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中开展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中开展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张菁

咸阳市中心医院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在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将基础护理干预施以参照组,将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施以研究组。之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来说,需对其实施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关键词: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效果

在临床上,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医学紧急情况,指心脏停止跳动或无法有效泵血。这种情况会导致血液供应中断,使大脑、心脏和其他重要器官无法正常运作,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死亡。目前,临床中对于心脏骤停疾病主要治疗手段为心肺复苏,且效果显著,但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高,进而导致其发生死亡的概率增加。所以,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配合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可充分的满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有需求,并且也使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降低,促进其康复。基于此,为了探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在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中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一共抽取了70例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并将其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现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3年2月,截止时间为2024年2月;研究样本:我院收治的70例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分组方法:随机分组法;组别:研究组、参照组;样本数量:每组35例。参照组患者年龄最大66岁,最小27岁,其均值为(47.22±1.17)岁;男女比例为18:17例;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器质性心脏病分别有18例、10例、7例。研究组患者年龄最大67岁,最小26岁,其均值为(47.19±1.21)岁,男女比例为19:16例;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器质性心脏病分别有19例、11例、5例。经过分析对比符合参与研究患者的基本资料后可知,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所以可纳入分析。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基础护理干预措施。

研究组患者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1)快速反应和呼叫支援:当发生心脏骤停时,护理人员应立即发出呼叫,通知医生和抢救团队,确保迅速响应和支援。(2)心肺复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照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操作,确保正确的压力和频率,以提供足够的血液流动和氧气供应。(3)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适当的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胺碘酮等,用于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和心脏功能。(4)气道管理: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进行适当的气道管理,这可能包括采取气管插管或面罩通气等措施,以确保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5)心律监测:使用心电图监测设备监测患者的心律和心电图变化。这有助于评估心脏功能和判断治疗的有效性。(6)血流动力学监测: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中心静脉压、动脉压力等指标,这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循环状态和判断治疗的效果。(7)温度管理:控制患者的体温,以维持合适的温度。这可以通过使用冷却毯、加热设备等方法来实现,以保护脑部和心脏功能。(8)心脏导管插管:在必要时,将心脏导管插入患者的心脏,以监测心脏功能、血液流动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提供药物治疗。(9)病情评估和护理计划: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情况调整治疗措施。(10)心理支持:提供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支持,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对患者和家属来说可能是一次创伤性的经历,他们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1.3评价标准

1.3.1各组临床指标

主要包括住院时间、平均动脉压、呼吸机支持时间等。

1.3.2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主要包括记忆力减退、心房颤动、胸部不适等。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30.0处理相关数据资料,t和X2检验组间数据,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指标对比分析,详情如表1所示。

表1两组临床指标分析(±s)

组别

例数

ICU住院时间(d)

平均动脉压(kPa)

呼吸机支持时间(d)

研究组

35

5.39±1.77

10.77±2.59

10.06±2.19

参照组

35

7.89±1.36

8.09±2.15

13.79±2.96

t值

-

6.625

4.710

5.993

P值

-

0.000

0.000

0.000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详情如表2所示。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n,%)

组别

例数

记忆力减退

心房颤动

胸部不适

总发生率

研究组

35

0

1

1

2(5.71)

参照组

35

4

2

2

8(22.86)

χ2

-

-

-

-

4.300

P值

-

-

-

-

0.040

3、讨论

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急救情况,需要进行心肺复苏(CPR)来维持患者的生命。在心脏骤停期间,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开展心脏骤停护理干预很重要。ICU是专门用于处理冠心病患者的重症监护室,拥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和设备。在ICU中,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反应和紧急处理心脏骤停,提供即时的心肺复苏;ICU配备了先进的监测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血压监测仪等,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心脏骤停的征兆,并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ICU中的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专业的药物治疗来恢复心脏功能。例如,他们可以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纠正心脏节律异常,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血压稳定等,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专业的护理干预和监测,ICU提供了相应的环境和设备;心脏骤停后,患者需要持续的监测和护理。在ICU中,医护人员能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和护理,他们可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变化和药物反应,并及时作出调整。这种持续的监测和护理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优于常规组,且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更低。

综上所述,将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应用在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护理中,其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晓静. 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中应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干预的效果[J]. 饮食保健,2019,6(45):142.

[2] 杨柳. 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中开展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J]. 基层医学论坛,2023,27(35):99-101.

[3]章金.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33):141.

[4]张晓静.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中应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干预的效果[J].饮食保健.2019,(45):142.

[5]赵蓉.标准化护理程序在CCU老年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罕少疾病杂志.2019,(5):94-96.

[6]麦尔哈巴?艾斯卡尔,玛丽亚穆姑丽?居马.医护一体化健康宣教对冠心病PCI术后他汀类药物使用依从性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9,(21):282.