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大气污染危害与治理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环境工程大气污染危害与治理技术研究

董书耀

身份证号码:41010319780814131X

摘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携手并进原则是现阶段我国发展过程当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这在提高人们消费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将大气污染治理与防范作为环境工程的重中之重,提升污染防治效果。而在分析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的方法及对策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大气污染的特征及危害。

关键词:环境工程;大气污染;措施

引言

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环境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针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成为环境工程领域的关注重点。废气和污染物对空气质量、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了解大气污染的特点、来源和影响成为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和研究大气污染的处理思路,以解决空气质量下降和环境健康风险增加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和评估不同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策略,我们希望能够为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大气污染原因

(1)工业生产:工业企业生产时,使用的热能、电能、动力等一般需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在此过程中,会排放多种污染物,且污染物性质较为复杂,包括且不限于烟尘、有机化合物以及硫化物等,而这些污染物质对大气系统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2)生活活动:如今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越来越多,人们生活过程中的很多活动都可能产生大气污染物质。例如,在烹制食物的过程中一些相对原始的取火方式会带来污染,如在使用炉灶、锅炉等器具时,会燃烧煤炭,进而产生大气污染物,包括烟尘、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等。另外,在一些气候比较寒冷的地区,人们供暖的主要热能来源还是以烧煤为主,显然在大规模供暖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不仅在城市中,农村居民在制作食物、取暖时,烧柴排放的物质也会导致大气污染的出现。

(3)交通尾气:人类在活动时,常常会使用交通工具,其中包括飞机、汽车、柴油货车、轮船等,这些交通工具行驶时,需燃烧石油、煤等,在燃烧时产生的尾气会造成大气污染。尤其如今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大量燃油汽车的使用给城市大气环境带来了极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城市中相对集中的汽车尾气排放还可能在阳光的影响下产生光化学污染,而这种典型的二次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

(4)自然污染:山林火灾、火山喷发等自然因素,导致大气污染出现可能性较大,虽然产生的大气污染程度可能比较小,但是也应给予充分重视。比如,火山活动作为部分地区比较常见的自然现象,其很容易产生以硫化物为代表的污染物质,尤其在较为剧烈的火山喷发中,还可能产生大量的烟、固体颗粒物,进而给大气环境产生较为严重的污染。

2环境工程大气污染危害

2.1危害人类健康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PM2.5、臭氧、二氧化硫等主要大气污染物可轻易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引发各类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等。这些污染物的小颗粒直径使其能够深入肺部,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对全身健康产生危害。其次,大气污染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暴露于污染空气中,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会受到损害,增加患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此外,大气污染还可能对人体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疾病,甚至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能力。

2.2破坏生态环境

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础,对大气污染十分敏感。大气中的污染物会附着在植物叶片上,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叶片脱落甚至死亡。这不仅破坏了植被景观,还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同时,大气污染对动物也产生负面影响。动物吸入污染物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生育能力下降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导致物种灭绝。此外,大气污染物还会与水体和土壤相互作用,形成酸雨、污染水源和土壤等环境问题,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长期损害。

3环境工程大气污染危害治理技术

3.1重视协同防治工作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较为复杂,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需要相关机构人员全面统筹不同部门的工作,实现协调治理,制定完善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各项会议,有效解决各项问题。同时,政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制定完善的行动计划和防治措施实施方案,优化各项考核办法,结合考核结果,针对性调整各项大气污染问题。另外,工作人员应在相应区域内全面排查污染源,制定相适应的治理方案,保持各个部门人员互相沟通和交流,增强合作力度,并向政府部门争取更多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3.2提高公民参与度

相关部门人员要创建生态环境教育平台,更新环境共治的理念,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借助宣传栏加大各项法规政策的宣传,增强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氛围。同时,工作人员可借助各大媒体,进行一线防治工作的采访报道,帮助更多公众及时了解环境工程的进度,并全面曝光相关违法违规案件,对人们具有一定的警醒和震慑效果,借助社会舆论和引导的力量,处理大气污染问题。相关部门应结合公众参与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和要求,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参与形式,明确公众参与的各项规章制度、程序和情形等,全面落实公民的参与权。同时,工作人员要定期召开发布会,公开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工作效果、质量变化趋势等,维护公民的知情权,接受公众的提问和监督,做好相关的舆情处理工作,优化工作流程,迅速回应大气污染防治的热点问题。

3.3加强新能源开发

大气污染物出现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到产业生产或地方供暖以及汽车运行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材料特性的影响,另外一方面则是受技术工艺限制,导致原材料燃烧不充分,进而产生大量废气,而加强新能源开发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对于新能源开发给予的关注和重视相对较高,太阳能、风能等相应的清洁能源逐渐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取代了传统能源。但是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是,大多数清洁能源的应用效果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在开发新能源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新能源。这就需要相应的科研单位做好数据调查和数据分析,明确该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了解该地区的水文环境、地势地形、气候环境等,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分析新能源开发方向和技术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数据调查、数据分析,明确不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空气污染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更好地保障能源开发技术研究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充分利用地方自然资源优势,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减少对资源的损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结束语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我国在大气环境治理领域采取的诸多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成效。这些都证明了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有效,因此,未来,还需要加大推广力度,通过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排放源以及增强工业企业和居民的环保意识等,不断提升大气环境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志芹.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处理的认识与思考[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1):92-94.

[2]李喆.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处理技术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2,379(19):49-51.

[3]李洋.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处理的研究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