沉降情况,以及通过加固和改造等方法进行沉降的控制和预防。在路基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控和检查,以确保路基加固、排水处理和沉降控制等方面的工程质量符合道路使用标准和要求。

3.3摊铺

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中需要合理确定相关松铺系数,项目控制松铺系数为1.1~1.2,松铺厚度控制在150~200mm。摊铺机需要依据松铺厚度进行调整,合理控制摊铺机械振动频率。摊铺机械初步压实质量可以通过预热熨平板实现(熨平板预热温度100℃以上),现场需要采用间隙预热,以便控制预热的均匀性。

3.4新旧路层结合处理

新旧路层结合包括两个步骤:处理旧路层表面和新路层表面,以确保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在处理旧路层表面时,需要对其进行清理、修复和加固等工作。例如,如果旧路层表面存在裂缝或坑洼,需要进行修补或充填,以便于新路层与旧路层结合后能够形成平整的路面。在处理新路层表面时,需要进行合理的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以确保新路层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抗滑性能和耐久性,同时也要考虑与旧路层之间的结合。常用的新路层材料包括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此外,还可以采用加筋网格布等辅助材料,以增强新旧路层之间的结合。在处理完旧路层表面和新路层表面后,需要对两者之间进行结合处理,通常采用热拌法或冷拌法进行。其中,热拌法是指在旧路层表面喷涂热沥青,然后将新路层铺设在其上,并采用振动压实机进行振动压实,以达到新旧路层之间的紧密结合。而冷拌法则是通过使用特殊的胶结材料将新旧路层连接起来,具有一定的柔性和耐久性。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了旧路改造过程中关键技术的施工方案及质量控制措施,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改造效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政道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将会面临更多的技术挑战和实践问题。因此,需要继续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完善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技术体系和规范标准,以提升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改造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帆.探究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22,20(11):3.

[2]李丹丹.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技术在旧路工程改造中的应用讨论[J].中国设备工程,2021,19:227-228.

[3]安欢欢.市政道路改造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新材料•新装饰,2023,5(6):4.

[4]伏修曹峰.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2,7(13):51-53.

[5]毕波.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工质量控制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7: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