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第二课堂立定跳远训练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浅析体育第二课堂立定跳远训练方法

刘欣  吕永鹏  张译戈 

西安市经开第五中学   710018

摘要:立定跳远是体育第二课堂练习项目之一、又是体育中考项目,练习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以及上下肢协调性的有效方法,它要求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用力,有一定协调性和技术性,立定跳远除了把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衔接好,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四个环节采取针对性的辅助练习,矫正关键环节动作,帮助学生掌握技术要领,培养体育兴趣、提高运动能力。

关键词:立定跳远;关键动作;训练方法

1、立定跳远定义和技术分析

立定跳远是指不用助跑从立定姿势开始的跳远,运动员双脚站立在起始线上,完成一次立定跳远只允许起跳一次;如双脚离地后不起跳,即为连续离地两次,视作起跳失败.立定跳远是初中“达标”项目之一,是体育考试及中考的必测项目之一。立定跳远的作用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能力,它要求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用力,并与上肢的摆动配合,所以它需要一定的灵巧性.立定跳远的特点是简单易学,只要有一块平地就能练习.面对中考,如何快速提高初三学生立定跳远成绩,许多老师注重腿部力量、腰腹力量练习.无可非议,这种训练是基础的,最必要的。众所周知,立定跳远除了要把握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衔接好,还可以选择性的采取辅助练习,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掌握技术要领,提高运动成绩。那么,应该在什么时候采取何种方法呢?现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立定跳远训练应矫正几个关键性动作,这种矫正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训练技能技巧,既提高身体素质,又提高立定跳远成绩.下面简述应矫正的关键动作及矫正方法。

2、立定跳远训练方法

2.1蹬摆技术

可采用原地纵跳练习学生两脚并拢直立,双脚前脚掌蹬离地面,做向上直腿跳练习。要求:直腿向上跳时,双臂曲肘置于腰际,做小幅度积极摆动,抬头挺胸。连续跳2—3组,每组40—50次。作用:增强裸关节韧带牢固性,体会双脚同时用力蹬地的感觉,纠正跳起后双脚前后落地。原地站立,双膝弯曲,上体稍前倾,两臂后引。在起跳线前10—20cm 处平放一块或几块体操垫.两臂协调有力从体后向体前摆时,前脚掌快速用力蹬离地面,且踝、膝关节充分伸展,提肩、拔腰、送髋,两臂上举,越过体操垫,收腿落地。另外,还可以在学生练习的同时给予口令提示,帮助学生掌握该技术动作。要求:视学生弹跳素质,分小组放置体操垫的长度。连续跳2—3 组,每组10次,作用:练习上下肢用力协调和展体的基本姿势。

2.2腾空举腿技术

双脚猛踏地向上挑起,同时两臂上举提大腿,使大腿尽量触胸。下落时两臂后引,双脚触地时,曲膝下蹲两臂前摆该辅助练习可以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做,也可作为课后练习。要求:上跳举大腿要积极快速,尽量向胸部靠拢。作用:发展收腹摆腿力量;原地双脚跳起,双手拍脚练习.学生原地双脚并拢站立,起跳前,曲膝稍前倾,两臂后引,双脚快蹬地向上跳起时,积极提举两腿,当两腿提举到最高点时,两手向前拍击脚面,落地时曲膝下蹲。要求:两腿提举时不弯曲。作用:发展收腹摆腿力量:跳跃障碍物练习。在起跳线前20-30cm处立放一块体操垫,让学生从起跳线前双脚同时蹬离地面,迅速提举大腿,尽量使大腿贴近胸部,越过障碍物,双脚落地。也可利用橡皮筋进行连续跳跃练习,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调节障碍物高度。要求:起跳和落地时,双脚不能触及体操垫,连续跳2-3组,每组8-10次。作用:纠正跳起来腾空收腹不够充分或单脚起跳及跳起后坐髋的错误。领悟跳起后收腹提举大腿的技术要领。                

2.3落地后重心向前移不及时

在学生落地点前立放一块体操垫,让学生跳跃一定距离障碍物,落地时,曲膝下蹲,双臂向前摆触摸体前垫子。要求:双足落地时,迅速向前曲膝送髋身体前倾,双臂前摆,使重心前移.作用:纠正落地后坐。

2.4腿部无力,弹跳能力差

前面说的是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是也有因自身身体素质的原因而影响成绩提高的,这就要加强腿部力量练习。练习手段如:原地或行进间高抬腿;跳台阶蛙 跳;上坡跳;单、双脚跳;收腹跳.20-30个一组,2-3组。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践是检验方法的标准,不管选择哪种教学方法,辅助练习,只要能够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就是好方法。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上艺术品举措,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既学到了立定跳远的技术,又提高了立定跳远的成绩,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人民教学任重道远,教学改革永无止境,我们还会不懈努力,继续前进。

3、结语

立定跳远能反映人的下肢爆发力, 腰腹力量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立定跳远主要靠下肢肌肉的臀大肌 、大收肌、股二头肌 、半膜肌 、股四头肌 、小腿三头肌、小腿后部深层肌群、髂腰肌 、耻骨岂、缝匠肌 、阔筋腊张肌和股直肌工作, 其中臀大肌是重中之中 。腹部肌肉主要来完成预摆的提腰和空中展腹动作, 主要运用到腹直肌 、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 其中腹直肌是重中之重。上肢摆臂、下肢蹬伸 、提腰 、空中展腹和展臂的协调性可影响立定跳远的成绩 。合理的摆臂动作可以使身体的重力势能得到增加 。同时, 由于身体各关节的充分伸展, 为即将完成下蹲动作的肌肉进行向心收缩, 积累了弹性势能和肌张力 。由于人体的加速蹬伸和双臂的加速摆动, 因而增大了地面对人体的反作用力。通过系统的训练, 使学生的下肢肌肉、腹部肌肉的力量和上下肢 、腹部肌肉的协调性都有明显的加强, 从而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组.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58.

[2] 李建设,李开广.摆臂在立定跳远运动中的力学意义[J].少年体育训练,2005(2):22-23.

[3] 李世明.运动生物力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42-143.

[4] 梁耀相.“准职业人”视域下高职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166-17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